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6日 15:32   中公教育微博

第七章常识判断

  ■  常识判断历年真题分析

  分析近3年的考试大纲和真题,对2012年的公务员考试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结合上表分析得出,国考常识判断有如下趋势:

  第一,突出国情社情

  国考常识判断中所考查的国情社情,内容庞杂。但乱中有序,考点也相对集中。如:国情社情中所涉及的经济常识,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总结性经济数据、重大经济成果的了解;其所涉及的政治常识,侧重于测查考生对民族关系、区域性发展战略的理解掌握;其所涉及的人文常识,侧重测查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其所涉及的科技、法律常识等,则偏重于考查考生对我国最新科技成果、最新颁布法律规章等的了解。

  第二,强调考生的综合管理基本素质

  综合管理基本素质,就是指对政治、经济、法律等综合管理常用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强调这方面的考查,对考生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考生要能记能背这些知识,还要能理解这些知识,更要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第三,以时政热点为切入口

  国考常识判断对时政热点的考查,多以年度热点事件为切入口,深度测查考生对该热点事件背后所涉及的考点的了解程度。

  ■  常识判断高效备考策略

  为使考生在复习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编者结合上述分析,为考生提供以下备考建议:

  ● 国情社情

  编者将国情社情这一考点划分为我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能源与资源,人口与民族,综合国力四大块。其中我国的能源与资源、综合国力为重点复习内容。

  ● 政治常识

  近几年政治类题目的时效性明显加强,大部分题目都是结合时政来考查。因而,考生平时要多关注时政热点,保持对政治问题的高度敏感性,仔细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和重大会议精神,抓取政策指向和热点问题,学会结合中国现实来总结和归纳重要文件中的一些热点话题,比如:就业问题、收入增长和GDP同步的问题、社会分配公平问题、城镇化问题等等。这不仅对政治常识的备考有很大帮助,而且可以为申论题的写作,拓展答题思路,提供论证依据。

  ● 人文常识

  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蕴育了中医、京剧、国画、书法、瓷器等众多优秀的文化成果。考生对这些知识点要烂熟于胸。此外,2011年国考再次将“沉寂”多年的外国文学知识纳入了考查范围。对这一变化,考生应引起重视。  

  ● 科技常识

  在大力倡导以科技改变未来的今天,具有深远应用意义的现代科技日益成为命题者的关注点,如:纳米技术、克隆和转基因等高新科技成果,核能、太阳能、氢能、可燃冰等低碳时代非常关注的新能源,以及我国迅猛发展的航空领域与相关天文知识都日渐成为热门考点。同时,从历年真题来看,科技“之最”类知识点备受命题人青睐。因而,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对这类知识点应注意归纳识记。

  ● 法律常识

  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向比较重视对新法的考查,近三年更是逐年升温,2011年法律部分甚至考查的全部是新法。因而,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并且要有选择性的记诵相对重要的法条。

  ● 经济常识

  国考常识判断经济类试题非常注重对我国当前重大经济政策和措施的考查,这与近几年的中央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关注中央重大会议,了解国家宏观调控动态是考生备考过程中必做的功课内容。此外,从近几年的国考真题来看,一些最新的总结性数据往往成为国考偏爱的考点,这些数据大都来自官方的正式文件,考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报纸了解相关信息。

  ● 地理常识

  近年来,地震、厄尔尼诺、温室效应等地理现象频繁发生。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些地理现象严重影响了某一区域乃至全球的正常发展,与这些地理现象相关的知识也日益成为国考关注的焦点。此外,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热度不减。考生在复习备考中,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记忆层面上,还要主动自觉地、有意识地去了解背后的原理和成因。

第二部分常识判断基础知识

第一节国情社情

■  真题点评

  【例题1】(2011·国家)  关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其标准时点是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B。所取得的数据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

  C。所需经费由中央政府完全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

  D。采用按户口所在地登记的原则

  解析:此题答案为B。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A项错误。人口普查所需经费,在保证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和厉行节约的原则下,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普查登记的个体资料不得作为行政管理和处罚的依据。

  国情社情部分所涉及的考点比较繁杂,但并不是无章可循。本题以“第六次人口普查”这一热点事件引出对《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考查;又如:2009年第2题、第12题均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引出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成果等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考查等。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年度时政热点往往成为我们复习备考的风向标。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深度挖掘考点内容,以点带面式的复习方法往往会使我们事半功倍。

  【例题2】(2011·国家)  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    B。黄金储备量已超过1000吨

  C。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已接近30%      D。第三产业增加值已接近第二产业

  解析:此题答案为C。到目前为止,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了50%。

  从近几年国考真题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的总结性数据往往备受命题人关注。如:2009年国考行测第12题,2010年国考行测第116题、第118题,2011年国考行测第2题、第12题等。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对政府或各主流媒体上所发布的数据信息保持一定的敏感性。

■  考点储备

  ● 我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

  ■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

  ■ 我国的主要地形有:高原、盆地、平原。

  ■ 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中国有四大盆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是中国地势最低的盆地。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为我国的五大湖泊,其中江西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西藏纳木错为海拔最高的大湖,青海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

  ■ 长江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 中国的季风气候十分显著,主要有温带季风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等部分地区的热带季风性气候。另外,中国的西北地区由于身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而西南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

  ■ 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5~9月。

  ■ 我国气象灾害有如下特点:①种类多;②范围广;③频率高;④持续时间长;⑤群发性突出;⑥连锁反应显著;⑦灾情重。

  ■ 我国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冻雨。

  ■ 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我国的能源与资源

  ■ 我国能源资源特点: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 我国能源资源结构是以煤为主(75.2%),水力居次(22.4%),油气为辅(2.4%)。各地区呈现明显的差异。

  ■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目前我国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我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 世界上水能分布很不均匀。据统计,已查明可开发的水能,我国占第一位,其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

  ■ 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太阳高度角比较大,各地每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约在80~220千卡/厘米2。其中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能资源特别丰富。

  ■ 地壳中地热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已发现的高温地热区看,绝大多数分布在板块构造的边缘地带——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这些地带地壳不稳定,地壳内部的热能易于从这些薄弱地带传到地表,因而地热能比较丰富。我国的地热资源也很丰富,已发现的温泉有2000多处。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 我国风能的分布,一般地说,北方多于南方,从海边向内地迅速减弱,内陆又增强。从时间来说,冬春两季风力普遍大于夏秋两季。

  ■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3)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数量较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4)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 我国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三个粮食主产区,涵盖11个省份,土地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多一点,耕地面积和人口却占全国的50%以上,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60%以上,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65%。

  ■ 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 “十二五”规划指出,应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0位之后,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 2009年,全国森林面积1954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137.2亿立方米。全国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外,人工林面积6168.8万公顷,居世界首位。

  ■ 我国的三大林区:最大的林区是东北林区、第二大的林区是西南林区、其次是东南林区。

  ■ 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面较广,全国2300多个县市中1458个有煤炭储存,但90%的储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是晋陕蒙三省区,占到全国总量的63.5%,山西省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从东西方向看,煤炭85%分布于中西部,沿海地区仅占15%。

  ■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东北、华北(包括山东)和西北,共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6%,集中程度高于煤炭。储量最大的省区是黑龙江(占全国31.8%)、山东(18.6%)、辽宁(12.7%)和京津冀(12.7%),其次是新疆(8.1%)、河南(4.4%)等。

  ■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少,仅为世界人均的58%,列世界第53位;(2)一些重要矿产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某些重要矿产的消费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大,2009年我国铁矿石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69%。

  ■ 我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举世闻名的内蒙古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山,稀土储量几乎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轻稀土为主)。

  ■ 我国资源存在的主要特点有: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体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开发程度和利用率低。

第二节政治常识

■  真题点评

  【例题1】(2011·国家)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下列各项不属于社会建设范畴的是(  )。

  A。在学校建立贫困生活资助体系        B。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C。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        D。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解析:此题答案为D。十七大报告所指的社会建设,其涉及的领域为:各级各类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等等。没有涉及到服务型政府的问题。

  社会建设十七大中提过,“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也强调过,可以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国家近几年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国家实施的许多有关民生的政策,都属于社会建设的范畴。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必须能及时把握国家政策的政治走向,并能深入理解政策精神。所以,从这个考题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未来国考中,可能会更多的考查考生对政府报告或者重大会议精神的了解程度。

  【例题2】(2011·国家)  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指(  )。

  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

  解析:此题答案为B。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今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

  2010年和2011年国考中,都考到了民族关系的相关内容。2010年国考考的是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2011年国考考的是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两者都是对当今我国的民族关系的考查,考生要重点掌握这方面的内容。

■  考点储备

  ● 党的重大会议

  ■ 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 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革命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 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 中共四大:1925年,上海,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 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古田会议:1929年,福建上杭县古田村,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 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

  ■ 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方针。

  ■ 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阐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国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

  ■ 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西柏坡。一个“炮弹”: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两个“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三个转变:工作重心,乡村→城市;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 新政协会议:1949年,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国旗、国歌、首都、领导)。

  ■ 一届人大: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中共八大:1956年,正确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 1978年5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否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两个凡是”即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 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中共十三大: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

  ■ 中共十四大:1992年,江泽民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 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2000年2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中共十六大: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中共十七大:2007年,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

  ■ 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 中国外交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中国周边外交的方针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中国同不丹国迄今未建交,但两国关系一直友好。

  ■ 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主席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在讲话中他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提出构建和谐世界主张。

  ■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中说:“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三节人文常识

■  真题点评

  【例题1】(2011·国家)  京剧作为我国著名剧种,和中医、国画并称为中国三大国粹,关于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们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杏园”

  B。京剧当中的“净”指女性角色

  C。“梅派”唱腔创始人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

  D。《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京剧经典曲目之一

  解析:此题答案为C。A项中戏班、剧团被称为“梨园”;B项中京剧当中的“净”指男性角色;D项《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经典曲目之一。

  京剧、中医、国画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国粹文化,自然很容易被列为人文部分的考查对象。考生应该多复习这方面的知识点。

  【例题2】(2011·国家)  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亚非美欧都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学艺术和建筑遗产,属同一大洲的是(  )。

  A。最后的晚餐  雕塑“思想者”  雕塑大卫 

  B。胡夫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帕特农神庙

  C。百年孤独  老人与海  海底两万里     

  D。飞鸟集  高老头  源氏物语

  解析:此题答案为A。A项中最后的晚餐,作者是意大利的达·芬奇;雕塑“思想者”,作者是法国的奥古斯迪·罗丹;雕塑“大卫”是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作品,它们都同属于欧洲的文化遗产。B项中“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为埃及文化遗产,而“帕特农神庙”为希腊建筑遗产。C项中《百年孤独》为拉丁美洲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为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D项中《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高老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

  2011年国考常识判断涉及外国文学文化知识,这提醒广大考生除了认真备考我国的文学文化知识外,还要熟记世界文学文化中的名家名作。

■  考点储备

  ●水利工程

  ■ 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 郑国在秦国咸阳附近开凿了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

  ■ 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京杭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 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胶莱运河。

  ■ 20世纪90年代: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

  ■ 21世纪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天文历法

  ■ 《尚书》中对日食的记载是目前发现的人类有关日食的最早记录。

  ■ 《春秋·文公十四年》记载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石申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星象表。

  ■ 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二十四节气经过逐步发展,到战国时已完备。

  ■ 汉武帝时编制第一部完整历书——《太初历》。

  ■ 《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他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取一周年长度为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 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一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他还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现象,比英国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一千多年。

  ■ 宋元时代传统的天文仪器发展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恒星多达2500颗。他在1280年完成了中国古代登峰造极的历法——《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比公历早300年。

  ● 医学成就

  ■ 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

  ■ 东汉末年张仲景,后人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

  ■ 东汉末年,华佗发明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人誉为“神医”。

  ■ 唐代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后世称孙思邈为药王。

  ■ 唐高宗时编《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 明代李时珍编著了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第四节科技常识

■  真题点评

  【例题1】(2011·国家)  下列日常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机器上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

  B。在加油站不能用手机,因为它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发生危险

  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被用作停车信号是因为红色波长最长

  D。家中遇煤气泄漏事件应立即使用房间的电话报警

  解析:此题答案为D。D项中使用电话可能产生火花引起煤气爆炸。

  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多种多样,涉及到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虽然生活常识的考查内容很基础,但复习起来因为内容繁杂而有些难度,故考生可遵循本书的体系安排系统的进行复习,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生活小贴士,增加常识方面的广度。

  【例题2】(2011·国家)  下列关于人类航天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国

  B。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

  C。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13号”

  D。载人飞船首次在地球轨道上实现交会和对接是在20世纪60年代

  解析:此题答案为D。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故A项错误;航天员列昂诺夫在1965年3月18日乘上升2号飞船遨游太空时,冒险出舱活动24分钟,成为世界上太空行走第一人,故B项错误;阿波罗11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的载人飞船,故C项错误;1966年3月16日,美国发射载有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双子星座8号,绕地球飞行6.5圈,历时10小时41分,飞行中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对接,因此D项正确。

  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航天史一直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由此可见,虽然实为考查科技史的内容,但仍然是以当下的国情时事为切入点,题目深刻的反映了国考大纲中“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的考查特色。

■  考点储备

  ● 科技史

  ■ 哥白尼: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巨著《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与此同时,A·维萨留斯及其同学M·塞尔维特提出了以心脏为中心的血液循环理论。

  ■ 伽利略:伽利略用实验事实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如“物体愈重,落得愈快”等错误的理论。1609年他亲自制做一架望远镜发现了太阳黑子。伽利略是太阳中心说的热心宣传者和忠实捍卫者。

  ■ 牛顿:牛顿科学创造的顶峰是《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其叙述了运动三定律。牛顿对科学的最大贡献是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定律把地上和天上的物体运动规律统一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力学体系。

  ■ 我国航天史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甘肃酒泉航天发射基地发射成功。

  2001年1月1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12月30日,我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为首位飞上太空的中国人。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嫦娥二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2颗月球探测卫星。

  2011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 能源技术

  ■ 太阳能:一般是指太阳光辐射的能源。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三种形式: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太阳能产品最终目的是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太阳能利用设备和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 核能:又称原子能,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核裂变主要应用于核能发电,技术应用比较成熟。核聚变则有几大优点:安全、无污染、高效,核能中聚变能是一种无限、清洁、安全的理想能源。

  ■ 生物质能:指由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是太阳能以化学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一种能量形式,是一种可再生、永不会枯竭,且对我们地球环境“最友好”的清洁能源之一。目前其主要应用方式有:生物质制沼气技术、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燃料酒精、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等。

  ■ 地热能: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进行热核反应,产生的巨大热能通过大地的热传导、火山喷发、地震等途径向地表散发,产生了地热能。地热能主要应用方向有:地热发电、地热直接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地热制冷空调技术、地热能梯级综合利用技术。其中地热发电已经成为某些国家的主要发电方式。

  ● 材料工程

  ■ 超导材料: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发现,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在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某一特定温度时,它们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无法测量。这一现象叫做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做超导体。零电阻和抗磁性是超导体的两个重要特性。使超导体电阻为零的温度,叫超导临界温度。

  ■ 纳米:纳米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度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

第五节法律常识

真题点评

  【例题1】(2011·国家)  下列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甲村有一座石灰矿,甲村村委会组织该村村民成立甲村经济合作社,以经济合作社的名义申请石灰矿的采矿许可证

  B。乙村村委会与村民李某签订山林承包合同,承包期为10年。到期后,村委会又将山林承包给该村村民赵某

  C。丙村村委会在村民会议上提交了修建学校的经费筹集方案

  D。丁村享有选举权的村民有500人,其中300人参与了村委会主任选举,候选人王某、张某和黄某分别获得选票120票、100票和80票,因而王某当选

  解析:此题答案为D。《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2款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当选人数不足应选名额的,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的,第一次投票未当选的人员得票多的为候选人,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所得票数不得少于已投选票总数的三分之一。D项中王某获得的120票,没有超过300的一半,故不符合法律规定。

  本题难度较大,选项涉及的知识点综合性较强,但是选出正确答案要容易一些,D项明显违背了一般投票选举过半数通过的基本原则,所以不了解专业法律知识的考生凭借基本常理也有把握选择D项。

  【例题2】(2011·国家)  下列关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53年通过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

  B.1979年修订的选举法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省、自治区人大为5∶1,全国人大为8∶1

  C.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省、自治区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为4∶1,自治州、县、自治县仍是4∶1

  D.2010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2∶1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解析:此题答案为D。2010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城乡1∶1”是2010年《选举法》修改的最大亮点之一,这一历史性突破也在全社会得到充分的宣传,所以本题考生选择出正确答案是不难的。

  【例题3】(2011·国家)  根据我国国防动员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发布动员令的分别是(  )。

  A。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家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

  解析:此题答案为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8条规定,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

  相对于2011年国考行测法律试题前二道来说,第三道题的难度比较大。2010、2011国考中频现国防、军事方面的题目,数量也在逐渐增加,本次国考考到了与国防相关的法律,以及军衔制度2道题目。这一命题趋势也是国家加强全民国防意识的体现。因此考生应该掌握更多国防、军事常识。

考点储备

  ● 新《社会保险法》

  ■ 新法亮点

  (1)建立多部门多层面监督机制,严格监督社保基金使用情况。《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了四类监督主体,分别是人大常委会、社保行政部门、政府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以及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

  (2)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范围,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的调整范围,致力解决二元结构。

  (3)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跨省“漫游”可接续。

  (4)大龄人员参保有保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5)异地就医可方便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

  (6)用人单位不依法参保缴费可处罚和强制。

  ■ 重点法条

  第十四条  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四十八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失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八十八条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新《选举法》

  ■ 新法亮点

  (1)把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由以前的4比1规定为1比1。

  (2)规定“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的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

  (3)确保适当数量基层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

  (4)增加规定“代表候选人的近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计票人”,程序上更加完善。

  ■ 重点法条

  第十四条第一款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本级选举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所辖的下一级各行政区域或者各选区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在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人口特少的乡、民族乡、镇,至少应有代表一人。

  第三十条  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由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 新《代表法》

  ■ 新法亮点

  (1)明确规定人大常委会和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应及时向本级人大代表通报工作情况,提供信息资料,保障代表的知情权。

  (2)加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工作。明确了行政、司法机关向代表提出建议的答复时限,规定了答复机关要与代表联系沟通并听取意见,要求要将办理情况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等。

  (3)强化对代表的监督:

  ①直选代表应当以多种形式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这一规定加强了代表和选民的联系,有助于强化代表接受选民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障选民和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行职责的知情权,加强了对代表履职情况的监督。

  ②不得利用执行代表职务牟利。

  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迁出或者调离本行政区域的、代表丧失行为能力的,代表资格终止。这一规定完善了代表资格终止的类型。

  ■ 重点法条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同本级人大代表保持联系,扩大代表对本级人大常委会活动的参与。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向本级人大代表通报工作情况,提供信息资料,保障代表的知情权。

  第四十二条第一款  有关机关、组织应当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并自交办之日起三个月内答复。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自交办之日起六个月内答复。

  第四十五条第二款  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应当以多种方式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

  ●新《行政监察法》

  ■ 新法亮点

  (1)将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纳入监督范围。

  (2)在法律上明确了组织协调、检查指导政务公开和纠风工作是监察机关的职责,确定了监察机关派出机构统一管理体制。

  (3)保护举报人权利:泄露举报信息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对实名举报的,应当将处理结果等情况予以回复。

  (4)进一步完善了派出监察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体制。规定“监察机关派出的监察机构或者监察人员,对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监察机关对派出的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对派出的监察人员实行交流制度”。

  ■ 重点法条

  第六条  监察工作应当依靠群众。监察机关建立举报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任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有权向监察机关提出控告或者检举。监察机关应当受理举报并依法调查处理;对实名举报的,应当将处理结果等情况予以回复。

  监察机关应当对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八条  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执法、廉政、效能情况进行监察,履行下列职责:

  (一)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

  (二)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

  (三)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四)受理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五十条  监察机关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实施监察,适用本法。

第六节经济常识

■  真题点评

  【例题1】(2011·国家)  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假如某国货币升值,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利于出口贸易             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

  C。会导致热钱流入             D。有利于消除贸易逆差

  解析:此题答案为D。货币升值问题是一个复杂而现实的问题,是一把双刃剑。

  针对某国而言,货币升值的有利影响有:(1)有利于继续推进汇率制度乃至金融体系的改革;(2)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增加进口贸易;(3)有利于降低本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成本,促使更多的国民走出国门;(4)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5)有利于减少国外资金对国内的购房需求,减少房地产泡沫。可知,B、C项表达正确。

  货币升值的不利影响有:(1)将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企业的盈利空间,使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下降,导致出口贸易减少;(2)将加剧某些国内领域的竞争,可能造成某些领域的生产相对过剩;(3)将加剧就业压力,特别是会导致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可知A项说法正确。

  贸易逆差,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货币升值有利于本国的进口贸易,而不利于出口贸易,所以本国货币升值是加大了贸易逆差,故D项表述错误。

  汇率的变动是2010年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国考常识考查汇率也在意料之中。此题属于对经济理论和现象的分析,难度中等。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还是应该多观察和注意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并了解基本的经济理论。

  【例题2】(2010·国家)  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是(  )。

  A。降低税率              B。提高利率

  C。缩减财政支出            D。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解析:此题答案为A。经济衰退时一般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配合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减少税收(降低税率)、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

  此题考查的出发点与上题类似,都是对于当时比较热的经济现象的分析。2010年是我国实行扩大内需政策的关键一年,政府文件中也多次提及,因此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并不会觉得陌生。

■  考点储备

  ● 微观经济

  ■ 需求: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商品的数量。该数量叫需求量。只有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

  ■ 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商品数量。根据定义,该数量叫供给量。同需求概念一样,只有既有提供欲望又有提供出售能力的供给才是有效供给。

  ■ 供求法则: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供给、需求是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价格、供给和需求总是存在以下三种关系:①在既定价格下,如果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就存在供不应求;②在既定价格下,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就存在供大于求;③在既定价格下,如果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就处于均衡状态,达到供求平衡。

  ■ 竞争与垄断:从经济的角度而言,竞争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在市场上为自身利益排除业务对手的争夺而最大限度地争取客户和争取业务。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产物。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垄断就是在一个产品市场上只有少数买家或少数卖家。垄断包括以下三类: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 宏观经济

  ■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总和。

  ■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 国民收入的两种核算方法: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消费支出+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②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 财政政策,即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结构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的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法通过国家财政集中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收入。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税、利、债、费。

  ■ 财政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①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涉及各种项目,包括购买军需品、警察装备用品、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付给政府雇员的酬金、各种公共工程项目的支出等。②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的社会福利等支出,它是一种不以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为目的而作的支付,如卫生保健支出、收入保障支出、退伍军人福利、失业救济和各种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变化来改变民间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当货币供给量减少时,市场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使投资的机会成本增加,从而抑制投资需求。货币政策有三种基本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

  ■ 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必须按照法定的比率保留规定数额的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其余部分才能用作放款。法定准备金率有最高限和最低限。

  ■ 再贴现:再贴现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再贴现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包括中央银行掌握的其他基准利率,如其对存款货币银行的贷款利率等),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反之亦然。

  ■ 公开市场业务: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活动,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例如,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降低通货膨胀的对策: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提高税率,减少政府支出。

  ■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又称生活费用指数,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的社会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第七节地理常识

■  真题点评

  【例题】(2011·国家)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震源的深度越浅,地震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也越广

  B。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

  C。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D.2008汶川地震是我国自1949年以来破坏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

  解析:此题答案为A。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越小。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震一度是2010年的热门话题,本题考查地震的基本知识是在预料之内。本题启示我们,热门话题背后隐藏着考点,但是需要从一个学科角度着手进行分析。

■  考点储备

  ● 大气和风

  ■ 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具有反光镜的作用,把投射在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反射回宇宙空间。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愈强。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就是这个道理。

  ■ 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即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二氧化碳被认为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

  ■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我国北方夏季易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拉尼娜意为“小女孩”,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 臭氧是经过光化学作用自然地产生于地球的平流层或地表上的气体。受到雷击闪电时的高能量电荷或太阳光中的短波紫外线冲击时会产生臭氧,在海滨、森林地带会有较多臭氧存在。在闪电时,化学反应会使空气中的有些氧气变成臭氧。浓的臭氧很臭,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还能够漂白与杀菌。稀薄的臭氧能净化空气,反而会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 陆地

  ■ 地壳中所含元素量的前四位是: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但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首推铝。

  ■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岩石的物质基础。

  ■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 强烈地震发生时,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的冲击造成的。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这时在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又变成前后、左右摇晃。

  ■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来表示。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一般来说,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

  ■ 地震的分布从世界范围看,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板块交界的地带。我国处在两大地震活动带之间。

  ■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为36100万平方公里,太平洋占49.8%,大西洋占26%,印度洋占20%,北冰洋占4.2%。世界海洋面积太平洋占将近一半,其他三大洋占一半。

  ■ 沿岸领海基线向陆地一面至海岸线的水域,称为“内水”,又称内海水。内水是国家领水的组成部分,具有与国家陆地领土相同的地位,完全处在一国管辖之下,非经该国许可,他国船只不得进入。被陆地包围的陆锁海和湖泊也属于内水。领海是指岛国或临海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包括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1977年国际海洋法会议确定12海里为领海,200海里为经济水域(由沿岸国管理)的制度。

  ● 空间地理

  ■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它有很大的质量。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星云的物质密度十分稀薄,主要成分是氢。

  ■ 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

  ■ 太阳系中行星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月食发生时,月球、地球、太阳处于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中间;日食发生时,月球、地球、太阳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月球处于中间。

  ■ 我们所熟悉的北斗七星,现在看起来排列得像勺子的形状。但是,在十万年以前和十万年以后,形状却跟现在不一样。这是由于北斗七星各成员运动的方向、速度不同所造成的。

  ■ 光球表面有一些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黑子实际上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光球的表面温度大约低1500度左右,在明亮光球的衬托下,它才显得阴暗一些。我们把黑子最多的年份,叫做太阳活动极大年,最少的年份叫做太阳活动极小年。前一次活动极大年到再次出现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 炽热的太阳,它中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度,压力极大,有2.5×1016帕。在这样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

  ■ 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当彗星接近太阳的时候,彗核中的冰物质升华而成气体,因而在它的周围形成云雾状的彗发。彗发中的气体和微尘,被太阳风推斥,在背向太阳的一面形成一条很长的彗尾,也就是说,彗尾永远在背向太阳的那面。彗星远离太阳时,彗尾就逐渐缩短,直至消失。著名的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76年。

第三部分精选习题演练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兴安岭在我国黑龙江省境内,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

  B。内蒙古是中国发现岩画最丰富的地区

  C。松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世界著名的玉米带

  D。辽宁省在中华民国时期被称为奉天省

  2.我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表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的同时,华北地区处于旱季

  B。华北地区春旱的同时,新疆的河流进入汛期

  C。我国山地面积大,是地震频发的重要原因

  D。冻雨发生时,地面上空有一层温度高于0℃的暖层,不会威胁飞机飞行安全

  3.下列关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事业的社会性,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B。“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接近100%

  C.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2012年教育投入占GDP4%的战略目标

  D。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

  4.下列有关海洋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海运高速发展,其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列德国之后

  B。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C。海洋经济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总称

  D。当前,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5.2010年我国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现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l/4

  B。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然有1400万,计划生育政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基本人口政策

  C。以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的东南地区,国土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到全国的94.4%

  D。我国人口的构成特点是农业人口占人口的比重大,但在工业化进程中,大批农村人口将逐步转变成城镇人口

  6.2010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下列关于党的基层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

  B。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C。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五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D。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

  7.2010年9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选择(  )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A。水电、生物、房地产、钢铁、汽车、金融

  B。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房地产、金融

  C。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D。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8.宜居城市建设是21世纪新的城市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宜居城市建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

  B。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

  C。宜居是城市的重要功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是必经之路

  D。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出现“宜居城市”概念

  9.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以下不属于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的是(  )。

  A。青花       B。白瓷       C。玲珑       D。粉彩

  10.有关地方戏与发源地之间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

  A。评剧——天津             B。黄梅戏——安徽

  C。吕剧——山东             D。花鼓戏——湖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所以并非全部位于黑龙江省境内。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A。解析:中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居世界第一位;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5大港口中,中国占了3个。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世界航运中心正在逐步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中国海运业已经进入世界海运竞争舞台的前列。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A。

  6.【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关于党的基层组织的内容中,提到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故选C。

  7.【答案】C。

  8.【答案】B。解析:宜居城市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

  9.【答案】B。解析:景德镇有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

  10.【答案】A。解析: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产生于河北省东部,1910年左右形成于唐山。故A项错误。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渊源于唐初,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宿松、黄梅形成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故选项B正确。

  吕剧是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名“化妆扬琴”、“琴戏”。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故C项正确。

  花鼓戏又称湘剧,源自于湖南益阳,后发展到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故D项正确。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