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或已是名声的影子
例如,影视明星人会在经纪人和所隶属公司的建议下保持单身,因这会最大程度上让粉丝们幻想这个明星属于自己的世界,甚至幻想是自己的情侣,而明星结婚后的魅力常会出现锐减,便是因为粉丝们的幻觉会随着明星们结婚而出现大范围的幻灭。
不过,所谓的忠诚度,如果从粉丝们的角度看,并不是粉丝们对名人的超级自恋更忠诚了,而是他们以为名人更符合自己的自恋的幻觉了,即更加觉得,这个名人和自己所投射出去的想法是一致的。
如果一个明星没有足够觉知力的话,他从自己的角度看,就会以为这叫做忠诚度。
很多名人会享受粉丝们的忠诚度,假若他们太在乎这一点,他们就会无形中被粉丝们的幻觉所控制,真的变成粉丝们集体想象中的那个形象。
在我看来,刘德华便是这种个人幻觉和粉丝群的幻觉互动的典型代表。很少有粉丝知道他的真实生活,而他一直保持着俊美的外形和一丝不苟的作风,还常获得“亚洲优秀青年”之类的称号,堪称是一个完美的人。
做这样一个人,应该是最容易赢得粉丝们的忠诚度了吧,因为他们可以对这个面目模糊而又貌似完美的人进行充分的幻想。
但是,看刘德华的影片,我总觉得他的表演缺乏变化、感染力和张力,似乎一直是一个戴着面具的人。
仿佛是,他为了赢取人们的认可而变成了某种典型人物,但却失去了真实的自己。
不过,最终能导致这个结果,一般也是因为,这样的名人其实一开始就缺乏自我感,并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干脆就变成万众期待的那种人吧。
追星其实是追自己的幻觉
一些万众期待的人物显然喜欢营造这种感觉,时不时用一些话语将自己和更大的群体联系起来。这句话会感动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但依照德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的看法,说这样话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小我”和一个集体的“小我”在主动捆绑在一起。
我们都容易玩这个游戏,但是,普通人玩这个游戏不能获得影响力,而一个名人如果玩这个游戏,他就会对这个群体获得很大的影响力。他向一个特定的群体认同,而这个特定群体的许多人也会向他认同。
于是,这种双重的投射认同就会彼此影响,而一个明星人物和一个群体的幻觉互动就会越来越严重,这个明星以为,他非常了解大众的想法,而大众也一样,他们会认为,自己很了解这个明星的想法。
最终的结果是,他貌似非常重视我们所代表的这个群体的整体反应,而我们这个群体中的无数人也很看重他的反应,而这种看重藏着“我知道对方是怎么样想的”幻觉。
但是,幻觉毕竟是幻觉,明星人物的一个出其不意的行动便会将这种幻觉打破,于是粉丝们便会纷纷声讨之,或激烈地为他辩论,或发明种种阴谋论揣测他的行为。
然而,声讨也罢,辩护也罢,阴谋论也罢,不过都是自恋的幻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