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热点:让环保与城市化同步发展

2012年11月02日13:54  京佳公务员 微博   

  【背景链接】

  黄金周首日,天安门地区共清出生活垃圾7900余公斤,比去年同期清出的6300余公斤增加25%。460余名环卫工人3班倒、24小时高标准环卫作业,确保天安门地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10月2日人民网)

  自备垃圾袋也就是随手的事,文明习惯、须从小事养成的。

  【现状】

  我国城市化发展快速,据中国社科院今年8月份发布的《工业大国国情与工业强国战略》指出,我国2011年城市化率超过50%。郑永年说过“城市不仅是土地的城市化,更是人的城市化。”可如今,人的城市化明显还很不到位,旅游景区垃圾多只是一个缩影。北村曾指出“高声喧哗、扔垃圾吐痰、加塞不排队是国人三大生活恶疾”。现在不少人兜里有钱了,但精神发展跟不上物质富足,大部分民众参与公共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不强,潜意识总觉得自己方便就好而不考虑他人感受。

  【外国经验】

  我们常觉得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人民素质高,一部分即是体现在他们的城市卫生环境和个人言行举止。

  现今的欧美等国家对于不文明行为都有相应的处罚,例如在英国随地乱扔垃圾或者故意破坏公共财物都将当场受到重金处罚;德国对于不文明行为的罚款也是明码标价的,比如乱扔旧冰箱罚300马克;乱扔废轮胎最高可罚1000马克等。政府重视、法制保障与意识教育三管齐下才能造就高素质的社会。

  【探索之道】

  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城市精神面貌的塑造,市民素质是鲜活直观的“城市名片”,其言谈举止和素养内涵影响城市的整体面貌。

  第一,针对当前各城市存在的环保问题,避免更多不文明行为的出现,政府部门要积极完备城市环保硬件设施,保证市民日常生活垃圾可以集中处理;公共场合的排队栏、座椅等要保证供应,保证公民的便捷出行。

  第二,不文明行为的存在除了相应的配套硬件设施不全,还有人文素质并滞后于城市的发展。环保教育无疑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题,法律是必须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威慑的,须与环保教育相配套才能使文明行为深入人心。政府有义务完善法律,加强环保教育,培育市民的公民意识;民众也有责任守法克己,不要只顾方便而无形中降低自身素质,更破坏城市之美。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