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6
  • 教育有料:2021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出炉: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44.37万人。本周,2023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发布,新版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发布。据教育部介绍,目前,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教育企业动态方面,“少儿出版第一股”荣信文化上市,一起教育科技发布最新财务业绩,伊顿善育集团宣布战略转型,简学财会获千万级战略性投资,掌门智能剥离K12学科业务,小叶子智能陪练品牌升级为“小叶子钢琴”……更多教育行业新鲜事,详见下文。

一、教育事业发展统计

  统计 | 2021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出炉:在校生2.91亿人

  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积极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44.37万人。

  二、学前教育

  全国共有幼儿园29.48万所,比上年增加3117所,增长1.07%。其中,普惠性幼儿园24.47万所,比上年增加1.06万所,增长4.55%,占全国幼儿园的比例83.00%。

  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805.21万人,比上年减少13.06万人,下降0.27%。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4218.20万人,比上年增加135.37万人,增长3.32%,占全国在园幼儿的比例87.78%,比上年提高3.05个百分点。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8.1%,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学前教育专任教师319.10万人,专任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比例87.60%。

  三、义务教育

  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72万所。义务教育阶段[8]招生3488.02万人,在校生1.58亿人,专任教师1057.1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4%。

  1.小学阶段教育

  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5.43万所,比上年减少3700所,下降2.34%。另有小学教学点8.36万个,比上年减少6672个。

  小学阶段招生1782.58万人,比上年减少25.51万人,下降1.41%;在校生1.08亿人,比上年增加54.58万人,增长0.51%;毕业生1718.03万人,比上年增加77.71万人,增长4.74%。

  小学阶段教育专任教师660.08万人;生师比16.33: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8%;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70.30%。

  小学共有校舍建筑面积87128.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551.73万平方米。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92.60%,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96.76%,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6.48%,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6.45%,数学自然实验仪器配备达标学校96.16%。

  小学阶段共有班级287.06万个,比上年增加1.02万个。56人以上大班和超大班2.10万个,比上年减少1.21万个,占总班数的比例0.73%,比上年下降0.43个百分点。其中,66人以上的超大班482个,比上年减少441个,占总班数的比例0.02%,比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

  2.初中阶段教育

  全国共有初中5.29万所(含职业初中9所),比上年增加66所,增长0.12%。

  初中阶段招生1705.44万人,比上年增加73.34万人,增长4.49%;在校生5018.44万人,比上年增加104.35万人,增长2.12%;毕业生1587.15万人,比上年增加51.86万人,增长3.38%。

  初中阶段教育专任教师397.11万人;生师比12.64: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1%;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90.05%。

  初中共有校舍建筑面积75593.7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751.09万平方米。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95.02%,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97.79%,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7.51%,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7.49%,理科实验仪器配备达标学校97.41%。

  初中阶段共有班级109.89万个,比上年增加2.55万个。56人以上大班和超大班7225个,比上年减少5470个,占总班数的比例0.66%,比上年下降0.53个百分点。其中,66人以上的超大班106个,比上年减少119个,占总班数的比例0.01%,比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

  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372.41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984.11万人,在初中就读388.30万人。

  四、特殊教育

  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288所,比上年增加44所,增长1.96%。

  招收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学生14.91万人,比上年增加16人;在校生91.98万人,比上年增加3.90万人,增长4.42%。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在校生33.04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的比例35.92%。

  特殊教育专任教师6.94万人。

  五、高中阶段教育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1.普通高中教育

  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46万所,比上年增加350所,增长2.46%。

  普通高中招生904.95万人,比上年增加28.51万人,增长3.25%;在校生2605.03万人,比上年增加110.58万人,增长4.43%;毕业生780.23万人,比上年减少6.30万人,下降0.80%。

  普通高中教育专任教师202.83万人;生师比12.84: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82%。

  普通高中共有校舍建筑面积64362.1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312.00万平方米。普通高中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93.66%,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96.00%,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5.19%,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5.40%,理科实验仪器配备达标学校95.61%。

  2.中等职业教育

  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7294所,同口径比上年减少179所。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88.99万人,同口径比上年增加4.38万人,增长0.90%;在校生1311.81万人,同口径比上年增加43.98万人,增长3.47%;毕业生375.37万人,同口径比上年减少8.09万人,下降2.11%。

  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69.54万人;生师比18.86:1;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93.57%;“双师型”专任教师占专业(技能)课程专任教师比例55.51%。

  六、高等教育

  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2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8所(含独立学院164所),比上年减少11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比上年增加11所;高职(专科)学校1486所,比上年增加18所;成人高等学校256所,比上年减少9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233所。

  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比上年增加2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7.8%,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普通本科学校校均规模16366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校均规模18403人,高职(专科)学校校均规模9470人。

  研究生招生117.65万人,比上年增加7.00万人,增长6.32%;其中,博士生12.58万人,硕士生105.07万人。在学研究生333.24万人,比上年增加19.28万人,增长6.14%;其中,在学博士生50.95万人,在学硕士生282.29万人。毕业研究生77.28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7.20万人,毕业硕士生70.07万人。

  普通本科招生444.60万人,比上年增加5.33万人,增长1.21%,另有专科起点本科招生71.77万人;在校生1893.10万人,比上年增加74.70万人,增长4.11%;毕业生428.10万人,比上年增加7.59万人,增长1.80%。

  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比上年增加2946人,增长7.66%,另有专科起点本科招生1.51万人。在校生12.93万人,比上年增加5.59万人,增长76.18%。

  高职(专科)招生552.58万人(含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生45.20万人),同口径比上年减少18.03万人,下降3.16%;在校生1590.10万人,比上年增加130.55万人,增长8.94%;毕业生398.41万人,比上年增加21.72万人,增长5.77%。

  成人本专科招生378.53万人,比上年增加14.77万人,增长4.06%;在校生832.65万人,比上年增加55.36万人,增长7.12%;毕业生277.95万人,比上年增加30.99万人,增长12.55%。

  网络本专科招生283.92万人,比上年增加6.01万人,增长2.16%;在校生873.90万人,比上年增加27.45万人,增长3.24%;毕业生259.06万人,比上年减少13.19万人,下降4.84%。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625.78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48.94万人。

  高等教育专任教师188.52万人,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6.97万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56万人;高职(专科)学校57.02万人;成人高等学校1.97万人。普通本科学校生师比17.90:1,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生师比19.38:1,高职(专科)学校生师比19.85:1。

  普通、职业高等学校共有校舍建筑面积108767.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472.37万平方米,增长3.30%。生均占地面积58.29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7.90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值为17091.23元。

  七、民办教育

  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8.57万所,比上年减少989所,占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总数的比例35.08%。在校生5628.76万人,比上年增加64.31万人,占全国各级各类在校生总数的比例19.34%。其中:

  民办幼儿园16.67万所,比上年减少1254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比例56.54%;在园幼儿2312.03万人,比上年减少66.52万人,占全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的比例48.11%。

  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2万所,比上年减少67所,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比例5.87%;在校生1674.10万人,比上年减少10.89万人,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比例10.60%。

  民办普通高中4008所,比上年增加314所,占全国普通高中总数的比例27.48%;在校生450.34万人,比上年增加49.05万人,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17.29%。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978所,比上年增加25所,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总数的比例27.12%;在校生267.63万人,比上年增加18.23万人,占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比例20.40%。

  民办高校764所,比上年减少9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25.37%。其中,普通本科学校390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2所;高职(专科)学校350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845.74万人,比上年增加54.40万人,占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的比例24.19%。

二、硕士研究生招考

  考研 | 2023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发布 新版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发布

  根据《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现将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初试时间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6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二、初试科目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4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4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5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5日下午 业务课二

  12月26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安排在12月26日考试的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应统筹考虑考生规模、优质服务、严格管理、疫情防控等因素,安排充足的考试服务资源,合理设置报考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因地制宜、合理确定)。

  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原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网上确认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相关报考点进行。

  报考点工作人员发现有考生伪造证件时,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四、网上报名要求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凡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考试安排、防疫要求等事项,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网上报名时间充裕,建议广大考生合理安排报名时间,避开报名初期、末期高峰,避免网络拥堵影响报名。

  五、网上确认要求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

  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

  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六、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

  七、其他

  招生考试其他有关事项,请参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或登录“研招网”浏览查询报考须知和各相关单位网上公告。

  为帮助广大考生全面、准确了解研究生招生政策,教育部有关部门将于9月22日至26日在“研招网”上开展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活动,届时所有研究生招生单位将在线回答考生提问。

  通知提出,新版目录自2023年起实施。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需按照新版目录开展对应调整的,具体调整办法另行通知。根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结果,2023年下半年启动的新一轮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按新版目录进行。在校生及2022年启动招生、2023年9月入学学生的培养仍按原学科专业执行。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新版目录)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

  通知提出,新版目录自2023年起实施。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需按照新版目录开展对应调整的,具体调整办法另行通知。根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结果,2023年下半年启动的新一轮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按新版目录进行。在校生及2022年启动招生、2023年9月入学学生的培养仍按原学科专业执行。

  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印发 新设一批一级学科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新版目录)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称,新版目录有14个门类,共有一级学科11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新设智能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纳米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法医学等一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并对部分一级学科进行更名。新版目录将于2023年启用。

  点击查看: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

三、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考试 | 29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

  9月15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的第12场会议,介绍考试招生制度十年改革进展情况。

  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

  目前,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通过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实现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目标。

  另外,高考综合改革将持续稳妥推进。截至目前,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其中,前三批14个省份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第四批7省份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份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启动实施强基计划。目前由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哲学、历史、古文字学等专业招生。推进“破五唯”教育评价改革,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小班化、导师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三年来,强基计划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

  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高职分类招考也在大力推进。通过推动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相对分开,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各地一般在每年春季安排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在各地的大力推进下,分类考试已经成为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主渠道。全国每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已超过300万,占高职招生总量的60%以上。

  会上也宣布了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结果。首先,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全面建立,2019年,国家首次制定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1000元的拨款标准,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区、市)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均已达到1000元以上的要求,有效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另外,教师补充力度持续加大,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数大幅增加,由159.5万人增加到202.83万人,增长27.17%,生师比由2012年的15.47:1优化到目前的12.84:1,有效缓解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面临的师资紧张问题。

  备课方面, 2018年以来,教育部面向全国连续举办了18期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班,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累计培训校长和教师达47万人次。2020年,在全国遴选建立了33个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99所示范校,各示范区校面向全国开展了150多次网络公开教研活动。到2022年秋季学期,全国各省(区、市)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29个省份均实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

  学业水平考试进一步规范,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统一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选择性考试时间普遍安排在统一高考之后进行,防止出现考试次数过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加重学生负担等问题。

四、“双减”最新动态

  双减 | 教育部:“培训火热”问题在今年暑假没有发生

  9月15日教育部公布,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2年暑期专项行动共查处6700余家机构违规开课,“双减”前的“培训火热”问题在今年暑假没有发生。

  教育部称,7月20日至8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2年暑期专项行动。其间,各地严厉打击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严查非学科类培训恶意涨价行为,有效化解群众“退费难”问题等,推动校外培训治理取得新的成效进展。

  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共出动48.12万人次,排查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39.82万个次。查处3198家证照齐全机构违规开课、3556家证照不全机构违规开课、5860人次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查处39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恶意涨价问题,涉及涨价资金已全部退还学生。以退费、兑课、法律途径等方式解决了4万余名学生家长的“退费难”问题。

  教育部称,经过各方努力,“双减”前的“培训火热”问题在今年暑假没有发生,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现象得到较好控制、非学科类培训价格总体平稳、培训退费纠纷得到进一步化解,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按照全国“双减”工作秋季学期视频调度会的部署,聚焦重点地区、重点机构和重点问题,不断推动校外培训治理走深走实。

五、教育乱收费治理

  治理 | 严禁以信息化教学为名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或教育App

  据教育部官网显示,近期,国务院大督查发现,部分学校打着“自愿”的幌子,通过设立“智慧班”“未来班”等方式巧立名目要求学生购买平板电脑及学习软件,有的学校甚至为相关企业“搭台唱戏”推介学习软件,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影响教育公平,社会影响恶劣。

  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决定对山西、内蒙古、浙江、河南、广东、云南等地以教育信息化为名乱收费事项实行专项督办,要求有关省份逐一核查乱收费事项,逐项整改到位;要求进一步查处乱收费背后的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对有关单位、学校和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公开通报;要求举一反三,迅速开展排查,维护教育公平。

  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同时要求,其他各省要吸取教训,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进校园审核监管;要严禁以信息化教学或分班教学为名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或教育APP;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平板电脑或教育APP,学校不得作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家委会或直接支付企业等方式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要对教育乱收费现象“零容忍”,切实保持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高压态势。

六、北京最新教育动态

  北京 | 2025年前建5个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 第二次高中学考下周开考

  北京市:在2025年前将建5个市级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

  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北京市加强青少年足球体教融合发展十条措施》,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北京市青少年足球发展。

  措施要求,足协系统持续办好教练员、裁判员、讲师等各类培训班,不断扩大教练员、裁判员、讲师等人才队伍数量规模,提高培养培训质量。同时,加大比赛监督、竞赛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专门为体育教师开设等级认定的班次或在社会培训班中预留特定名额。

  措施提出,要探索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任专任教师的方法与途径,鼓励经教育、体育部门认可,且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专业人员,进入学校兼任足球教练员,指导学校运动队日常训练及竞赛,推动全市大中小学校足球教学、竞技水平“双提升”。

  措施还提出,共同建立竞赛管理系统,将参赛运动员竞赛信息、比赛表现记录在系统内,完整建立北京市青少年足球成长档案。

  要推动足球场地设施向青少年开放。体育、教育部门统一规划,推动社会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青少年开放;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基础上,推动体校和学校足球场地面向教育、体育部门联合举办的官方培训、集训等活动开放,提高场馆利用率。针对青少年足球培养特点,在社区、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建设适合青少年足球活动的小场地,探索建立区域内足球场地发展管理共同体。

  同时,要鼓励优质规范的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与学校、业余体校自由双向选择,探索以足球场地换高水平教练员、购买服务等方式,提供足球教学,为青少年足球普及工作提供有益补充,鼓励社会力量公益服务。

  措施还表示,在校园足球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足球传统特色学校,同步探索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相互衔接的足球教学内容和方法。

  2025年前,体育部门根据北京市城市规划特点,建立5个市级、8个大区级、16个行政区级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鼓励优秀社会青训机构参与共建。

  北京第二次高中学考合格考下周三开考

  2022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将于9月21日至23日进行。9月14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提醒,明确表示根据最新防疫要求,考生参加考试须在考前一天按要求提交健康码、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及行程码(返京满7天),合格者方能参加考试。

  因涉疫不能参加此次考试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下次相应科目的高中合格考,报名和考试时间可随时关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 。

  根据要求,考生须按要求做好考前健康监测,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并如实报告监测情况。如出现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味觉异常、嗅觉异常、鼻塞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应立即向学校(报名单位)报告并及时就医。考生所在社区出现或解除封管控等情况,须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名单位)报告。

  考生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应遵守北京市和所在区疫情防控规定和要求,做好自我防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跨区流动和聚集,不到人员密集和流动性较大场所,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考前及考试期间保持学校-家庭两点一线。

  考生赴考途中应做好安全防疫工作,进入考点时须佩戴口罩,持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按照考点校要求保持安全距离,接受体温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考点,对于体温检测不合格的(体温≥37.3℃),可适当休息后再次测量,仍不合格的,经考点校研判,视情况安排在备用考场参加考试。考生参加考试需全程佩戴口罩,进行身份核验时除外。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随着疫情形势变化,个别考生可能会产生考点、考场变化等情况,届时将点对点通知考生或家长,要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确保可以及时接收到相关通知。

  在考试规则方面,迟到15分钟后(外语科目迟到按相关规定执行)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科目考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次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根据此前发布的通知,第二次高中学考合格考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七、各地最新教育动态

  各地 | 三亚发布秋季学期开学时间 湖北中小学校增配食品安全副校长

  海南三亚发布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时间

  9月15日,海南省三亚市教育局发布通知,确定三亚市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时间,并对师生返校条件作出了具体规定。另外,三亚全市培训机构线下教学的学生,返校时间为全市最后一个封控区解封后再返校。

  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错峰返校

  根据通知,海棠区、崖州区、育才生态区区属中小学学生报名注册时间为9月21日,开学上课时间为9月22日。可实现闭环管理的吉阳区、天涯区区属学校和市直属学校的初三年级、高三年级学生报名注册时间为9月21日,开学上课时间为9月22日。海棠区、崖州区、育才生态区区属幼儿园学生报名注册时间为9月25日,开学上课时间为9月26日。

  中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吉阳区、天涯区区属中小学和市直属中小学(含不能实现闭环管理的初三年级、高三年级)学生报名注册时间为9月25日-26日,开学上课时间为9月26日-27日,其中小学二年级至六年级、初中二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二年级、高中三年级报名注册时间为9月25日,开学上课时间为9月26日;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报名注册时间为9月26日,开学上课时间为9月27日。

  吉阳区、天涯区区属小学和市直属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和幼儿园学生报名注册时间为10月8日,开学上课时间为10月9日。全市培训机构线下教学的学生,返校时间为全市最后一个封控区解封后再返校。

  三亚市教育局表示,各校(园)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错峰返校。个别未完全达到开学条件的学校,经报市、区教育局同意后可延缓开学。若疫情形势变化,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将根据疫情和开学准备情况综合研判,并及时公布。

  湖北:每所中小学校至少增配1名食品安全副校长

  近日,湖北省食品药品安全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省卫健委、省市场监管局等七部门印发《湖北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副校长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要求全省每所中小学校至少增配1名食品安全副校长,优先为偏远农村地区学校配备。

  根据《暂行办法》,湖北省范围内,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特殊教育学校在内的中小学校食品安全副校长,是指经学校校长聘任,协助校长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及宣传教育等工作的人员。

  《暂行办法》要求,食品安全副校长要有较丰富的食品安全法律专业知识与食品安全管理实践经历;身心健康,热心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了解和关心学生食品安全与身体健康成长规律。

  此外,食品安全副校长任职前应接受不少于8学时的培训。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人社部门要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副校长开展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食品安全、营养健康、食源性疾病预防、餐厨废弃物分类处置和反食品浪费等方面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实务等内容。

  另据《暂行办法》,食品安全副校长履职期间应履行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智慧化管理水平、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考核以及其他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职责。

八、行业产经动态

  财报 | “少儿出版第一股”荣信文化上市 一起教育科技发布财务业绩

  “少儿出版第一股”荣信文化上市

  荣信教育文化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信文化”)于9月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首日股价荣信文化报32.22元,涨幅26.40%,总市值27.19亿元。

  据悉,荣信文化公开发行股票2110.00万股,发行价格为25.4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38亿元。截至今日收盘,荣信文化报收27.58元,总市值23.28亿元。

  资料显示,荣信文化成立于2006年,由王艺桦和闫红兵夫妻创办,以少儿图书的内容策划与发行、少儿文化产品出口为主业,2015年曾登陆新三板。荣信文化于2021年1月20日首发过会。

  此前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荣信文化营业收入分别为4.02亿元、3.82亿元、3.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27.70万元、4671.86万元、4063.58万元。

  一起教育科技二季度营收1.335亿元,净亏损2640万元

  9月14日,一起教育科技公布了未经审计的2022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该季度营收为人民币1.335亿元,较2021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6.709亿元下跌80.1%;净亏损为人民币2640万元,较2021年第二季度的2.667亿元净亏损大幅下降。

  据财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由于公司于2021年底停止网上K12辅导服务。不计在线K12辅导服务的净收入,同期净收入由人民币890万元大幅增加至人民币1.335亿元。该公司的教学和学习SaaS产品在2022年第二季度的公司净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根据此前报道,今年6月8日,一起教育科技发布“一教一学”SaaS教学平台,通过对学生日常作业数据的挖掘,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高效学习方案,从而实现教育的高阶目标——因材施教。目前,该教学平台在上海、北京、深圳、江苏等地中小学校已有运用。

  一起教育科技公布的Q2财报显示,总运营支出同比下降达85.2%。

  此外,财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52.2%,而去年同期毛利率为63.0%。在总运营支出方面,第二季度的总运营费用为人民币1.038亿元,较2021年第二季度的7.026亿元人民币下降85.2%。

  其中,销售及市场推广、研发费用同比下降明显。

  本季度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人民币1170万元,较2021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3.067亿元下跌96.2%。这主要是由于监管环境的变化,推广课程费用和广告支出的减少,以及随着业务调整而优化员工。研发费用为3570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第二季度的2.295亿元人民币下降84.4%。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根据业务调整进行了优化。

  一起教育科技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的总净收入将在1.2亿至1.4亿元人民币之间,第三季度的预计总净收入完全来自公司业务转型后正在进行的业务。

  从上半年的整体情况来看,财报显示,一起教育科技2022年上半年总营收为3.669亿元,2021年上半年总营收为11.451亿元,同比下降68.0%;净亏损为5120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9.264亿元大幅减少。

九、教育企业经营动态

  经营 | 伊顿善育集团宣布战略转型 简学财会获千万级战略性投资

  伊顿善育集团宣布战略转型,重点探索家庭育儿、托育及职教

  近日,Etonkids伊顿国际教育集团在其成立20周年之际举行品牌升级发布会,宣布正式更名为伊顿善育集团,其业务也从幼儿园拓展到更多领域。

  据伊顿善育集团创始人兼CEO王伟(Vivien Wang)透露,除了原有的幼儿园业务,伊顿善育将在服务对象和业务范畴上进行上下延伸——向下兼顾孕期宝妈、新生儿以及0-3岁婴幼儿,向上拓展至青少年及成人。

  谈及具体的业务布局,王伟表示,伊顿善育将重点聚焦三大领域:家庭科学育儿和家庭早期发展、婴幼儿养育照护、职业教育。

  在家庭科学育儿和家庭早期发展方面,2021年,伊顿善育面向婴幼儿家庭推出了Wonder Garden 360°科学育儿在线赋能平台,并发布了首款“被动”玩具——“哇!盒子”月龄产品,通过“品格素养课程+适龄玩教具+APP+家长服务”,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养教一体的育儿服务。

  在婴幼儿养育照护领域,伊顿善育探索托育行业。2019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十四五”规划更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托育等服务产业,将托育尤其是高质量托育纳入“十四五”规划的民生指标。据OECD (经合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0-3岁入托率平均值已经达到33.2%,而中国平均入托率仅为5.5%,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国婴幼儿托位的规模将达到600万个以上。目前伊顿善育正在配合各地有关部门,计划 2025年前在各地建立托育示范中心,探索托幼一体、社区托育中心、企事业办园、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为托育中心提供课程体系、教师培训、运营管理、家长服务、营养膳食和托育照护体系等托幼一体服务。

  在职业教育领域,2022年,伊顿善育正式成立了职业教育事业部,将业务范畴聚焦在0-6儿童发展专业、养老照护专业、金融会计类、计算机行业四大类职教服务。据介绍,其目标是在2024年建成覆盖全国的高校+企业+高职院校、职本融通+校企合作综合职业教育平台,容纳多专业、多层次、多种类的职业教育课程服务体系。

  简学财会完成千万级战略融资,将推出“简学财会奖学金”

  近日,北京华盛简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千万级战略性投资,本次投资由业内知名风投机构独投。据悉,此前简学财会还先后获得三次战略性投资。简学财会方表示,本次千万级战略性投资将进一步推进简学财会加快自身建设。

  公开资料显示,简学财会为会计教育培训基地,业务包含考试培训、继续教育、务实操作、财税咨询、就业服务等。

  简学财会表示,融资除用于进一步推进课程精研、市场拓展、体系完善外,还将用于营造更浓厚的学习氛围,推出年总奖金额达50万元的“简学财会奖学金”。据悉,简学财会已初步设立“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奖学金等四大类奖项,并透露其他类别奖学金也将陆续推出。

十、教育企业业务动态

  机构 | 掌门智能剥离K12学科业务 小叶子智能陪练品牌升级

  掌门智能剥离K12学科业务,加速智能转型

  近日,掌门智能宣布,已与联合创始人吴佳峻控制的实体Eternal Zenith Limited签署最终的购股协议,正式剥离掌门智能在中国境内所有K12学科辅导业务,包括所有相关资产和负债。掌门智能旗下素质教育、 SAAS、智能硬件等业务将是其未来的战略重点。

  公告称,掌门智能与旗下若干子公司和可变利益实体签订重组协议。根据协议,非K12业务的资产和负债将转移至掌门智能在香港新设立的控股公司所控制的子公司和可变利益实体旗下。K12业务的资产和负债将由掌门智能全资子公司Global Online Education控制的子公司和可变利益实体保留。

  内部重组完成后,掌门智能的K12业务将由Global Online Education控制的子公司和可变利益实体单独展开。根据股权收购协议,Eternal Zenith将收购Global Online Education及其附属公司和可变利益实体的全部股权。公司预计,出售交易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但交易存在不确定性,无法确保出售交易一定会完成。

  公告特别提到,掌门智能提供STEAM课程和开发SaaS解决方案和智能设备的业务及其相关资产和负债,不属于出售交易的一部分,这些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的战略重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日瑞思教育、勤上股份、卓越教育集团、51Talk等教育上市公司纷纷公告宣布剥离旗下K12学科类业务是在“双减”政策要求下选择的一种合规化调整路径, 从而重组架构,发力转型。掌门智能此举将更有助于其加速向智能科技转型迈进。

  小叶子智能陪练品牌升级为“小叶子钢琴”

  9月16日,小叶子音乐科技旗下小叶子智能陪练宣布品牌升级为“小叶子钢琴”,并推出适合于钢琴零基础初学人群的AI自学钢琴业务,原“小叶子智能陪练”更名为“小叶子钢琴-学钢琴练钢琴”,帮助钢琴爱好者们轻松趣味学琴,科学高效练琴。

  据介绍,“小叶子钢琴-学钢琴练钢琴”下的“AI学钢琴”适用于钢琴零基础自学的入门人群,旨在降低钢琴学习的门槛,激发初级学琴者的兴趣和信心,让钢琴学习更加轻松、有趣。学琴者可以通过AI高精准琴音识别技术和国际权威教材,标准的钢琴演奏示范与游戏化AI互动,轻松进入学琴状态,在趣味学钢琴的同时,快速掌握乐理知识、演奏技巧。三天可弹奏《玛丽有只小羊羔》,1年即可轻松演奏《天鹅湖》《天空之城》等一百多首钢琴曲。

  升级后的“小叶子钢琴-学钢琴练钢琴”所包含的“学”和“练”两个业务,既能够互相协同,又兼顾了运营的独立性,原小叶子智能陪练用户将不用切换界面,学钢琴的用户在“学钢琴”页面即可完成使用流程,保证了用户在学琴与练琴不同场景下的操作过程更加简单、顺畅,体验感最优。

  小叶子音乐科技创始人兼CEO叶滨表示,我们相信AI是一个值得深挖的技术,在未来的音乐学习领域,AI还有很多拓展空间,也是行业最大的机遇。将来,小叶子将利用自身在人工智能音乐领域的领先经验,进一步将更多前沿技术应用到人工智能音乐学习场景中去,提高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更多值得信赖的产品和服务。

栏目介绍

主创团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