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飞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14日 09 版)
“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就必须对机构和体制进行调整完善”“不是事权从中央到地方物理上的搬迁,而是把事权交给市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清中央和地方各自的职责”“希望通过这次机构改革,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又一场行政体制改革的春讯,让人心潮澎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经典论断的最生动体现。1982年以来,国务院机构进行过7次改革。历次改革与调整,都准确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和时代方位,也是对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及时回应,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机构职能体系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机构职能体系转变。一时间,“精简机构”“转变职能”“大部制改革”等词汇不仅是改革遵循,更成为上上下下的社会共识。
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循序渐进地推进机构改革,成为改革开放40年沉淀的方法论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配合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党和国家机构的调整没有停歇。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回应改革发展中最迫切问题的同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长远目标埋下种子、夯实基础。
成绩斐然,更提醒我们不能忽视机构设置中存在的老问题、面临的新挑战。比如一些领域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中央和地方机构职能上下一般粗,权责划分不尽合理;部分基层机构设置和权力配置有待完善,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凡此种种,如同改革深水区中的暗礁、发展滩涂上的乱石,如不能及时清理拔除,任何领域的改革都可能遇到中梗阻、碰上硬钉子。有网友指出:“除疴去疾,机构改革就是在根儿上动刀子。打通体制机制的任督二脉,浑身上下就通畅起来。”这样的评论一语中的。
机构改革是项系统工程,涵盖范围广、牵涉利益关系复杂。要保证不迷失方向、不自乱阵脚,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制度优势,亦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百姓的获得感,是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指标。抓住这条主线,机构改革才能在既定轨道上行稳致远。
有外媒评价,机构改革的“加持”,让中国改革更显魄力和胆识,也为改革更具执行力和操作性提供了强有力政治保障。机构改革事关全局、影响深远,令人期待,让我们共同努力,在驶向民族复兴的列车上迎来又一个改革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