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务员考试之刑法常识习题

2015年01月08日10:21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1.依据刑法规定,构成行贿罪要求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谋取( )的目的。

  A。个人利益

  B。非法利益

  C。经济利益

  D。不正当利益

  2.2006年6月15日,某铅锌矿出现轻微透水,井下作业工人自行撤到地面上。矿长魏某得知后未对透水采取任何措施,反而强令工人继续下井开采,并威胁说如不下井马上开除。当值的六十余位工人被迫下井,三小时后井下大量透水,致使25位矿工身亡。

  魏某的行为构成的是( )。

  A。玩忽职守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生产作业责任事故罪

  D。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3.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 )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该财物的,以贪污论。

  A。公开财产

  B。公共财物

  C。国有财物

  D。国有财产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时怀孕的妇女和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B。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C。对于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三十年有期徒刑

  D。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5.甲于夜晚在一条封闭的高速公路上正常驾驶时,乙翻越护栏横穿公路,被甲撞死,交警认定甲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下列说法中,不应作为交警认定依据的是( )。

  A。甲的行为和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甲的行为没有违反交通法规,缺乏交通肇事的客观要件

  C。本案属于意外事件

  D。甲对乙的死亡没有罪过

  6.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点是( )

  A。都不能针对第三者实施

  B。都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C。都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所采取的手段

  D。都是对正在进行或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已情况下而采取的措施

  7.张某为了要男孩,将妻子刚生下的生重病的女婴扔进小河里淹死。张某应被定为犯有( )。

  A。过失杀人罪

  B。故意杀人罪

  C。遗弃罪

  D。虐待罪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时怀孕的妇女和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B。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C。对于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三十年有期徒刑

  D。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9.一天某甲带刀要去少某乙,走到半路又打消了杀人的念头。实际上这天某乙出差到外地去了,即使他去了也杀不成。但甲并不知道乙不在家,而是自动放弃了杀人行为,该行为是( )。

  A。犯罪既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预备犯罪

  10.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1.下列不属于刑事处罚的是( )。

  A。罚金

  B。管制

  C。拘留

  D。拘役

  12.下列各种行为哪项实行数罪并罚?( )

  A。实施了非法制造枪支、非法运输弹药、非法储存爆炸物及非法邮寄弹药行为的

  B。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致人重伤、死亡的

  C。为追索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使他人重伤、死亡的

  D。强奸妇女后,又实行杀人行为以图灭口的

  13.张某是一位个体经营者,因生意关系与同行发生争执,动手将对方弄伤,但法院认为张某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而且危害不大,因此并不追究法律责任。

  对此我们应该做如下理解( )。

  A。张某的行为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

  B。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法院为了安定团结而采取的特殊策略

  D。张某贿赂了相关执法人员从而免于处罚

  14.甲某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个检查站,检查人员朱某正要登车检察时,甲某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车门不放。甲某为了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到在地,头部着地死亡。

  甲某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15.( )犯罪是属于“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

上一页123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2015年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政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