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热点:中国人成“会走路的钱包”

2014年04月16日15:49  华图公务员 微博    收藏本文     

  ü  热点概述

  圣诞节后一天是英国传统的“节礼日”,也是英国商店的促销日。仅仅两天时间,从全球各地来到英国的消费者就花掉了54亿英镑。伦敦西区管理公司称,中国游客是最大买家,商家基本都准备了能说汉语的导购专门为中国游客服务,中国游客平均花费超1000英镑。[1]其实不仅是在英国,也不仅是在“节礼日”,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以时尚和消费驰名的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各大节日,随处都可以看到中国游客在商场“血拼”的身影。

  全球最大退税机构Global Blue 2012年全球旅游者消费数据显示,中国游客消费金额继续领跑全球,占全球游客海外消费比例的24%,比2011年上升4%。《中国奢华旅游白皮书2013》则称,中国游客安排行程考虑最多的因素是购物。中国游客特别痴迷高档手表、高档酒如威士忌、干邑白兰地等奢侈商品。简而言之,中国游客“只选贵的,不管对的”。

  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奢侈品平均价格比香港高45%,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胡润百富榜2013年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游客每次出国旅游的个人花费平均在1万美元以上的有11%(按照人均花费1万美元以上的奢华旅程平均行程9.6天计算,平均一天花费7000元人民币)。中国人被外国商家称为“会走路的钱包”。

  “我们当然欢迎中国朋友”,常年从事远洋贸易的卡西姆如此说道。不过,卡西姆也承认,他对中国消费者的一些消费水平持“保留意见”,“比如很多中国游客看起来并不懂红酒,更谈不上“酒文化”,但他们却不分品种,大买特买各种酒类。而购买的目的也不是用来品味和欣赏,仅仅是“送礼”。买的时候没有个性,很多时候完全就是跟风”。

  ü  相关评论报道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奢侈品消费的第一个阶段,应该倡导理性消费。”周婷表示,理性消费是指不同的收入水平来消费不同的消费品,如果你的收入是普通白领,你对奢侈品有一定的向往,你可以消费你负担得起的奢侈品。如果你是个企业家或者是富裕人群,你可能消费更加独一无二的产品或者是服务了。所以首先要倡导的是理性消费,到了下一个阶段我们再来谈有品位的消费和个性化消费。[2]

  @赵萍:“判断奢侈品消费是否理性不是靠购买多少判断的,而是适度消费。”赵萍认为,不能说购买奢侈品就是不理性消费了,我能买得起就可以去买,年轻人追求奢侈品的时候,也是通过反复理性的考虑最终才决定买不买、买哪款的。哪些奢侈品买了,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哪些会产生负面影响。要购买与自己经济能力相符的东西,否则,超过一定限度对自己、对家人的生活就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现在确实有购买奢侈品的年轻化现象,一方面是经济水平发展到这个阶段人们有能力承受,另一方面也有攀比的心理作祟,这是我们不提倡并且需要正确引导的。[3]

  @周桃伍:当穷怕了的中国突然富起来以后,炫富成为土豪获得安全感、成就感、荣誉感和存在感的主要途径。胡润勾勒出2013年资产千万的中国土豪群像:他们平均年龄仅有38岁,男性占七成,平均有3辆车、4块表,每年出国2.8次,最爱去法国和美国旅游,全球排名前二的奢侈品消费大户分别是中国土豪和俄罗斯土豪,为了让孩子不那么土鳖,八成中国土豪把孩子送到了美国或英国留学[微博]。[4]

  @《新周刊》:28年来,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的确先富起来了。众多家庭的财富也有了增长,更多人成为中产。但严峻的事实是:中国还有1.28亿人的人均纯收入不到192元/月(2012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数据),1%的家庭掌握了中国41.4%的财富(2010年世界银行数据)。作为社会既得利益和优质资源占有者的富人,拥有相当宽泛的选择:可以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独善其身;可以带动和帮助其他人共同富裕;可以通过还哺社会的企业文化尽到公民责任;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行动参与和人格魅力影响他人;可以借助话语权成为公民社会建设的先锋——换句话说,富得像个人样,而非富得像个钱样,能有效抵消公众披着仇腐外衣的仇富心态,让全社会重新认识富人。金钱买不到尊严、尊重和尊敬;更守法的创富之道、更多的社会担当,才能为富人正名——“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ü  模拟题

  伦敦的新年促销,各大奢侈品商店里充斥着中国顾客的身影,每家商店里都专门配备了会汉语的导购。中国的“土豪”们被笑称“钱多人傻”,让外国人又爱又恨,对此你怎么看?

  ü  参考解析

  【试题类别】综合分析之社会现象分析(辩证类)

  【考查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能否综合、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

  【解题思路】对于题目中提到的中国游客海外狂购奢侈品现象,要能够结合关键词进行正确的分析。首先,题目中有“笑称”一词,说明这其中有一些讽刺意味,即存在一些问题;其次,外国人“又爱又恨”,要可见是一个辩证类的,结合前面的讽刺,不难找出“恨”是什么,但关键我们还要分析为什么会“爱”,即这种现象有什么积极意义。最后,做到了全面客观分析“爱”与“恨”,还要进行综合,分析如何“趋爱避恨”。

  【参考答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人民的“钱袋”鼓起来了,“腰杆”挺起来了,“眼珠”转起来了,“步伐”也迈开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消费,有了便利的出国条件去旅游,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国民有了更多的机会出境消费。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因为,这种出境消费,让广大人民开阔了眼界,能够切身体验异域的风情;让广大人民丰富了生活,能够直接消费国内市场没有的商品;让广大人民增强了自尊,能够实际感受外国同胞对中华儿女的关注和重视。同时,直接走出国门,大度进行消费,也能够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让外国人民见证中国的繁荣和富强,也能通过我们的消费,帮助这些国家一起渡过经济上的难关。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外的商家对中国游客高度重视、热忱欢迎。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腰缠万贯的“中国大妈”、“中国土豪”涌入外国商场,虽然让外国商家“喜笑颜开”、“目瞪口呆”,但他们并不是从内心里真正地尊重我们,反而是略带一些嘲讽。正如材料里所言,很多中国游客疯狂购物,买了大量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却不懂得欣赏和正确利用,更多只是盲目地跟风,动作虽然豪气豪迈,品味上却比较土气。中国游客被他们视为“会走路的钱包”和“财神”,却未被视为真正的“贵族”和“贵宾”。对此,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检讨和反思。

  首先,这些游客没有做到理性消费。消费应当理性,而不是摆阔气,我们应当购买一些真正有用、懂得使用的商品,例如名表名包,我们应当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按量购买,而不是像买蛇皮袋一样批量进货。其次,很多游客没有做到适度消费。消费应当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而不是盲目比拼,我们应当购买一些力所能及的商品,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自己还没有做到经济独立,而是伸手问父母要钱去购买一些不必要的产品,这不是消费,而是浪费,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最后,这些游客没有做到有效消费。消费应当讲究意义,而不是盲目花钱,当我们在经济上相对富裕时,就应当做出有价值的贡献,不能痴迷于外在的物质需求,同时更应注重精神上的补充,提升自我修养和自身能力,并积极帮助其他的群众,多参与社会公益,带动社会共同发展和富裕。

  此外,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中国人民在国外消费如此豪爽,在国内消费数量却持续下降。我想,其中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因为国产商品品种单一,且品质欠佳。我国的制造也虽然发达,但主要是加工或者模仿国际品牌,设计缺乏创艺、产品缺乏质感,而且售后服务品质也不够优良,这就使得广大消费者迷信崇拜国际品牌。其次,是因为进口产品价格太高,且款式有限。由于进口关税较高、代理商家太少、中间利润过多,这就使得能够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销售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基于对比,很多群众就选择出境购买或者委托出境的朋友代购。

  可见,游客热衷海外购买奢侈品,既有游客自身的原因,也有一定的社会因素。因此,要根本改善这一囧状,需要各方面一齐努力。

  首先,市场应当更加开放,要合理设置关税,逐步、适当降低税率,让更多的国外优秀产品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这既可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也能给国内商家带来有效的合理竞争和有效借鉴。

  其次,商家应当努力自强,要大力提升品质,重视研发、增加创艺、完善服务,尤其是较为成熟的国内品牌,要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提升自己,敢于面对竞争,正确合理借鉴,赢得口碑、赢得市场。

  最后,群众消费要有导向,要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消费观。第一,要做到消费有方向,在重视物质消费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文化的消费。第二,要做到消费有节制,在积极消费的同时,要注意适度消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正确的商品,不仅关注国际市场,也要繁荣国内市场。第三,要做到消费有意义,在自我消费自我满足的同时,要将个人财富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帮助弱势群体,带动共同富裕。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思想清醒、态度端正、消费有方,必定能够实现国内国外市场共同繁荣,能够做到物质精神需求双重满足,能够做到国家富裕群众安康,让中国人民不再土豪,更加自豪,不再媚外,更加自强!

  [1] 来源:钱江晚报:《英国节日大抢购 中国游客成主力》

  [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国人海外购买奢侈品如"抢白菜" 专家:提倡理性适度》

  [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国人海外购买奢侈品如"抢白菜" 专家:提倡理性适度》

  [4] 周桃伍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af44b30101hghc.html?tj=edu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