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政治部分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17:00   华图公务员

  时政一 十七届六中全会公告解读

  一、会议概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会议精神要点

  (一)所处时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注: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路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三)文化改革

  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和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五)十八大

  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亮点解读

  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

  时政二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

  “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三、“十二五”目标

  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43%提高到47%;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四、规划要点

  1.住房调控: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

  2.城镇化:中小城市放宽落户条件

  3.收入分配: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4.十二五——主题:“科学发展”;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扩大内需:“扩大内需”首次单独成章

  6.财税改革:开征环保税、缓解环境压力

  7.全面改革: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8.农地征用:征地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条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9.行政改革:探索推进“省管县”体制,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

  10.金融市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时政三 全国农业和农村十二五规划要点

  一、成就

  粮食连年增产,总产连续4年保持在5亿吨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迈上了万亿斤新台阶。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先后跨越4千元、5千元大关,年均实际增长8.9%。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52%,分别增长4个和16个百分点,标志着科技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农业生产方式正由千百年来人力畜力为主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7:1;乡镇企业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年均增长12.9%;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超过23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10%以上。

  二、机遇

  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政策导向,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全社会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关注农村的氛围更加浓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更加有利。一是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9万亿元,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强农惠农力度将持续加大。二是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十二五”时期城镇化率将超过50%,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目标,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任务,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夯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四、基本原则

  (一)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解决好13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位,坚持立足国内保障基本自给的方针,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二)坚持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强化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条件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坚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必须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优化种养结构,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亿万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农村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动力源(8.28,-0.22,-2.59%)泉,必须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强化农村土地管理,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关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五)坚持把加强宏观调控作为重要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是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物价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作用,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增强短缺农产品供给能力,完善贸易调控和产业准入政策,防止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专 题  民族

  一、真题呈现:

  2001年国考-6、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朝鲜族        B。蒙古族         C。壮族         D。回族

  2007年国考-9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是我国宪法制度中具有自身特色的两项制度。下列对这两项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B。自治区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C。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D。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包括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独立的外交权

  2009年国考-9、我国领导人多次表示,西藏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西藏问题”的实质是:

  A。主权问题     B。宗教问题     C。人权问题     D。民族问题

  2010年国考-131、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  )

  A。合作       B。繁荣       C。友爱       D。和谐

  2011年国考-16.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

  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1-6: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 500多万人,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 土家族、蒙古族和藏族,故正确答案为C。

  2007-96: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不包括外交和军事,D项表述正确,故答案为D。

  2009-9:西藏事务是我国内政,西藏问题的实质是主权问题,故答案为A。

  2010-131: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今天,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故答案为D。

  2011-16:1990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新疆时强调“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个观点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进步的历史。同时,他又进一步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从而不仅充分肯定了“两个离不开”思想,而且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故答案为B。

  二、热点材料

  2011年3月28日是第三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投票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要点如下:加快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关键;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社会稳定,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和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西藏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

  西藏活佛7月7日在拉萨表示,经过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藏传佛教各教派建立了平等团结、互相尊重、共同进步的新型关系。

  三、背景知识

  (一)政策、制度

  1.民族含义: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的稳定共同体。

  2. 民族现状: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1.51%,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民族分布格局为“大杂居、小聚居”。

  3. 民族特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如西藏自治区主席只能由藏族公民担任。

  6.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法、检系统)。

  7.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其中,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二)2011年7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白皮书》

  13世纪,元朝中央政府设立释教总制院和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区军政事务,正式将西藏地方纳入中央行政管辖之下。

  清朝皇帝于1653年、1713年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喇嘛、五世班禅喇嘛,自此正式确定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以及他们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十七条协议》),标志着西藏实现和平解放。

  1951年9月到1952年6月,以十八军为主的各路进藏部队,结束了西藏4000多公里边境线上长期有边无防的历史。

  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于1956年10月正式成立。

  1964年,国务院第151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达赖职务的决定》,指出“达赖在1959年发动叛国的反革命武装叛乱,逃往国外以后,组织流亡伪政府,公布伪宪法,支持印度反动派对我国的侵略,并且积极组织和训练逃往国外的残余叛乱武装骚扰祖国边境。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开幕,西藏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宣告成立。西藏自治区是成立最晚的自治区,最早的是内蒙古自治区。

  1994年以来,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8年达到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速达12%。

  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胜利贯通,即将结束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历史。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拉萨贡嘎机场助航灯光工程投入使用,结束了西藏无夜航和支线航空单一的历史。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西藏人口300.22万人,其中藏族人口271.64万人,占90.48%。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藏戏和“格萨尔”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文已成为国家第一个具有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文字编码国际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字。

  西藏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西藏土地面积的34.5%,居全国之首,绿地覆盖率居全国之首。

  (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藏族——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望果节和酥油花灯节

  维吾尔族——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

  蒙古族——那达慕、马奶节      

  彝族、白族、纳西族等——火把节

  壮族——三月三歌节、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傣族——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