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剥夺了年轻公务员的话语权?

2015年02月13日14:01  红网     收藏本文     

  因为职业特殊,许多公务员[微博]认为自己是“强势群体”,一言一行备受媒体关注。今年年初的《北京80后公务员真实发展状态调查》结果显示,有77.2%的受访者认为社会上对公务员的批评声比赞扬声多。但为了避免矛盾扩大、引发更多误会、给单位添麻烦,80后公务员几乎都选择沉默应对,因而形成了在社会舆论中“集体失语”的局面。(2月12日中国新闻网)

  作为年经人,本应该是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但作为年轻的公务员,无论是面对领导,还是面对社会,都往往以失语的态度呈现,这应该不是什么好兆头。年轻公务员肩上担负着人民的期望,也是机关单位做事情的主力军,而他们面对社会却唯唯诺诺,不敢发表自己的言论,这是为啥?谁剥夺了他们的话语权?笔者认为社会应该有所反思。

  其实,年轻公务员不敢轻易与社会交流发表言论,很多是基于“与本人无关”、“怕惹麻烦”等考虑。因为现在的媒体、网络很发达,如果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就可能被人抓住把柄,甚至被媒体无限的放大,而我们的政府部门也可能迫于媒体的压力而深究其责任。所谓多说多错,不说不错,更多人宁愿选择了少说话,甚至不说话。

  首先,作为年轻公务员,敢于说话的底气本就不足。表面上看公务员职业令人羡慕,但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其中的辛酸。一方面工资待遇不高,现在的福利也几乎没有,收入低直接影响到人的底气不足。同时,在工作单位,年轻人是具体做事情的主体,而领导干部主要以安排任务为主,并且特有的官本位思想存在,使得年轻公务员毫无地位可言,只有拼命做事情,而且做得多错得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公务员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同时,公务员群众一直以来就是大家关注的对象,而且许多民众对公务员产生了误解。就拿公务员工资来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名普通公务员就两三千元的工资,在当地只能算中等偏下的收入。然而社会人群总误认为公务员的福利非常好,整天无所事事,只会看报纸打发时间,吃吃喝喝。而他们根本不知道公务员的工作其实很累,经常加班,而且待遇远不及他们想象的那样好。

  最后,媒体在公务员“集体失语”方面也有一定的责任。现在的媒体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总是想方设法来吸引公众的眼球,有时甚至故意违背事件的真相。比如:在报道公务员的相关消息时,为了迎合某些人群的口味而故意钻字眼,引起公众的误会。所以年经公务员“集体失语”不是某一方面的原因,而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罢了。

  文/孙煜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公务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