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公务员[微博]考试申论的一道经典题型,提出对策题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应该是十分熟悉了。这类题目设置非常简单,通过提出某些材料中出现的问题,让考生找到对策,以此考察考生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公教育[微博]专家认为,在作答此类题目的时候,最关键就是要明确对策来源,快速定位。
对策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材料中找到的直接对策、材料中推导出的间接对策和考生自创对策。
一、材料中找到的直接对策
在寻找对策的过程中,材料中的直接对策是最为重要的。当然也是最为稀少珍贵的。其表达的标志性词汇往往是“某专家建议,解决某些问题应该…”“某文件规定,实现某些目标我们务必要坚持…”等。所以大家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应该对于这些观点性表达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力求准确找到直接对策。例如2012年国考副省级的真题,让我们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对策,其实在材料2中就已经有直接对策出现,“该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M先生认为:食品企业应当将自律提到很高的位置,但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不能把食品安全的‘宝’,全部押在从业者的良心上,还应该强调‘他律’,以真正实现食品安全。”,所以我们在回答这道题目的时候就可以从自律和他律两个角度来组织对策。
二、材料中推导出的间接对策
材料中的直接对策固然有用,但其往往是数量偏少,所以在提出对策题中,对策往往是我们通过材料自己进行推导得出的。比如2012年国考地市级真题,让我们就T市市民的出行安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而材料中没有任何直接对策的出现,但是我们在阅读中发现,关于出项安全的问题,材料中有很多问题的具体表现,比如说道路基础设施的缺乏使得市民不得不横穿马路。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由这个具体的表现推导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对策。当然,除了具体问题,原因和材料中的经验教训都是可以推导对策的;
三、考生自创对策
当我们应用上述两种情况都无法找到足够的有效对策时,大家就要学会根据情况自创对策。比如依然是上面提到的T市市民出行安全问题,其中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出现了“最后一公里”问题,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解决这一问题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开通摆渡车,实现短途交通。所以大家在答题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这一做法作为一条有效对策体现出来。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最后要做好对策的总体梳理。以上三种对策中,直接对策最为重要,也最有可能成为的得分的要点,所以要放在首要的位置上,间接对策紧随其后,自创对策最后。这样按图索骥再有效排列,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成功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