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考行测备考:宏观经济知识练习题

2013年07月08日14:28  中公教育 微博   

  1.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假如某国货币升值,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利于出口贸易                               

  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

  C。会导致热钱流入                               

  D。有利于消除贸易逆差

  2.以下各项中不能反映期货合约(futures)与远期合约(forwards)差异点的是:

  A。期货合约的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

  B。远期合约交易一般规模较小,较为灵活

  C。远期合约交易双方易于按各自的愿望对合约条件进行磋商

  D。期货合约的交易是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完成的,合约的内容,如相关资产种类、数量、价格等,都有标准化的特点

  3.甲企业与工人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约定3年内按现行工资水平给付工资。合同签订后的3年里,企业所在区域发生了通货膨胀,该企业经常以各种借口缩短中午休息时间。企业在3年经营当中获取了超过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更高的利润,该企业获得的超出其它企业的利润来源是:

  A。工人的一部分工资、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C。工人的一部分工资和相对剩余价值

  D。工人的一部分工资与绝对剩余价值

  4.从交易对象的属性及它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角度划分,我们可以把市场划分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大类。下列不属于要素市场的是(    )。

  A。劳动力市场                        B。生产资料市场 

  C。消费品市场                        D。金融市场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6.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对部分农业产品规定了保护价格。为了采取这种价格政策,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是(    )。

  A。取消农业税

  B。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配给制

  C。当市场上出现农产品过剩时进行收购

  D。扩大农民家电消费

  7.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8.下列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认识正确的是(    )。

  A.CPI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格程度的绝对数

  B.CPI用来分析消费品非零售价对居民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

  C.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

  D.CPI是采用指数商品加权平均的方法算出来的

  9.2008年,国务院发布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五项主要原则,其中坚持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    )。

  A。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保

  B。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C。加强与周边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联合与协作

  D。统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10.通货膨胀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是(    )。

  A。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B。物价很快地上涨,使货币失去价值

  C。货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D。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参考答案:

  1.【答案】D。中公快解:货币升值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现实的问题,是一把双刃剑。

  针对某国而言,货币升值的有利影响有:(1)有利于继续推进汇率制度乃至金融体系的改革;(2)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增加进口贸易;(3)有利于降低本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成本,促使更多的国民走出国门;(4)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5)有利于减少国外资金对国内的购房需求,减少房地产泡沫。可知,B、C项正确。

  货币升值的不利影响有:(1)将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企业的盈利空间,使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下降,导致出口贸易减少;(2)将加剧某些国内领域的竞争,可能造成某些领域的生产相对过剩;(3)将加剧就业压力,特别是会导致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知A项正确。

  贸易逆差,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货币升值有利于本国的进口贸易,而不利于出口贸易,所以本国货币升值是加大了贸易逆差,故D项错误。

  2.【答案】A。

  3.【答案】D。中公快解: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该企业获得的超出利润来源于工人的一部分工资与绝对剩余价值。

  4.【答案】C。中公解析:从交易对象的属性及它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角度划分,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主要是指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是指社会生活中生活资料或消费资料的交换关系总和及场所,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

  5.【答案】A。

  6.【答案】C。中公解析: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当市场出现过剩时,政府应及时入市收购并予以储备,否则保护价格必然流于形式。

  7.【答案】C。中公解析:“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工作;“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以上方法都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8.【答案】C。中公解析: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9.【答案】D。中公解析:五项主要原则是:(1)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坚持和谐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坚持率先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4)坚持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5)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在体制创新上先行先试,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0.【答案】A。中公解析: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