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青海公务员[微博]考试《申论》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给定资料8”中提到“这段自嘲式的调侃与嘲讽所折射出的,正是当前中国教育公平的困境,而在这一困境中,政府有之,学校有之,社会有之。”请结合“给定资料”,从国家、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概括指出当前中国教育公平困境的原因所在。
要求:开阔简明、全面准确、逻辑清晰;200字左右。(20分)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通过阅读题干可知,此题是典型的归纳概括题。要求概括当前中国教育公平困境的原因所在。题目给出作答的三个层面国家、学校、社会,虽说这三个层面来自于“给定资料8”但是答案要点却涉及全部资料,这个考生要引起注意。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给定资料1讲述一个弃考案例,意在说明面对高考[微博]弃考学生在经济上和日后发展上面的顾虑。
给定资料2通过讲述案例说明大学学费是农村家庭的一个沉重的负担。
给定资料3介绍了筹措学费难,受助学金申请条件的限制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不能申请。
给定资料4介绍农村学生、教师为了寻找更好的教学质量和发展机会去城市上学和发展,导致农村学校衰落。
给定资料5讲述名牌大学农村生源不断下降。
给定资料6超级学校垄断区域优秀生源、垄断自主招生名额,造成学校间竞争的不公平。
给定资料7主要讲述自主招生对农村生源不公平。
给定资料8通过举例和微博语言说明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评价缺少合情合理合法的评价标准。
给定资料9讲述虽说国家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改变学校旧有的名称,但是家长[微博]没有转变对学校旧有的评价思想。
给定资料10讲述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学生家长更加在乎教育的硬件设施,随之衍生出现了学区房现象。
给定资料11讲述异地高考迟迟没能在全国有实质性的落实。
给定资料12讲述北京的异地高考制度限制很多,没有诚意。并且职校本身就存在招生不足,弃考比较多的现象。
给定资料13介绍巴西在教育公平方面的成功案例
给定资料14意在说明国家一直在努力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以上提炼出的要点进行整合、加工,注意字数在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国家:高考政策不够完善,属地招生、自主招生、招生比例的制定对农村学生不公平;国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更加侧重城市和重点高校,教育经费和政策支持本身就不均衡;个别地区的奖学金政策限制了部分贫困家庭筹措学费的渠道。
学校:部分农村学校学生和教师大量流失导致学校衰落;超级学校垄断区域优秀生源、垄断自主招生名额,造成学校间竞争的不公平。
社会: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可度不高,没有转变对应试教育旧有的评价模式;在招生过程中违规操作行为仍然存在;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评价缺少合情合理合法的评价标准。
二、据“给定资料13”可知,巴西在推行教育公平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假设你作为某赴巴西考察的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请你为本次考察涉及一份调研方案的纲要内容。
要求:全面、系统;操作性强;350-400字。(30分)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这是一道实用性比较强的公文写作类题目,按照题目要求,要以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写一份赴巴西考察的研方案的纲要内容。按照全面、系统;操作性强的要求,本题作答时除了要重点关注材料内容之外,还有严格按照调研方案的格式作答。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给定资料1讲述一个弃考案例,意在说明面对高考弃考学生在经济上和日后发展上面的顾虑。
给定资料2通过讲述案例说明大学学费是农村家庭的一个沉重的负担。
给定资料3介绍了筹措学费难,受助学金申请条件的限制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不能申请。
给定资料4介绍农村学生、教师为了寻找更好的教学质量和发展机会去城市上学和发展,导致农村学校衰落。
给定资料5讲述名牌大学农村生源不断下降。
给定资料6超级学校垄断区域优秀生源、垄断自主招生名额,造成学校间竞争的不公平。
给定资料7主要讲述自主招生对农村生源不公平。
给定资料8通过举例和微博语言说明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评价缺少合情合理合法的评价标准。
给定资料9讲述虽说国家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改变学校旧有的名称,但是家长没有转变对学校旧有的评价思想。
给定资料10讲述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学生家长更加在乎教育的硬件设施,随之衍生出现了学区房现象。
给定资料11讲述异地高考迟迟没能在全国有实质性的落实。
给定资料12讲述北京的异地高考制度限制很多,没有诚意。并且职校本身就存在招生不足,弃考比较多的现象。
给定资料13介绍巴西在教育公平方面的成功案例。此处是调查内容的重点。
给定资料14意在说明国家一直在努力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可用讲述调研方案的意义及目的。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以上提炼出的要点进行整合、加工,可以发现“给定资料1”至“给定资料12”的内容我们可以概括出调研的其他内容,如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情况等。注意字数在350-400字。
【参考答案】
赴巴西进行教育公平考察工作调研方案的内容纲要
巴西在推行教育公平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为确保我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每个学生都能有公平的受教育环境。拟于近日赴巴西进行教育工作调研活动。为提高调研工作质量,增强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定本调研方案的内容纲要。
一、调研内容:调查巴西教育均衡发展总体状况(包括可参考项目名称,项目运行细节,及项目运行后带来的影响),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情况等进行具体调研。
二、调研对象:此次调研对象为巴西与教育相关的政府部门、重点学校、学生家长。
三、调研方法:通过数据采集、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全面调研。
四、调研时间与地点:时间是2014年12月底完成调研,并上交调研报告。地点为巴西境内。
五、组织与实施:首先进行调研人员及分组;然后进行调研培训;调研工作结束后,各调研小组要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在小组调研报告基础上形成总调研报告。
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毫无疑问,教育公平不仅是自孔子、柏拉图等东西方仁人志士千百年间不断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长远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资料,集合当前我国实际,以“基石”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论述性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条理清晰,分析恰当,说服力强。(50分)
【参考例文】
基石
哲人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教育公平,是孔子、柏拉图等东西方仁人志士追求千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长远发展的基石。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优先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毫无疑问,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然而,我国教育目前却深陷不公平的泥淖。区域、城乡之间教育失衡、投入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教育成本高等问题丛生,甚至出现权力寻租,腐败滋生。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上下齐动,斩断种种教育不公荆棘,打牢教育公平之基。
打牢教育公平之基,需要改革资源配置模式。当前,我国城乡、区域、阶层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问题突出,寒门子弟上学难,上好学更难。解决这些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教育资源向远郊地区、普通中小学和民办中小学倾斜,对不同需求的个人和群体投入不同的教育资源。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政府合作办学,妥善解决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在城乡间调配教师资源,为农村学校为优秀师资提供与城市同等的待遇,并对教学成果给予激励,以实现教育资源的配置公正。
打牢教育公平之基,需要制定科学政策。名校点“招”变点“钞”成为当下热议话题,这一现象加剧了乱收费现象,导致腐败滋生,使受教育机会更加不平等。为此,还要完善公正的教育制度,通过完善的法律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强化对招生特权的约束与惩处,对公众诟病已久的“点招”等教育腐败亮剑。针对“特殊类型招生”腐败重灾区,加大教育领域的制度规范和执法监察力度。同时,打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二元格局,对中小学实行平等的教育政策。
打牢教育公平之基,需要增加政府教育投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政府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支持和引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另外,完善扶贫助学机制,确保困难家庭子女就学。为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农村校舍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等措施,矫正此前农村教育投资严重短缺、城乡教育差距严重等问题,保障“寒门学子”享有教育的机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李克强总理“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要实现教育公平。只有将教育基石打牢,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才能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书写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