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考面试技巧:让自己会“说话”

2016年02月17日 11:16 京佳教育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就公务员(微博)考试的面试环节——这种以主观成分据首的考试方式而言,已经成为了各地人事部门反培训、反套路的靶心。而语言作为考生与考官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应该有所创新和突破,这样才能防止人云亦云,成功上岸。接下来,京佳教育就和广大考生分享一下“说话”的技巧。

  考生水平参差不齐,水平高的考生即使语言用词书面化,但也会给人舒服的感觉,而有的考生则像是东施效颦,不伦不类。只有多元化的答题模式,才能拓宽思路,为他考官提供更多选择。因此,考生需要多元的语言表达方式融入到答题之中。

  早在2010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201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履新,一改以往“思想”、“理论”、“观点”的表述方式,用了一种平易近人,连小学生都能理解的“中国梦”作为新的执政理念,不得不说让人耳目一新。

  其实,不管是“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打老虎、打苍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还是白岩松、柴静以至新闻联播的语言表达方式,都展现出了质朴而又不俗气的、耐人寻味的深意。并不是因为国家领导人、公众人物以简单的话语就能到共鸣,而是有时用最直白的话语,往往才能精炼的传递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考生应该更多地把真情实感和一些最质朴的东西融入到答题之中,而不是像录音机一样只会发声。

  一是想法要大胆。思路决定出路。在这样一个时代,公民思想的自由表达俨然达到了最巅峰的状态。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讲凡事要辩证的来看,但在面试中由于时间所限,考生想法的表达都会被局限,而有些考生力图表达的全面、完美,结果往往却变成了冗长的赘述。有时太过辩证反而起到反作用,还莫不如坚持一个观点走下去,叙述的精彩,也不失为另类的“上岸”方式。

  二是说法要创新。现实中,已有很多东西被下了定义,我们奉行“拿来主义”也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有创新意识,拿出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虽说面试也是考试,应该严肃认真,但太过正式或者书面化的语言表达方式从侧面来讲给考官刻板,教条的感觉。因此,这就要求考生学会折中,既不浮夸,也不死板,以一种最自然的表达方式呈现研发成果。

  例如,针对此前余姚官员让6旬村书记背着视察灾情而被免职一事,白岩松评论:

  “……当地的快速反应体现了执行力,也反映出不管你是哪个级别的干部,只要脱离群众都是零容忍。”

  我们考生在回答时,可能就会这样说:

  “该官员被免职体现了当地政府对此事的重视,值得拍手称快,但此官员的行为反映出了官僚主义作风,是脱离群众的表现,注定被群众所不容。”

  对比之下可以看出,我们用不同的话语表达同一个意思,实际上就会带来不同的效果,也传递给人不同的信息。

  三是文法要独特。虽说每个人的文字功底有别,但只要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导向,呈现最质朴的言语表达,才可以体现出个性的一面,不走套路。比如此前新闻联播的评论,话语真切,体现了最朴实的一面:

  “‘你幸福吗?’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千差万别,但大家对祖国的热爱、对发展的认同、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诚实劳动的坚守是共同的……镜头前人们质朴的回答,甚至那些不经意的流露,都能折射一个时代的真实感受。其实谈幸福是在说发展;而国家谋发展,正是为了百姓幸福。”

  所以,考生不仅要能说话,还要会说话,这样才能成功成“公”!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2016国考报考指南 国考职位库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考圈”微信,随时提醒报考动态。扫描二维码关注“公考圈”微信,随时提醒报考动态。

高考志愿通(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3166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316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4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