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6日 16:13   中公教育微博

第九章资料分析

  ■  资料分析历年真题分析

  近年来资料分析部分材料类型也各不相同,以下对2007-2011年资料分析部分的材料类型、题型题量做了简要统计,考生在复习时掌握各类材料类型的特点,有助于帮助考生快速理解材料含义,从而快速列式计算。

  

  通过仔细研究2011年国家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部分的真题,总结出2011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部分的以下特点,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参考。

  1.对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求更高

  2011年国考真题中有很多是考查考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的,比如第三篇材料主要考查进出口量(额)、进口量(额)、出口量(额)、逆差、顺差、平均价格等进出口相关概念,需要区分进口(出口)量与进口(出口)额、逆差与顺差等概念;2011年第135题的A项在考查概念的同时考查了逻辑判断能力,考生需理解“我国是俄罗斯的水产品出口目的地”等价于“俄罗斯是我国的水产品进口来源地”,但“我国是俄罗斯最大的水产品出口目的地”和“俄罗斯是我国最大的水产品进口来源地”并不一定等价。

  2.计算型题目是考查的重点

  2011年计算型题目仍然是考查的重点,但是计算并不是重点,很多题目只要能够根据材料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经过简单的分析,运用一些计算技巧,可以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但如果错误认识各量之间的关系,必然会造成误选。因此,合理运用尾数法、首数法、取整法等计算技巧可以加快解题速度。

  3.综合材料是主要的考查方式

  近几年来综合材料是主要的考查方式,2011年真题的3篇材料中有2篇综合材料;文字材料成为这两年的必考题型。2011年对图形、表格材料没有进行单独考查,而是和文字一起组成综合材料进行考查,这样增加了材料阅读的难度,对考生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4.材料与经济紧密相关、紧扣时事

  2011年真题材料主要来源于国家政府机关发布的统计信息,全部是关于经济方面的,紧扣时事热点。第一篇文字材料来源于2010年7月22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油气行业运行情况》,属于行业报告。第三篇文字+双表格的综合型材料来源于农业部网站2010年5月12日发布的《2010年一季度全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属于政府统计信息。

  ■  资料分析高效备考策略

  资料分析部分的备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掌握了资料分析的相关知识,才能快速高效解题,减少不必要的计算量,赢取有效时间。在此建议考生按以下几步来备考资料分析:

  高分第一步:掌握资料分析的基础知识

  资料分析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资料分析概念和资料分析计算技巧(可以参看本章的第二部分)。增长量、增长率、比重等概念是国考考查的重点,考生可以先从概念的定义、公式入手并结合例题熟悉概念的使用,逐步培养快速列式的能力。计算技巧是从数据如何化简、如何快速运算角度进行讲解的,考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和习惯熟练掌握几种适合自己的技巧,并通过练习巩固提高。

  高分第二步:熟知资料分析的题目类型

  资料分析的不同题目类型对应不同的应对策略,比如考查“高于某值的月份有几个”,这是排序类题目,可以从正面去求高于的月份数,也可从求低于或等于该值的月份数入手。第三部分的第一节讲解了七种常见的题目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题目给出了应对策略,考生应熟悉这些题目类型,以便在考试中有章可循。 

  高分第三步:真题演练+模拟巩固

  在掌握基础知识和题目类型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知识再次去剖析真题,解题速度会有很大提升。在真题演练结束后,继续做模拟卷巩固提高,针对不同的题型形成个人的解题习惯,并熟练合理运用计算技巧。

  高分第四步:关注时事材料,培养解题敏感度

  时刻关注和资料分析密切相关的信息,如某股票价格指数上涨了100点,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增长了7.8%等类似信息。在平时注意积累这方面的信息,那么在解国考的资料分析题目时,可以很快的反应出每道题目要考查的信息在哪里提取,快速列式计算。

第二部分资料分析基础知识

第一节资料分析概念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一篇材料中的题目出现了这样几个词汇“同比增加了”、“平均价格为”、“XX占XX的比重约为”,这些词汇就源于本节中“同比”、“平均数”、“比重”这三个计算型概念。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列式,以及能否选出正确答案。

  本节详细介绍了在国考中常见的计算型概念、理解型概念,并通过“能力提升练习”的形式帮助考生温习所学内容,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  百分数与百分比

  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 区分“比过去增长(降低)”和“增长(降低)为原来的”百分之几

  若过去为基数100,现在为100+a,则现在比过去增长的百分数为(100+a-100)÷100=a%,即比过去增长a%。

  若过去为基数100,降低为a%,则现在为a。

  例:比过去增长20%,即过去是100,现在是100+20=120。

  降低为原来的20%,即过去是100,现在是20。

  另外,注意“降低了”与“降低为”的区别:降低了a%,是指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降低为a%是指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

  ● 区分“占”、“超”、“为”、“比”

  “占”计划的x%是指完成计划的x%;

  “超”计划的x%是指完成计划并且比原计划多完成x%;

  “为”去年的x%是指等于或相对于去年的x%;

  “比”去年增长x%是指比去年多出x%。

  例:整个计划基数为100,部分数为20,则部分数占整个计划基数的20%;

  过去基数为100,现在为120,则现在超过过去的(120-100)%;

  过去基数为100,现在为80,则现在为过去的80%;

  过去基数为100,现在为120,则现在比过去增长(120-100)%。

  ●区分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和百分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百分数指用于结构、比例或增长速度的相对指标;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2005年某省生产总值13438亿元,第一产业893亿元,则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为893÷13438=6.6%;2005年某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8%,2004年比上年增长14.5%,则该省生产总值2005年比2004年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12.8-14.5=-1.7),但不能说下降1.7%。

  ● 拉动……增长……百分点

  拉动增长的原因是总体中某部分值的增加造成总体值相对于原来的增长。

  拉动……增长……百分点=部分的增加值/整体的原来值×100

  

■  比重

  比重是指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一般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比重=分量/总量×100%

  ● 直接求部分量占总量的比重是多少

  已知总体的量为A,部分的量为B,则部分占总体的比重为B/A×100%。

  例:2009年工业总产值是10000亿元,重工业产值是2000亿元,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是2000/10000×100%=20%。

  ●求几个量中,占总量比重最大(小)的是哪一个

  ①总量为A,部分的量分别为B、C、D,则所占比重分别为B/A、C/A、D/A。分母相同时只需要比较分子的大小,即可求出部分与总体比重最大(小)的是哪一个。

  ②总量为A1、A2、A3,部分的量分别为B1、B2、B3,则求部分量占总量比重最大的是哪一个,需要对比B1/A1、B2/A2、B3/A3的大小。

    (1)在山东省三大产业的产值中,占三大产业总产值比重最大的是哪个产业?

  解析:分母相同,求比重时数值最大的所占比重最大。观察表格可知,三大产业中,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总产值分别为5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农业数值最大,则农业占三大产业总产值比重最大。

  (2)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最大的是哪个省?

  解析: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中,山东省是300/1200,河南省是500/1500,云南省是350/1000,比较分数数值的大小即可。

■  进出口额

  进出口总额是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进出口总额包括进口额和出口额两部分。

  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

  

  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多少亿美元?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是2005年的多少倍?

  解析:2009年我国进口额为10056亿美元,出口额为1201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10056+12017)亿美元;

  2009年进出口总额为(10056+12017)亿美元,2005年进出口总额为(6600+7620)亿美元,2009年进出口总额是2005年的(10056+12017)/(6600+7620)倍。

  ● 贸易顺差

  当进口额小于出口额时,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顺差。

  顺差额=出口额-进口额

     该省对哪个(哪些)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情况为顺差?顺差额为多少?

  解析:根据顺差概念可知,当进口额小于出口额时,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顺差,所以为顺差的是对香港地区和日本。对香港地区顺差额为(35.95-1.38)亿美元,对日本顺差额为(62.20-28.72)亿美元。

  ●贸易逆差

  当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时,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逆差。

  逆差额=进口额-出口额

     该省对哪个(哪些)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情况为逆差?逆差额为多少?

  解析:根据逆差概念可知,当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时,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逆差,所以对韩国的进出口情况为逆差。逆差额为(24.65-13.25)亿美元。

第二节资料分析计算技巧

  资料分析算式中数据一般较多且位数大多超过三位,直接计算费时又易错,为了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可选择合适的计算技巧来减少计算量、减轻计算难度。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部分的题目,大部分可以运用计算技巧,其中前三道题分别运用“范围限定法”、“数字特性法”、“首数法”快速求解。

■  尾数法

  尾数法在数学运算中有所提及,主要指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在资料分析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尾数可以指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

  尾数位数规则:

  加法——两个数相加,和的尾数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得到的。

  例:2452+613=3065,和的尾数5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2再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3得到的。

  减法——两个数相减,差的尾数是由被减数的尾数减去减数的尾数得到的,当不够减时,要先借位,再相减。

  例:2452-613=1839差的尾数9是由被减数的尾数2借位后再减去减数的尾数3得到。

  乘法——两个整数相乘,如果积所有有效数字都保留,那么积的尾数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得到的。

  例:2452×613=1503076积的尾数6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2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3得到。

  

  【例题】 135.7+444.0+2194.8=(   )。

  A.2774.5                               B.1908.9             

  C.2194.8                                D.3268.7

  解析:此题答案为A。由于四个选项的尾数都不相同,可采用尾数法:0.7+0+0.8=1.5,小数点后应为5,只有选项A符合。

■  首数法

  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两、三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一种方法。首数法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最常用。

  首数位数规则

  加法——两个数相加,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和的首数是由一个加数的首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首位后面的数相加后是否能进位;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和的首数与较大的加数一致或者为较大的加数的首数加1。

  例:3288+2216,百位没有进位,和的首数为3+2=5,首数为5。

  3888+2716,百位有进位,和的首数为3+1+2=6,首数为6。

  3888+216,百位有进位,和的首数为3+1=4,首数为4。

  减法——两个数相减,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差的首数是被减数的首数减去减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被减数首位后面的数是否需要借位。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差的首数与较大的数一致或者是较大的数的首数减1(借位时)。

  例:3888-216,被减数百位数字作差时不需要借位,则差的首数与较大的数3888首数一致,首数为3。

  5288-2316,被减数的百位数字作差时需要借位,则差的首数为5-1-2=2,首数为2。

  除法——被除数除以除数时,先得到商的高位数,除法进行到可以判断正确选项为止。

  例:3888÷216,商的首数等于3888÷216=1X,首数为1。

     【例题】  5890÷(1+11.0%)=(   )。

  A.5206.2                             B.5268.6

  C.5306.3                             D.5408.6

  解析:此题答案为C。11.0%>10%,所以无法用前面的乘除转化法,此时考虑用首数法来计算。首先分析选项,四个选项最大都是千位,且第一位数字都是相同的,第二位数字中也有相同的部分,直到第三位才是彼此不同的,因此如果除法算出第二位首数为“2”,就要计算到首数的第三位。

  由5890÷(1+11.0%)=5890/1.11=589000/111=53XX可知,结果的前两位数字应该是53,只有C符合。

■  运算拆分法

  运算拆分法即将计算式中数据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便于计算的数的和或差的形式,再分别进行相应计算的方法,类似于分配律。运算拆分法常用在乘除法的计算中。

  运算拆分法拆分原则:

  乘法——将其中一个乘数或两个乘数都进行拆分;

  除法——将被除数进行拆分。

             【例题】  3535×(1+11.2‰)=(   )。

  A.3542            B.3556            C.3574            D.3593

  解析:此题答案为C。1+11.2‰=1+1%+1‰+0.2‰,则3535×(1+11.2‰)=3535×1+3535×1%+3535×1‰+3535×0.2‰≈3535+35+4=3574。

第三部分资料分析题型精讲

第一节资料分析题目类型

  资料分析的题目类型是根据材料后面问题的提问方式来划分的,比如“某年XX比某年同期增长了多少”、“XX最高的是”、“能够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等等。了解题目类型是解题的关键之一,本节总结归纳了七种常见的类型,分别从常见的考查方式和应对策略两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  排序题

  排序题指的是题干中出现“排在第几位”、“前几名是……”,以及“最多”、“最少”、“最大”、“最小”等关键性词语的题目。

  常见的考查方式:

  1.以“XX最多的是”、“XX最高的是”“XX最大的是”、“XX最少的是”、“XX最小的是”等方式考查;

  2.考查“排在第几位的是”、“按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等等。

     按2009年5月业务同比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以下正确的是(   )。

  A。函件—包裹—快递            B。汇票—包裹—快递 

  C。快递—汇票—函件            D。函件—汇票—包裹

  解析:此题答案为C。由2009年5月业务同比增长率可知,快递(21.9%)>汇票(3.0%)>函件(2.8%)>包裹(-5.3%)。

     2007年4-12月间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月份是(   )。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解析:此题答案为A。观察表格,“比上年同期”一列,容易让考生误解为是当月的同比增长率,注意“比上年同期”上面的“累计”,实际上“比上年同期”在此是指当月累计同比增长率,即比上年同期(%)=本年/上年同期-1。本题所求的同比增长率如下表所示。

  

■  趋势判断题

  趋势判断题是指根据一系列数据的变化判断整体变化趋势,或者是根据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判断某一指标将如何变化的一类题目。这种题型在2008、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2010、2011年没有出现,但不排除以后出现的可能。

  常见的考查方式:

  1.根据给出的“时间序列”数据来判断整体的变化趋势;

  2.根据给出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判断在这种趋势下某一数据的变化。

  【例题】  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偏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下降趋势,1991-1997年分别为10.3%、10.0%、9.5%、9.2%、8.4%、8.8%、8.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   )。

  A。逐年下降                          B。基本没有变化

  C。呈上升趋势                             D。下降趋势明显

  解析:此题答案为D。“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偏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下降趋势,1991-1997年分别为10.3%、10.0%、9.5%、9.2%、8.4%、8.8%、8.3%”,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不是呈上升趋势,排除C项;

  1996年为8.8%,高于1995年的8.4%,故不是逐年下降,排除A项;

  最高的1991年为10.3%,最低的1997年为8.3%,下降了10.3-8.3=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2%÷10.3%≈20%,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排除B项。

  所以只有D项符合。

  

■  综合判断题

  综合判断题是指根据材料内容,选择正确/错误的一项,或者判断出正确/错误的几项,或者最后推断出结论等的一类题目。这是近年公务员考试中的必考题型,几乎在每一篇资料分析材料后都会有1~2道。这类题目不仅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材料总结出正确的结论。

  综合判断题一般要求考生纵观整篇材料去解题,因为选项中涉及到的问题一般要从整个材料中去抽取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常见的提问方式:

  1.“无法从材料推出的是”、“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2.“下列说法肯定正确的是”、“以下哪个选项是最不可能解释这一现象的”、“下列推论中最缺乏依据的是”;

  3.“下列描述错误的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几个”等等。

  

  关于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描述,无法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外出劳动力大多从事第二产业

  B。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劳动力大部分会留在省内

  C。各地区的劳动力流向主要取决于本地的生活习惯

  D。不同地区劳动力对从业地区选择的倾向性差异很大

  解析:此题答案为C。A项,从全国来看,外出劳动力有半数以上从事第二产业,A正确;

  B项,东部和东北地区外出劳动力分别只有18.6%和17.4%的劳动力出省打工,可知大部分会留在省内,B正确;

  C项,各地区的劳动力流向是否取决于本地的生活习惯在资料中没有指出,C无法推出;

  D项,东部和东北地区外出劳动力对从业地区选择的倾向性相似,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倾向性相似,但都有差别,D正确。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007年,我国对欧盟的货物出口额最大

  B。与上年相比,2007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率都超过10%

  C.2007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口额总共约为9907亿美元

  D.2006年,我国对日本的货物进口额最大

  解析:此题答案为C。A项,由表格中数据第二列可知,我国2007年对欧盟的出口额最大,A正确;

  B项,由表格数据,2007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进口额增长率均大于10%,则对这些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也大于10%,B正确;

  C项,2007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口总额为1110+694+128+1340+1084+1038+197+146+1010<1200+700+200+1400+1100+1100+200+200+1100=7200亿美元,C错误;

  D项,由表中数据可知,2007年,我国对日本的进口额最大,远远大于对俄罗斯的进口额,增长率与韩国相当,且比其余国家和地区(除俄罗斯外)小,因此,2006年对日本的进口额是最大的,D正确。

  

第四阶段精选习题演练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比3月份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

  乘用车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其中,轿车销量比3月份增长8.3%,同比增长33.04%;MPV销量比3月份下降3.54%,同比下降4.05%;SUV销量比3月份增长19.27%,同比增长22.55%;交叉型乘用车销量比3月份增长3.62%,同比增长70.66%。轿车、MPV、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占4月份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分别为71%、2%、6%和21%。

  1.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多少万辆?

  A.13.2    B.22.6    C.31.1           D.40.4

  2.2009年3月份轿车销量约为多少万辆?

  A.50        B.54        C.59               D.64

  3.2008年4月,SUV销量比MPV销量约(   )。

  A。多2.3万辆            B。少2.3万辆   

  C。多3.4万辆            D。少3.4万辆

  4.关于2009年3月份各种车型销量在总销量中所占比重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

  A。轿车超过71%             B.MPV超过2%

  C.SUV超过6%             D。交叉型乘用车低于21%

  5.关于2009年4月乘用车销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轿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万辆以上

  B.SUV以外车型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比上月有所下降

  C.MPV车型当时不受市场追捧

  D。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交叉型乘用车

参考答案及解析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