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考面试热点:杨达才工资为何成秘密

2012年10月09日14:15  京佳公务员 微博   

  背景:

  被网友称为“表哥”的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这两天又“亮”了。“90后”大学生刘艳峰向当地相关部门提出公开杨局长2011年度工资的申请也有了下文:该省财政厅回复,杨达才个人工资收入事项,不属于该部门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反映:

  这一回复引起了许多网友不满。不知是越俎代庖还是故意袒护,给人的感觉是:陕西省财政厅关于“表哥”工资的回复,完全是一种“报复性忽悠”和“诅咒式回应”。陕西省财政厅9月3日收到刘艳峰同学的申请,18日才作出批复,说出“不属于陕西省财政厅信息公开范围”这句话,难道需要半个月时间,这样的办事效率如何令公众满意?果真不属于公开范围,用得着花这么长时间、堂而皇之地盖上大红公章复函吗?不属于公开范围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属于公开的范围,怎么没有一句解释?这样的搪塞和敷衍,这样的“守口如瓶”和“惜墨如金”,是对刘艳峰同学的羞辱,是对公众的“调戏”,更是对陕西省财政厅自身形象的贬损,是对政府公信力和权威的极大伤害。

  原因分析:

  靠媒体、网络的瞄准拿下腐败官员,这恰恰说明了当前监督制度的不完善。尤其是官员工资的公开推进难。所以消除腐败现象最好的办法是阳光,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官员有贼心没贼胆。

  目前,国内只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而该项制度是“对上不对下”的,即官员只面向组织申报,相关情况仅有少数领导掌握,对外并不公开。针对现实情况,要想知道杨局长的工资收入水平,更好的办法是申请公开相关部门的全年工资总额和工资构成情况,然后根据所掌握信息对应了解官员工资收入水平。也就是说,只要善于运用政策措施,了解杨局长收入情况的大门并没有完全关闭。

  中国是法治社会,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既要依法行政,又要态度诚恳地接受社会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对于复函,陕西省财政厅应该给公众有个说法,应该给刘艳峰同学道歉。当然,给公众的说法必须正确客观,给刘艳峰同学道歉必须真心实意,如果还是不耐烦、轻慢甚至傲慢,那就啥都免了吧!但是,陕西省财政厅一定会尝到更多的苦果,那就只有自作自受了!

  官员工资为财政拨款,属于政府信息。如果陕西省财政厅或其他政府部门认为“表哥”杨达才的工资不属于公开范围,应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说明理由,或告知申请人,哪个部门为官员工资信息的公开机关。

  杨达才在重大车祸现场“微笑”和“名表门”事件,已经是公共事件。民众因此质疑官员财产的来源,并质疑官员拥有多块名表背后,可能存在“权力寻租”等违法违纪问题。这样看来,杨达才的工资收入信息,早已不是个人隐私,也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经济安全,更不属于国家秘密或商业秘密。公开的过程中,还可能为官员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提供线索;如不公开,则可能损害公民切身利益。

  2008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给了每个普通人充分行使公众知情权的法律武器。如果通过更多人的有序参与,推动政府信息透明、公开,特别是官员财产的公开,无疑对预防腐败,是一股建设性的力量。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