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背景
近日,有媒体报道不法分子加工“地沟油”。为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切实保护消费者饮食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今日(18日)下发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迅速组织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食用油脂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查餐饮服务单位进货查验记录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同时,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群众投诉举报,及时对举报线索进行核实,如发现餐饮服务单位采购的食用油脂来源不明,或者采购和使用“地沟油”的,监督餐饮服务单位立即停止使用并销毁,同时依法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欢迎广大消费者及时举报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地沟油”的违法行为,如经查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依法作出严肃处理。
二、地沟油概述
(一)地沟油
通俗地讲,地沟油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要求地沟油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二)地沟油的危害
地沟油是质量极差、极不卫生,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过菜油”之一的炸货油在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复杂反应,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并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泔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的毒性,根据医学研究称是砒霜的100倍。
长期摄入,人们将出现体重减轻和发育障碍,易患腹泻和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此外,地沟油受污染产生的黄曲霉毒性不仅易使人发生肝癌,在其他部位也可以发生肿瘤,如胃腺癌、肾癌、直肠癌及乳癌、卵巢、小肠等部位癌变
(三)地沟油的现状
“你一定也吃过地沟油。”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四)地沟油屡禁不止的原因
巨额利润是导致餐厨废油加工屡打不禁的重要原因。从销售餐厨废油的餐馆方来说,宾馆、饭店如把餐厨垃圾交给环卫部门,得向环卫局交纳数额不菲的垃圾处理费,如果卖给私人,每年反而收入几千至上万元。对于餐厨垃圾加工方而言,餐厨废油每吨成本大约1000元,每吨餐厨废油能够提取0.8吨食用油,加工环节的成本仅300多元,而现在市场食用油的价格每吨超过6000元,按市价打对折售出,一吨的利润接近2000元,利润率接近百分之两百。而对于餐馆、街边的饮食店而言,回购“地沟油”当作食用油价格低廉,能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自然不乏冒险者。
三、应对策略
“地沟油”的治理并非检测手段或制定相关标准所能解决的,关键还在于政府管理。
第一、根本在于从源头上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餐厨垃圾强制统一收购的办法,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相关部门对于餐厨废油的管理。
第二、政府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笔者认为,治理“地沟油”也未必像专家预测的那样悲观。关键是要看有关监督管理部门的决心。自“三鹿奶粉”事件之后,虽然也出现了个别奶粉厂家的“反复”,但总体而言在人人喊打的局面之下,在严苛到极点的法律制裁之下,大多数商家还是不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铤而走险了,这就是加强监管的社会效果。
第三、在加强社会管理之时,给予““地沟油”一个“出口”。“地沟油”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东西,就看用来做什么。据资料显示,小酒楼饭店每天产生的大量食用油废料,是制造生物柴油的好原料,以它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生物柴油与普通柴油的使用效果完全一样,价格也不比一般的汽油高,而且燃烧充分,可大大缓解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另外,据专家介绍,“地沟油”加入反应罐后,通过一种微酸性催化剂技术,使得其醇解和酯化可同时进行,反应速度也明显加快,用于工业也是一个极好的原材料。因此,执法部门应该善于釜底抽薪,让大量的“地沟油”真正成为物美价廉的“生物柴油”原材料,尽快投资和加大生物柴油生产厂家的规模,让大量的“地沟油”找到真正“娘家”而不是人们的餐桌。当然,遏止违法的利益冲动,就很有必要依法规定“地沟油”的流向,并给予“地沟油”的“掏金者”以一定的利益和利润。这也是一个取缔餐桌“地沟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