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概括题是历年申论考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题型,一般出现在申论的第一题,难度不大,易于拿分。但常有考生表示,他们在作答归纳概括题时总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答题很慢,导致其他题目作答时间被压缩,简单题也变难。以下中公教育[微博]专家就为大家提供作答归纳概括题又快又准的方法。
一、抓关键词,找关键句
这是作答归纳概括题“迅速、准确”的一个比较有效,也是比较常见的技巧方法。关键句可以是一个段落的开头,也可以是结尾总结,还可以在段落中部出现,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找出关键语句后,如果答案比较明确就可以直接引用;如果答案不那么明确,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材料中的关键句、关键词,往往是归纳概括题中的重要采分点,一定要学会去粗取精,透过材料中繁琐的内容快速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
二、锁定范围,找准材料
有的题目要求中直接给定了资料范围,可以直接锁定;有的就比较笼统,需要考生依据总体材料和具体要求去判断。这就提醒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看准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首先要从问题出发,看清资料是直接给定还是需要间接获得,然后迅速定位材料范围。
【真题链接】
根据给定材料,概括总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1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50字。(2012北京申论第一题)
【中公解析】
该题给定的材料范围就比较笼统,要求考生对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概括。关于工程质量问题的表述主要包含在材料2中,这段材料主要以桥梁和保障房建设为例,说明当前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所以在作答时对这些材料进行详细阅读即可,答案就要从这几则材料中进行提炼归纳。
三、提炼核心内容
有些给定资料可能找不到很明显的关键语句,需要考生自己去提炼有用信息,理清材料的叙述线索及脉络;然后去掉句子中多余的修饰性词语或者一段话甚至整段材料的干扰性信息,提炼出一个段落、一则材料的“主干”,再根据具体要求对提炼的语句进行增加或者删减。
例如2012浙江省考申论第一题,题目要求概括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
阅读材料可知关于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介绍有很多,这些介绍中包含了大量要点,在作答时就要求考生去粗取精,删掉修饰性、扰乱性信息,获取核心内容,最后经过整合加工得到准确答案。
四、串联段落总结
有的题目涉及的资料分布相对零散,这就需要考生对作答所涉及材料的主题有所把握,然后迅速浏览每段资料,归纳出有用段落材料的中心思想,必要时可在草稿纸上将要点列出,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将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合理整合加工即可。
【真题链接】
概括“资料1-4”的主要内容。(10分)
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2012上海市考申论A卷第一题)
【中公解析】
依据题目要求,考生阅读题干,要注意以下三处关键点:
第一,“资料1-4”,指明了作答的范围这在四则材料当中。第二,要求概括“主要内容”,就是“资料1-4”的浓缩版,要点主要包括成就、问题、造成的影响,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第三,“层次要点清楚”。作答要求非常明确,首先答案涵盖要点要全面,其次要点与要点之间应当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整体来看,资料层次感比较明显。简单来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资料1,谈的是出现社会问题的宏观背景,主要谈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旧突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
第二部分是资料2,涉及到问题的中观层面,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新的社会事务和社会问题;
第三部分是资料3-4,这两则资料则从微观层面铺展开来,主要谈制度的执行力度问题,列举了两个例子,一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刚度执行,二是新修订的《公共场所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难以执行。通过对比得出制度的科学制定和有力执行的重要性。
将上面各部分材料提炼出的要点加以串联整合,就可以作为答案书写到答题纸上了。
【参考答案】
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解决社会管理领域问题打下了物质基础,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社会管理难度大大增加。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近年来出现大量新的社会事务和社会问题,社会管理难度加大;二是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落实不到位。为此,政府需要进行全新社会管理制度的科学设计和安排,并且在制度执行上注重连贯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专家对“又快又准”作答归纳概括题的详细解析,归纳概括题的答题难度并没有其他题型那么高,但是考生也不能忽略它,因为往往越简单的题型越容易失分,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要仔细认真,审题和答题时都要尽量抓住要点,让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准确度实现大飞跃!
本文由中公教育供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