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考笔试之后谁能过关斩将,走入面试呢?华图公务员[微博]考试研究中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今年的面试热点,做成考题,让大家在走上面试考场前小试牛刀一把。
事件概述
教材解读、同步训练、历年真题……伴随开学帷幕的拉开,形形色色的教辅书再次走上前台,“教辅书热销”无可回避地在各家书店上演。
新学期伊始,很多家长[微博]为孩子做着各种准备,购买教辅书就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尽管许多教育界人士已再三呼吁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购买教辅书籍,但仍然有许多家长争先恐后地购买各地出版社出版的名目繁多的习题集、练习册等中小学教辅类书籍。
相关评论
1.《广西日报》李世林:教辅资料泛滥 该刹!
当今社会竞争加剧,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辅资料把孩子的书包塞得鼓鼓的。一些书籍虽标着“考霸”、“名师”等“金字招牌”,但内容换汤不换药,而且抄袭现象严重,对孩子的学习没啥益处,只会加重学业负担。而推销一本教辅读物,特别是盗版的教辅读物,可以获得几元甚至十元以上的手续费。因此,尽管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学校和老师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辅资料,但仍有少数老师在课堂上讲析,或直接在教辅资料上布置作业,逼得学生只好“自愿购买”。
2.《中国妇女报》:教辅书乱象调查:同质化严重 内容多为东拼西凑
教辅读物发行量大、成本低、利润高的现实,使不少中小出版社为了生存,以合作出书的名义与书商合作运作教辅书,超范围出书比较普遍。他们从与出版社协商出书事宜到图书出版面市,通常只需要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对质量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教辅图书的书商一般都有很成熟的发行渠道,不依靠出版社,出版社只负责申请书号,让图书的印刷出版合法化,有些甚至不尽编辑责任。各路人马处心积虑挤进教辅市场的后果之一,就是因利润牺牲或部分牺牲图书的质量。
模拟题
近来,教辅市场泛滥,大量的高价教辅书籍充斥市场,某些书籍质量低劣,内容陈旧,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琳琅满目的教辅书摆满了各大书店的专柜,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在学校课业负担不轻、课外班作业不少的现状下,不少教辅书成为了学生的负担,并且因为其数量巨大、价格过高和质量参差不齐,严重扰乱了教辅市场。
教辅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升学习成绩,但是很多教辅书同质化严重,内容多为东拼西凑,这样的教辅书只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对学生学习的提升效果有限。
导致教辅市场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益驱动。近几年,全国每年出版的教辅书约在1万种以上,这巨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驱动,使很多人挤进教辅市场。据统计,全国580余家出版社,绝大多数都出版教辅;全国有近千家民营图书公司,也以教辅为生;许多省份的新华发行集团,都有自己的教辅读物编辑部。
第二,编者队伍良莠不齐。近年来教辅编者队伍越来越庞大,甚至一些大学教授、作家也为利益所动,纷纷加入教辅书的编写队伍,他们或担任教辅书的主编、顾问,或为教辅书题词作序,不惜利用自己的身份夸大宣传教辅书的效果,这对教辅书的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想富,编教辅。”这是目前一些教辅编者们常用的口头禅。
第三,监管不到位导致某些教辅读物选题雷同,有的教辅书打着新课标的旗号,换汤不换药,内容陈旧不堪,大部分彼此抄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拼西凑,原创精品少之又少。而不少中小出版社为了生存,以合作出书的名义与书商合作运作教辅书,超范围出书比较普遍。
对待乱象丛生的教辅市场,要正确引导学生和家长选择合适的正版教辅资料。家长和老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辅书。教辅书主要是起辅助作用,是对教材的一种额外补充教育,不会影响学生主体教育的发展。教辅书的好与坏,是看学生使用是否适合,只有学生能看进去的才是好教辅书。
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加强教辅资料出版的审批和管理,建立严厉的处罚约束机制,从源头上堵住低劣教辅资料的出版发行,加强对教辅书籍的流通渠道的监管。目前教辅资料进入学生书包主渠道是新华书店大量向学校独自征订发行教辅或随教材搭售,另外少数地方教育部门通过统一推荐和统一组织征订教辅书籍,个体书商直接向学校推销发行教辅,学生和家长在学校或老师的“指引”下或随意到书店、公司购买,这是教辅书进入学生书包的几个途径。
同时,加强师德建设,查处学校和老师直接或变相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的行为。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低价或免费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提供有关工具类书籍。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是否应该恢复过去教材和教辅的国家目录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教辅市场的混乱局面。
华图教育[微博] 王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