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有考公务员[微博]资格的考生都是公民,都可能成为政治家,都或多或少都应该有一点天下理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身处江湖的考生,我们不用忧君,但是我们要忧其政,忧其国,要了解国家基本方针政策。一些人对政府制定的政策,要么是抱着政治犬儒主义的态度,置之不理,一副事不关己的高姿态;要么彻底否定,谩骂、攻击,唯恐天下不乱。这两种态度都是要不得的,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认为正确的态度是对于政府出台的政策要理解,分析,参与,沟通。
作为考试来说,所有的申论话题都和国家的政策文件相关,熟悉相关知识背景,对于有效作答,提高考[微博]试成绩意义重大。政策载体有两个:一是政策文件,如十二五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二是官方评论文章,包括人民日报、半月谈等杂志对政策的深度解读。对于考试来说,政策文件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知识,还为我们写作提供了规范的语言表达;时评可以加深对政策的认识,为申论文章写作提供了范文。
这个部分主要由官方的文件和时评组成,属于材料性质。国家的政策非常多,对于考生来说不可能熟悉所有的政策,为了减轻考试的负担,把握考试重点,我们选择加将一些政策选了出来,作为重点背景资料。这些政策选择的依据主要是根据政策本身的倾斜和时代背景,我们将其概括为四个转向。
最近十来年国家政策有了许多转变。回顾申论命题历史,考试话题总是与国家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某种程度上,它是国家政策走向的风向标。近年国家的政策变化可以用几个转向来概括。
——转向文化与道德。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大大落后了。道德失范,人欲横行,各种“艳照”屡见不鲜,高尚成为被嘲笑的对象;快餐文化蔓延,文化等于娱乐;经典被遗忘抛弃,严肃文化被边缘化,尊师重道的传统也被破坏殆尽;人们唯利是图,笑贫不笑娼,价值观严重扭曲;好逸恶劳之风盛行,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有本事的表现;穷人跳楼,富人压抑。精神失根,价值混乱成为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有识之士开始追问幸福的真谛,追问精神的出路。当前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饱暖思淫欲”——如果只是身体上吃饱,精神上没有吃饱,人就会畸形变态。精神文明建设愈显迫切了。2011、2012年国家申论考试,都涉及了文化、精神和道德的问题。地方考试也从农村文化建设、“三俗”文化、文化产业等多个角度考察过文化问题。2006年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就是针对目前价值观的混乱提出的。
——转向公平与民生。
从1993年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十二年的时间,国家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政策也完成了一次蜕变。如果说我们以前是穷,没有钱,现在的情况则是有钱,但是分配不公平。很多人喜欢引用孟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来论证公平,这里要强调的是公平不是平均,干得多拿得多叫公平,干得多少都拿一样多叫平均。强调公平并不反对差别,不反对一部分人先富,反对的是通过不公正的方式获得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次分配的不公平,即工资、股权、不动产权等收益的不合理;二次分配的不公平,公共财政支出不公平,具体包括三公开支,社会保障等;三次分配不公平,主要包括慈善事业的资金使用等。公平是如此重要,又是如此复杂,温家宝先生感叹公平与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分配问题在国家的2005年、2007年、2008年、2011年都有直接的涉及,在地方考试中考[微博]得也非常多。
——转向农村。
农村问题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中国最彻底的革命是从农村开始,改革开放也从农村起步,国家的“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都将三农问题放在最前面,2003-2012年连续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注都是三农问题。朱镕基先生卸任总理的时坦言农村问题是他的心病,温家宝总理在做副总理时分管的也是农业。以1500元/年的标准,到2010年中国的贫困人口过亿。也就是说还有1亿人年纯收入不足1500,这部分人绝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当城里人在为如何享受生活谋划的时候,农村人却在为生存挣扎。我们见惯了城市的浮华,这种浮华很容易让我们遗忘乡村了的凋敝。申论命题在试图将被边缘化的农村作为中心话题讨论。在近六年的国家申论命题中几乎每年都涉及三农问题,从2005年的农村扶贫到2007年的土地保护,从2009年的粮食安全到2012年的农村教育。地方考试和联考也多次关注农村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申论考试以农村问题为中心话题或涉及农村问题多达32次,占全部申论考试话题总数30%左右,近几年国家申论考试涉及农村话题的比例更是高达60%。可以预见,在以后的申论考试将继续关注农村。因为,在现在和将来的一个很长历史时期之内农村问题都将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转向环境与生态。
最近几年的国家申论命题中,环保问题是仅次于农村问题的一个高频率话题。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首次写进了党的中央文件,生态建设作为国家建设一个重要方面的地位得以确立。按照马克思主义,人要改造自然,要让自然听从人的意志,为人服务,人是自然的主人。现在,这个观点需要反思和调整了。同在一个地球上,人不可能独善其身。自然为人牺牲了几千年,现在是人为自然做出让步的时候了。2008年国家考试中涉及怒江水电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最终结论是水电建设让位于生态。2010年国家考试中出现了“人为鸟让路”,为了治理环境“要有壮士断腕的精神”等观点。2011年国考中强调对黄河治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要尊重黄河本身的规律。地方和联考也从各种不同的侧面考到环保问题,这些话题都有一个共同主旨:警醒我们尊重自然,包容自然。环保问题将是申论考试持久关注的一个中心话题。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认为,分析这些政策转向并非出于押题,申论考试的话题远远不止这些。选择的材料也远远不够,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多的知识可以关注相关的杂志和网站。希望各位考生不仅通过理性的思维设身处地的分析这些话题,同时也用一颗真挚的热心感受这些问题。只有具有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用心去感受时代的体温与心跳,才能确实考好申论,才有资格做一个好公务员。
华图教育[微博] 张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