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国考“冷热”:切实提高基层吸引力

2017年11月20日 16:53 经济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只有提高基层吸引力,冷热不均的现状才可能缓解

  上周末,一年一度的国考报名工作落下帷幕。今年国考报名共有165.97万人通过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较去年的148.63万人增加17.34万,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则为58:1。想在国考中脱颖而出,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公务员绝非所有人最热衷或最适合的职业,但很多人都拼命想挤进这个圈子。对于不少考生来说,即便希望渺茫,也阻挡不住其“削尖脑袋往里钻”的决心。不过,近年来,公务员岗位供需的“冷暖差异”却始终难以平衡。从各个岗位的竞争程度来看,显然大城市、好岗位竞争激烈,相反一些偏远地区的岗位直到报名结束时仍无人问津。

  当然,对待这种“冷热不均”现象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无论这是由体制、观念,还是职位门槛造成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在择业观上的“扎堆儿”现象。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报考公务员无非是为了得到一个更“理想”的工作,如何选择也多是基于自身的现实考虑。近年来,伴随着就业压力的日渐增大,千军万马争过国考“独木桥”现象频现,体现的是公务员职业背后的户籍制度、生活条件、工作条件、薪酬水平、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但与此同时,越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岗位、越到基层,越是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如何增加冷门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这实则给相关部门对合理制度的设计引导和相关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出了一道亟待破解的课题。

  解决国考报考的冷热不均现象,除了引导青年人的就业观念外,政府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来支持改变基层公务员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的现状,解决公仆的后顾之忧。只有提高基层吸引力,真正让基层成为公务员干事创业的热土,冷热不均的现状才可能缓解。而作为青年人,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也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对自身特质、潜力以及就业意愿和方向作出明确判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清自身特点,主动选择投身基层发展。如能依据自身综合情况,考虑一下“冷门”职位,主动选择到艰苦的地方奉献青春,在艰苦岗位锤炼意志、砥砺品质,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发展选择。□ 白 丁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39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