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公考之外应有不一样的“8年”

2016年08月18日 10:10 红网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原标题:公考之外,应有不一样的“8年”

  自2008年起加入公务员考试大军后,孙海岩先后参加了62次公务员考试,花费八九万 元。8年来虽数次“入围”,但结果都不令他满意,直到2016年考入浙江某市某单位的公务员岗位,他才决定不再考。孙海岩说:“从小我就喜欢公务员,公务 员是我的信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信仰还是要有的!”(8月17日南方网)

  8年时间,生活的中心都围绕着公务员考试,虽然最终获得了满意的岗位,但这样真的值吗?对此,人们的看法不一。有人在孙海岩身上看到了执着,有 人看到了他的固执。但不管怎么说,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孙海岩的选择,看似有些钻牛角尖,但亦无可厚非。更何况,在现实中,将公务员视为最理想 职业本就是一种普遍的选择。

  在此事上,值得人们关注和忧虑的其实是,为何考上满意的公务员岗位,会成为很多人唯一的理想、唯一的选择?年轻人为何没有了更多选项?

  翻看形形色色的就业调查报告,在就业意向上,几乎从来都是千篇一律,公务员都被视为最理想的职业。求职意向虽然不完全等同于最终的职业选择,但 它还是能说明很多问题。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远远超出其他行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流向,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能够受到求职者的青睐,本不存在什么 问题,但现实的情况是,公务员本身的职业属性对求职者的吸引力并不大,而附加在这一职业之上的“光环”才是求职者看重的,这些“光环”包括工作稳定、更有 保障,以及官本位意识下的荣耀感。换言之,很多人不是因为热爱公务员这一职业本身而来,而是奔着它的附加值而去的。

  实际上,不论是国考,还是省考,公务员的招录人数都十分有限,以国考为例,去年总共招录了2万多人,而我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已高达7百多万,从 数量级上来看,公务员招录只占到了毕业生就业的很小一部分,但却吸引着大量人才的关注。这种“偏爱”是不正常的。在现实中,为了考上公务员,连续奋战多年 的人不在少数,在二十几岁的年纪,除了考上公务员,他们没有更多的目标,生活的一切也为此展开,不能说这样的选择有什么不对,但这样的选择无疑耗去了很多 人的朝气,也埋没了生活的其他可能性。而从社会层面看,当人们为公务员考试耗去了太多精力,也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这对社会发展是不利的,这种求职氛围 对于其他职业也是不公平的。

  说到底,我们关注“8年时间62次应试”的公考故事,不是为了纠结孙海岩到底值不值得,而是为了警惕在它背后潜藏着的普遍公考心态,并试着回答:我们如何给年轻的毕业生以勇气,让他们的职业选择丰富起来,带来更加从容与多姿多彩的“8年”?

  文/寇宇龙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627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7762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