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2年国考行测分类真题:言语理解(6)

2012年11月20日11:39  中公教育 微博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微博]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参考答案及解析

  26.【答案】C。解析:由怀特海的话可知,好想法的产生需要建立在无数没有结果的想法基础上,也就是说,好想法不是突然蹦出来的,而是来源于长期不懈的努力。“随心所欲”意为随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信手拈来”多形容写作诗文时运用材料、驾驭语言随意自如。据词义可排除A、D。

  “轻而易举”和“一蹴而就”都含有容易的意思,但“轻而易举”形容事情举手就可以办好,侧重的是事情简单;“一蹴而就”意为踏一步就成功,侧重的是时间短。由“999个”和“第1000个”的对比可知,句中侧重的是好想法的产生需要坚持,即不是“一蹴而就”的,故本题答案为C。

  27.【答案】D。解析:句中说的是很多人意识到自己缺少动力,却不去积极争取,而是期望着动力会从天而降。所填词语应能表达人们这种消极等待的心理。“望眼欲穿”、“翘首以盼”都形容盼望的殷切;“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形容思绪活跃。这三个词语均与句意不符。“守株待兔”比喻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恰好与后面的“期望动力哪天能无缘由地突然撞到自己身上”形成对应,故本题答案为D。

  28.【答案】A。解析:由“语言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会发生改变”可知,语言不可能保持“原貌”,排除D。由“然而在规模较小的族群中,语言有可能更快地发生变化”可知,前一句说的是在人口众多的族群中,语言变化得比较慢。与“变化慢”对应,“稳定”最恰当。第二空中的“流失”也符合句意。故本题答案为A。

  29.【答案】B。解析:先看第一空。联系题干中的“敢于”、“大唐时代长安流行胡乐”可推知,第一空后的“所有优秀的文化”指的是外来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用“接纳”比较形象。“接纳”指吸收纳入。与“吸收”相比,“接纳”多了一层包容、打心底认同的意思。

  再看第二空。题干意为大唐时期流行胡乐,却没有因为胡乐而使本土文化发生大的、不好的变化。“蜕变”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或衰变,与句意契合。故本题答案为B。

  30.【答案】D。解析:由“人生允许________,敢于放弃不切实际的理想”可知,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敢于放弃不切实际的理想”意思相近。“无功而返”、“偃旗息鼓”均未体现“敢于放弃”,排除A、C。且句意并未体现“对错”问题,排除B。第一空中,“偏颇”与“错误”构成递进关系。故本题答案为D。

  31.【答案】B。解析:由“‘史实’并不真实”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一个表“真实”的词语,据此排除不表真实性的“无可厚非”、“盖棺定论”。与第二空前的“全部”相对应,第二空填“加减”最恰当。故本题答案为B。

  32.【答案】C。解析:由“山水之志”、“改志投奔山水之间”可知,文段围绕徐霞客的“志向”展开,再由“纯粹一生,别无他顾”可知,第二空说的是徐霞客志于山水之间的坚定和专注。“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均与“志向”无关,排除B、D。

  第一空中,由“古代这样的人很多”可知,此处应填一个表稀有罕见的词,“出格”形容超出常规、与众不同,不如表示少见、稀罕的“新鲜”与“多”的对应恰当。故答案选C。

  33.【答案】B。解析:由“实际中国传统上并不排斥科学技术”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排斥”意思相近,由此可排除C、D。

  第二空中,“以点带面”意为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不能用来修饰“说法”,排除A。故本题答案为B。

  34.【答案】B。解析:先看第二空。“暴露”指使隐藏的事物、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这些事物、矛盾、问题等都是已经存在的。而题干中的“计算机犯罪、个人信息被泄露”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并不是早已存在的,故“暴露”不合句意,排除C。

  再看第一空,区分比较“关联”、“联系”和“交往”。“关联”侧重的是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联系”指相互接上关系;“交往”所适用的范围相对较小,且含有亲密的意味。而题干中指的是网络的发展使得社会活动中的各个方面的相互接触增多,“联系”的意思最契合,故答案为B。

  35.【答案】A。解析:第二空中,“草根公益组织”代表的是民间的、自发的、非专业的,“科学”与此义不符,排除C。第一空中,与“杠杆效用”相对,“撬动”最恰当。故本题答案为A。

  36.【答案】C。解析:由“两者再次找到契合点”可知,前句说的是微博与旅游之间的一个契合点,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合”相关,据此排除B、D。

  第二空,由“也容易接受他人的推荐”可知,人们在旅游消费前不仅会搜索别人的评价,而且这些评价还会对其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故此处填“参考”比“搜索”恰当。故本题答案为C。

  37.【答案】D。解析:第一空中,由“诱使它们飞进所设的捕网”可知,科学家们通过析取雌蛾发出的气味物质,对雄蛾的判断形成干扰,从而使其改变对雌蛾的追踪而落入陷阱。“监测”、“促成”均与此义不符,排除A、C。第二空中,科学家的实验是为了消灭害虫,而不是在害虫没出现之前进行预防,故本题答案为D。

  38.【答案】A。解析:“屡屡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进入文学视野”、“屡获大奖”说明谍战小说发展蓬勃,“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声名鹊起”侧重于知名度迅速提高。这两个成语都不能用来形容“谍战小说”这种蓬勃发展的态势,排除C、D。“预示”表示预先显示,适用于未发生的、将来的事情,由表示完成的“已经”可知,第二空不能填“预示”,排除B。故本题答案为A。

  39.【答案】B。解析:由“而绝非是仅仅”可知,第二空所在的后半句与前半句构成转折关系。“战无不胜”、“炉火纯青”明显不能与“获得的是亲密关系、高度信任”形成转折,排除A、D。“匹夫之勇”指不讲智谋单凭蛮干的勇气,不能与“技术”搭配。故第二空只能填“好勇斗狠”。故本题答案为B。

  40.【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搭配。“刺激需求”、“讨论激烈”为常用搭配。故本题答案为B。

  41.【答案】C。解析:第一空应填入一个与“滔滔不绝”意思相近,即表示一个人很能说的词语。“能言善辩”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侧重的是言辩的能力;“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侧重的是言语的生动;“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地谈论或演讲,侧重于谈话的神态。这三个词语均不合句意,排除A、B、D。

  “口若悬河”形容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与句意相符,且“悬河”也与后句的“滔滔不绝”构成语意上的衔接。同理,第二空中“片言只语”与“一字千金”连用最恰当。本题答案为C。

  42.【答案】B。解析:第二空中,提高普通市民的生活质量会让城市变得更宜居,故“适宜”比“值得”、“方便”、“能够”更贴切。故本题答案为B。

  背景链接 “宜居城市”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

  43.【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搭配。第一空中,“显示”不能与“指标”搭配,由此排除C。第二空中,与“疾病”搭配,“诊断”最恰当。因此本题答案为D。

  44.【答案】A。解析:由“延续至今”可知,第三空所填词语应与此相对应,能体现延续性的词语只有“薪尽火传”。再把“主题”、“危在旦夕”代入题干,也与句意相符。因此本题选A。

  45.【答案】A。解析:“你会发现……同样也能顽强地活下去”是对“当我们有所失的时候,必须去        ” 的进一步解释说明,由“当我们有所失的时候”可知,第二空填“失去”最恰当。再把剩余两空代入验证,“适应”、“负担”也符合句意。因此本题答案为A。

  46.【答案】D。解析:由“连字都不识,当然谈不上有学问”可知,“初学者的无知”是因为知识的匮乏而导致的无知,而非缺乏正确引导造成,排除A。B项两种无知“容易区分又经常被混淆”从文中无法得出,排除B。由“‘初学者’的无知容易辨别、也容易避免”可知,C项说法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D。

  47.【答案】A。解析:文段通过对比传统手工艺在古代和如今对生产力发展的意义,指出了传统手工艺在如今继续发展的途径,即“借助现代科技而提升”。A项的“与现代科技联姻”与此意相符,故当选。B项脱离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这一主题,排除。C、D项均未点出“借助现代科技”继续服务于大众这一核心内容。故本题答案为A。

  48.【答案】C。解析:由“目前我国的气象卫星在规模、核心技术方面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不能推出现阶段欧美国家的天气预报准确率略高于中国,排除A。同样,由“再经过十年的发展,有望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在部分领域取得领先”也不能推出B项。文段主要指出了我国在气象卫星技术方面的欠缺,D项的“目前”的表述错误,原文说的是“再经过十年的发展,有望……”。C项可由“随着卫星更新换代、新科技的研发,今后可以给大气做‘CT’”得出,故当选。

  49.【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苏州曾经的辉煌以及明末清初以后士绅观念的影响,然后由“正因如此”阐明了士绅观念与近代苏州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士绅观念”和“早期现代化”应是文段的两个关键信息。对此概括最全面的为D项,故当选。

  50.【答案】D。解析:由原文可知,“人类食物的蓝色革命”是指:在远离海岸的开阔海域中养鱼,可以给人类提供足够的营养。把握两个要点,一是“鱼”,二是“给人类提供足够的营养”,四个选项中包含了这两点的只有D。A项的“深度加工”“利用率”、B项的“取代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C项的“近海养殖”、“深海养殖”在文段并未体现。故本题答案为D。

  51.【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以消耗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起源及其范围扩展,然后对这种模式进行了评价,由“这种模式的确为社会创造出了巨大财富,人们也从中或多或少得到了实惠,但其弊端正在逐渐显现”可知,文段着重探讨的是这种模式不好的一面。相应地,作者的意图就是转变这一模式,A项为正确答案。

  B、C项均只着眼于“工业社会”,而文段中明确指出“向各领域逐渐渗透”、“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等领域更为突出”;D项未提到“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均可排除。

  52.【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丧失民族特性对艺术家和作品的不良影响,然后以当代绘画的繁荣为例,从反面印证了这一观点。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艺术创作不应丧失民族特性,与此相符的为A项。B项艺术家丧失民族自信心是其丧失民族特性的后果,C、D两项是文段所举的例子,均可排除。

  53.【答案】C。解析:文段说的是审计部门的审计要发挥作用,必须有其他部门依法依规的后续处理作保障,也就是说,在审计部门审计之后还需一个问责程序。A、B两项均未涉及“问责程序”,可排除。D项把落脚点放在对公众建议的态度上,脱离了审计工作职能的发挥这一话题。故本题答案为C。

  54.【答案】B。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指出越来越多的儿童图书作家自觉地思考读者定位,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然后分别从读者年龄段和写作内容两个方面,具体列举了作家的不同定位。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儿童图书作家定位的细化问题,与之相符的为B项。

  55.【答案】A。解析:②中有代词“那里”,若放首句则指代不明,由此排除B、C。A与D的区别在于②⑥⑤与①③的前后位置。⑥⑤描述的是硅谷的变化,而①③则是对这一变化的进一步总结,由此可知,①③应在⑥⑤之后。因此本题答案为A。

  56.【答案】D。解析:⑥末尾的“扶桑国”与②的“扶桑国”相对应,由此可知②是对⑥“‘扶桑国’说”的解释,②应紧接⑥后,据此可排除A、C。通过分析可知,④中的“这些说法”指代应是“扶桑国”说、“殷人东渡”说等,它比⑤更适合做总结句。因此本题选D。

  57.【答案】B。解析:由横线前后的内容可知,横线处要填的句子应体现饮食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据此可排除不包含“旅游”的C、D。再看A项,文段是在讲“饮食文化”而不是“美食体验”,由此可排除A。因此本题选B。

  58.【答案】A。解析:文段主要列举了两个事例——乔治·凯利发明最早的直升飞行器的创意来自童年玩耍过的玩具和伊戈尔·西科斯基发明第一架S-42四发水上飞机的创意来自童年梦中的座舱。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其创意都与童年经历或梦想有关,A项表述与此一致,为正确答案。D项是迷惑项,文段并没有体现出“儿时的想象力往往更为大胆”这一点。

  59.【答案】C。解析:文段被“同时”分为两部分。“同时”前的内容说的是行业收入差异给予社会的直接影响是个人的价值可能是无用的,即行业壁垒的存在使个人的价值由行业的价值体现,而不是由个人体现;“同时”后的内容说的是行业收入的差异还将让人们看到公平的缺失,个人价值的衡量标准不是能力而是能否进入高收入行业。综合这两点可知,文段说的是行业收入差异对个人价值评判的影响,与此相符的为C。A项只包含了“同时”后的内容,B项只包含了“同时”前的内容,均不够全面,可排除。D项“使真正的人才往往被拒之门外”从文中无法得出。故本题答案为C。

  60.【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讲云南曾想通过不发展工业来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接着进行转折,“现在看来”若工业发展不到位,生态环境保护也难以持久维持。由此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在云南发展工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与此对应的是B项,故B为正确答案。D项迷惑性比较大,但文段只说了要保护环境必须发展工业,并没有说发展工业对保护环境没有任何坏处,故D项“并举不悖”的说法不正确,排除。

  61.【答案】A。解析:文段重点在最后一句,即之所以会得出“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的认识,是因为中国学术历来轻“术”,文化研究从来缺少经济成因分析。B项“经济学科”范围太小,文段讲的是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而非经济这个“学科”,排除;C项,文段说的是为何会得出“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的认识,而非批判这一认识的轻率荒谬,排除;D项仅指出了现在的状态,且没有明确指出“经济成因”这个“术”的内涵,排除。A项准确地概括了文段的内容,为正确答案。

  62.【答案】B。解析:由“很多网友担心”、“‘终结者’之类的担忧”、“甚至有人认为”可知,文段的这些观点都不是作者自己的,作者的态度在文段并未体现,由此可知B项正确。

  63.【答案】B。解析:横线处前后的句子均围绕“文艺”和“时代”展开,基于话题一致的考量,横线处所填句子也不应脱离这一主线。C项不包含“时代”,D项不包含“文艺”,均可排除。A项说的是文艺的生命力与时代的关系,B项说的是文艺的思维方式受时代的影响。由“文艺面对生活调整自身的姿态”,“文艺的斗争思维向和谐思维转型”可知,B项与文段的衔接更紧密,B项当选。

  64.【答案】D。解析:文段由信息技术、视听手段的发展引出“不少人”的观点,即当前电视、电脑所提供的画面信息与知识,已经超过了文字的功能,于是人类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由“片面地”、“所谓的”可知,作者对“不少人”的观点是不认同的,也就是说文字的价值并不会随图像信息的发展而消失,其地位不可取代。选项中强调文字价值的只有D项,故当选。

  65.【答案】C。解析:文段共分三层,层层细化,先讲“所有的文明都深知教育的价值”,再讲“每一种文明的巅峰状态都伴随着许多伟大学术中心的发展”,最后说明了西方拥有众多知名大学的原因在于“它们认为自己负有保护全人类的古老知识和发展学术前沿的使命”。

  分析逻辑关系可知,其意在强调的应是西方拥有众多知名大学的原因,C项表述与此一致。A项“不是以西方文明为导向”的说法不正确。B项“任何文明的兴盛与历史并无直接关联”没有依据。文段没有涉及中国大学,D项过度引申。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