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福建出真招实招

如何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福建出真招实招
2018年09月29日 14:50 新浪教育

  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教师地位待遇得到提高,教师职业满意度明显提升”;到2022年,“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全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实施意见》的出台是我省对今年初国家出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有效贯彻落实,是对习近平同志在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精神的积极响应,也是我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建设作出的顶层设计。

  如何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实施意见》出台了不少真招实招,除了一以贯之强化教师的荣誉评价机制,更是要下大力气构建一套回报与付出相匹配的薪酬待遇机制。这也是对广大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的正面回应。

  划重点:不断提高地位待遇,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在进修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

  维护民办学校教师权益。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

  优化职业院校教师薪酬制度。职业院校教师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不纳入单位工资总额基数。职业院校教师根据合作协议到企业兼职的,可按规定取得兼职收入。

  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高等学校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确定收入分配办法,探索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种分配方式。加大对教学型名师岗位激励力度。支持高校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开展省级教学名师、名校长、教学成果奖评选,重点奖励贡献突出的教学一线教师。市、县两级按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开展教师表扬奖励活动,并落实相关优待政策。

  “‘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福建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成为优秀教师,实现‘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的目标。”福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郭春芳教授认为,教师承担着“三个传播”的历史使命和“三个塑造”的时代重任,是影响和决定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教师的地位待遇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素质和稳定,影响着教师职业的满意度和吸引力。”郭春芳教授认为,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就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实施意见》直面广大教师的普遍关切和热切期待,对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进行了系统部署,确立了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法律地位,突显了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和承担的国家使命、公共职责,以务实、创新的举措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此外,《实施意见》还通过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等措施,落实教育投入更多地向教师倾斜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更好地满足广大教师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优者从教、教者从优的普遍期待,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实施意见》明确了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法律地位,使教师的身份属性更加明确,并凸显了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教师将逐渐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广大教师备受鼓舞。”三明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三明市教育局局长陈兴告诉我们,三明市委、市政府按照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的法定要求,建立基础教育“1+4”正向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广大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年更比一年好的成效。陈兴认为,《实施意见》在提升乡村教师待遇、维护民办学校教师权益、优化职业院校教师薪酬制度、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等方面,有很多“干货”,这些措施的出台,对于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将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山区学校、农村学校教师招不到、留不住、教不好的现象。

  福建省邮电学校校长、党委书记刘孔恩说,《实施意见》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薪酬制度做了优化,提出完善职业院校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及与教学科研相关的社会服务产生的净收入,可提取50%-70%的比例用于学校绩效工资分配,追加绩效工资总量等相关措施提高教师待遇。这些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绩效工资总量的问题,但由于绩效工资总量无法真实体现各学校事业发展状况,造成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学校专项任务越多,教师超工作量越大,教师收入反而下降,教师的付出与收入无法形成正效应,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他希望未来在制定细则时能专项研究绩效工资总量的问题,给予学校一定的政策灵活度。

  划重点: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鼓励各地在现有编制总量内,根据实际需要探索建立中小学临时周转编制专户,专项用于“产假式”缺编、老龄化及结构性缺员等教师补充。无法增编的地区探索实行“人员控制数”管理,实行同岗同待遇。

  深化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在现行标准上适当提高中小学高、中级教师岗位比例,其中,小学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初中高、中级教师岗位比例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普通高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已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可不受核准岗位数限制定向聘用。对乡村教师探索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高级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支)教1年或薄弱学校任(支)教3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

  探索对部分优质高中将中级及以下职称评聘权下放学校,由学校自主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任。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

  完善中小学职称评价标准,强化教学工作量和教育教学实绩考核,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论文和课题等评价教师,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推进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聘期考核,实行准聘与长聘相结合,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综合考评机制。

  优化县域教师资源配置。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按编制标准适时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编制不足部分可使用“人员控制数”;县级人社部门按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核定中小学岗位总量。

  莆田市荔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林雅静告诉我们,对《实施意见》她最大的感受是“走心”。《实施意见》直击教育领域的积弊与新痛,对症下药,真正做到“接地气,入人心”。《实施意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不同性质的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提出了“在现有编制总量内,根据实际需要探索建立中小学临时周转编制专户,专项用于‘产假式’缺编、老龄化及结构性缺员等教师补充”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既解决了学校阶段性“教师荒”问题,又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周转态势。在职称问题上,既增加了职数比例,又统筹兼顾各学段实际情况,适度放权,使职称这个老大难问题不再成为困扰教师职业发展的瓶颈。

  作为坚持在教学一线31年的教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厦门双十中学教师赵祥枝说,《实施意见》提出“在现行标准上适当提高中小学高、中级教师岗位比例”“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论文和课题等评价教师”等举措,这些对教师来说都是鼓舞人心的好消息。针对目前一些城镇教师(尤其是城市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定时会遇到“没有机会去支教”或“排长队等支教”的现象,他希望相关部门在制定职称评审条件中充分关注这个问题。

  三明二中校长刘若嘉告诉我们,随着新高考综合改革及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的推进,普通高中教师编制数明显不足。目前,各校女教师数量明显多于男教师,再加上国家二孩政策放宽后,高考综合改革需进行走班制教学,教师需求量是原来的1.2倍,学校任课安排困难重重。《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适当提高普通高中师生比,将有效解决专任教师总体上不足的困难,在高考综合改革中学生自主进行高考科目选择的背景下,配备足够的教师,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非稳态的需求,这是高考综合改革顺利推进的的一项基本保障。

  “对中小学基础教育而言,《实施意见》最大的亮点之一是提升各级职称比例,较大幅度地提升职称供给,这将有力缓解因职称改革带来的聘用矛盾,有效打破教师发展的瓶颈。”漳州三中党委书记、校长林顺来坦言,2014年我省启动的教师职称聘任制度改革,一部分已评未聘的老师在思想上有一些波动,造成工作上某些程度的懈怠。《实施意见》提出在现行标准上适当提高中小学高、中级教师岗位比例,这样基本能够有效消化这些未聘教师存量,使得职称聘任制度改革得到平稳过渡。

  泉州五中校长刘殊芳说,《实施意见》立足我省教育发展新形势,为师资配备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创新性地提出探索实行“人员控制数管理”、同岗同待遇,这对于保障教学需求、提升队伍稳定性、降低学校管理难度都具有重要意义,若能在实践中推广实施,可谓是标本兼治解决教师编制难题的上策。此外,健全编制省、市、县三级统筹调配机制,有利于应对生源流动科学核编;适当提升高中师生比,有助于强化高中师资配备,是应对高考改革“选课走班”模式的一大抓手;建立专项用于产假、老龄化、结构性缺员的临时周转编制专户,从学校的需求出发,缓解了临时性缺员和结构性缺编困境。

  “目前,职称制度存在管理僵化现象,教师职称一聘定终身、年轻教师的聘任要排队等职数、优秀人才难以优先聘任等问题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积极性。”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吴国荣说,《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加强聘期考核,准聘与长聘相结合,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这些措施的落实,将解决高校中目前存在的“一聘定终身”问题,促进高校内部公平竞争,这对于激发全体教师活力、更好发挥高校功能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此次《实施意见》还提出“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综合考评机制”,这也意味着今后教学工作业绩在教师职称评聘、专业技术岗位晋级中将具有更大的分量,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将更强。

  (来源:福建教育微言)

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考试微博 国考职位表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