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公考申论指导:无话可说怎么办?

2012年12月03日14:17  中公教育 微博   

  2013年上海公务员[微博]考试即将来临,很多考生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尤其对于准备不足的考生而言。一直以来,占据申论考试“半壁江山”的写作题也是考生面临的“难中之难”。不同于高考[微博]的写作题,公务员考试有其自成一体的文体风格,不仅要求结合给定材料,还有语言规范要求,更需要思想高度和深度,如此高标准要求,“无话可说”让大多考生头痛不已。其实要想攻克“无话可说”的难题,并非难事,中公教育[微博]专家在此为大家提供详细的技巧分析,助其全力冲刺。

  一、议论文是方向

  一直以来,议论文无疑是极具符合公务员考试文章论述题要求的。上海的申论考试也明确要求写议论文。议论文看上去,大家都很熟悉,无非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其实要求甚高,对于考生而言,在相对紧凑的考试时间内,写一篇真正的文思并茂、见解深刻的议论文还是有相当难度的。但若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考生在较短的作答时间内,还是可以克服“无话可说”,写出一篇结构完整、论述合理的议论文。

  二、技巧分析: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分析合理

  1.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有了灵魂的指引,文章才会有生气,有分量。没有联系材料直接生拉硬扯或照搬提前背好的万能范文,都将影响到主题的表述,甚至“跑题”,被归为四类文。

  要做到主题明确,就要求考生在写文章时一定要通读整篇材料,联系材料的上下文及前几道题的作答思路,整体理解材料大意,明确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和观点,了解材料在讲什么,再确定自己要写什么,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思想,进而提炼出自己文章的总论点。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即总论点。但分论点是对总论点的支撑和证明,一篇文章可以同时出现多个分论点。

  【真题链接】

  阅读“资料”,以“财富”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参考给定的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2012·上海·B类·第五题)

  【解析】2012年上海B类的文章论述题虽限定了主题“财富”,但文章写作立意还要紧扣材料所表达的主要观点。通过给定资料,可得出主要问题是“收入差距与财富观”,那么写作的主题就需要和这个主题相结合。如果考生只是围绕“财富”按自己的所思所想天马行空地挥笔而写,没有贴近材料的主要问题,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2.其次要着重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首先保证了文章的可读性和顺畅,也给予考官判卷清晰的逻辑判断,是文章评分标准中的重要部分,占有一定的分值。结构不完整的文章直接被归为四类文。

  一篇相对完整的议论文,可采用总—分—分—总的经典模式,对应的论证逻辑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论点,其中的两个“分”,分别是分析分论点和对策分论点,这两部分缺一不可。文章结构具体可包括标题、开头、过渡、主体、结尾。

  具体可参考如下结构样式:

  标题:可概括主题,要求凸显文字趣味,吸引阅卷者注意;

  第一段:开头,起论,提出总论点。要求浓缩全文精华,概括形势和问题,明确总的解决思路或工作原则;

  第二段:过渡,承论,可以侧重问题严重性、解决迫切性的消极一面,也可以侧重典型模范、成功经验的意义等积极一面,还可以展开原因分析等中性一面,不仅要分析好问题,承接好上文,更重要的是引出下文,引出主体部分,铺展好对策。

  中间两或三段:主体,列举对策或提出分论点分析,也可把分析和对策合并起来,先分析原因,再相应提出对策。既要根据材料,也要结合自己的积累,不拘泥于材料,提出独到见解。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透主题。要求用简洁精炼的语言、生动鲜明的论述,对全文进行总结,对前景进行展望,使文章内涵升华到一个新境界。

  3.最后要学会“填肉”,使分析合理有据

  议论文要有分量,就必须有充分的论据来支撑总论点,有了论据,文章便有了“血肉”,增加生动,充满鲜活的力量。论据要真实、充分、典型且新鲜。有的考生开始问了:如果没有丰富的储备知识,在这么短时间内如何能找出充分的论据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到“从材料中来,到实际中去”。

  从材料中来,即从给定材料中选取有用的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有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等。道理论据则主要指理论性材料,有政策文件解读、名言警句、权威著作等。在利用材料时,考生要“恰到好处”,有针对性地对所用材料进行改编,如概括浓缩、变换语句等。不得不摘抄时,要进行小篇幅的运用,并合理分散各处。切记不要泛滥摘抄,否则会导致出现“摘抄原文为主”现象,直接被归为四类文。

  到实际中去,即联系社会实际来充实文章。这也是上海公务员考试中文章论述题的一个重要要求,是考查考生的储备知识和解决社会实际能力。充分联系实际,不仅是丰富文章内容、提高文章水准的有效途径,也是考生超越材料、开拓视野表现自己思考和驾驭能力的有力证明,可迅速拉开与对手的差距并脱颖而出。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看时政新闻,储备理论知识和名言警句,多运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丰富论证方法,以及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

  【真题链接】

  阅读“给定资料”,以“坚持勤政廉政,促进和谐发展”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2011·上海·A类·第五题)

  【解析】题目要求“参考给定资料,并联系实际”,就是要求“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如范文《勤政廉政谋发展 激浊扬清促和谐》中写道: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勤政廉政,古往今来,勤政廉政的故事不绝于耳。古有春秋宋国司城子罕拒收宝玉,受人爱戴;北宋大儒程颢存心济物,视民如伤;明朝名臣于谦一生清正廉明,只带两袖清风。今有人民公仆牛玉儒、任长霞、孔繁森的事迹震撼人心、美名远扬。他们是勤政廉政建设的典范,无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位卑未敢忘忧国”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事业观、荣辱观、道德观。

  ……

  然今日,我国官员庸政懒政现象比比皆是。有些人“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有些人抱残守缺、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做事情往往采用“拍脑袋”决策和“经验型”决策;还有些人缺乏责任心、同情心,视人民利益为草芥。这些人往往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只当“和尚”,光吃“斋饭”,不敲“木鱼”不“撞钟”;更有甚者贪财好利、好功喜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肆意蔓延,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

  胡锦涛总书记曾表示:“党员领导干部要勤政为民,鞠躬尽瘁。”我们的领导干部只有保持“视民如伤”的品质,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真正激浊扬清,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提供作风、制度和组织保障。

  作者开篇即采用排比的形式列举古往今来勤政廉政的杰出人物,引出为官廉政勤政的必要性,进而总结勤政廉政的重要意义,其中既有材料中列举的人物事例,也有古今社会的其他优秀人物;在针对材料中提到的官员庸政懒政的现象,作者又通过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进行了“高屋建瓴式”的深刻剖析。这就是“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

  作者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做到了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加上最后一段引用胡锦涛的名言警句进行总结升华,这篇议论文顿时熠熠生辉,别具一格。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你还为写文章“无话可说”而烦恼吗?那就赶快掌握速效技巧,勤奋练习,为时不晚也。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