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留学移民> 海外生活> 人民网 > 正文

新浪手机短信排行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越洋视线:他们把最棒的带回中国(附图)

http://edu.sina.com.cn 2001/02/13 10:18   人民网


中国的年轻人生机勃勃
图片原载美国《新闻周刊》

  这几年,中国正在以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那些在西方接受过教育的年轻科学家回到国内。

  在北京华大人类基因研究中心的大厅里,到处都是施工留下的木屑,蟑螂随处可见,使人不禁担心起那些昂贵的DNA测序仪器哪天会被这些虫子弄坏。大厅外面灰尘漫天飞舞,即使对外部环境最漠不关心的实验室技术人员也会皱起眉头。

  这座建筑物坐落在中国首都的郊区,这里的环境确实不尽如人意,然而这里却进行着好几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基因研究,人们正是从这里看到了中国科学研究的希望。虽然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还很年轻,他们的平均年龄才22岁,但他们已经绘出了人类第三个染色体的基因图谱,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人类基因项目组交给他们的任务。现在,这座不起眼的建筑物已经成为中国顶尖的DNA研究人员向往的地方了。

  与突出的学术成绩同样引人注目的是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大都是从海外归来的学子,而海外又恰恰是中国高技术人才通常向往的地方。他们为什么回来呢?一方面,是出于热爱自己的国家;另一方面,对年轻人来说,在年轻的时候就能从事这样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实在是有很大的吸引力。“不管你有多聪明,多么有天赋,在美国总有一种感觉,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多种因素限制着你的成功。”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曾在华盛顿大学学习过遗传学的胡松年说,“我更愿意在中国工作,在这里,我能为我的国家做贡献,我的工作能得到理解和支持”。

  从前,中国大陆的科学家是得不到如此的理解和支持的。那时候实验室缺少资金,设施落后,很难吸引优秀的科学家。中国每年培养的科学家稳居世界之首,但却有不少不愿在中国工作。有数万中国科学家至今还在美国、欧洲的实验室里做研究。他们喜欢那里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丰厚的薪水。一年多以前,当华大开始到处招聘合适的研究人员的时候,仅仅吸引了二十几位科学家,还不如它的实验室多。“我们必须找到办法将我们的科学家吸引回来”。张猛,一位帮助研究中心吸引海外科学家回国创业的招聘官员说,“否则,我们所有的人才都会成为别的国家的打工仔。”

  现在,这种现象正在渐渐改变,中国的改革不仅使经济快速增长,而且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海外最优秀的人才回国。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推出了税收减免、提供创业贷款等措施,吸引那些想回国的海外留学生。首批回国的是学工商管理的,他们像外国商人一样看到了中国13亿消费者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机会。随后回来的是网络人才,他们为中国飞速发展的网络事业所吸引。

  今天从西方回国的则主要是那些刚刚毕业的科学家,他们中的许多人回国后,直奔归国人员创业园。创业园是由中国国家出面扶植的、专门为归国人员设立的创业孵化器,一共有26个。第一个创业园是1996年在苏州创立的,现在创业园已经遍及北京、上海、广州的郊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0多家由归国人员创办的公司在创业园落户。

  华大研究中心的创建者也是受过西方教育的归国人士,他们在初次招聘遭受冷遇以后,决定迁往北京郊区的一个创业园--位于北京首都机场附近的空港工业开发区。这里有优惠的税收减免,诱人的贷款支持,低廉的地租和令人怦然心动的进口便利。这一切使华大能将资金集中用于购买昂贵的仪器设备,为职工提供远高于国内其他公司的工资待遇。

  迁至开发区后,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研究中心便由30多名研究人员发展到了200人(据估计,到年底将达到300人)。它现在是人类基因项目的第六大合作伙伴,和英国的桑格中心、日本的莱克基因科学中心这样世界闻名的科研机构排在了一起。张猛说:“在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科研机构工作,对刚刚毕业的博士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虽然中心的年轻科学家挣的钱不如在美国多,但中心给了他们带头进行前沿研究的机会,而这种研究在美国只能由资历远高于他们的科学家来做。“在美国,只有那些年龄是我两倍的科学家才能被允许做我现在从事的工作”。负责中心的一个生物农业项目的胡先生说,“这么年轻,就可以做一个我十分有兴趣的项目,真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机会。”许多科学家说,他们也因为能有机会解读决定中国人独特性的基因图谱而感到兴奋。西方的基因实验室主要想通过研究基因图谱与糖尿病、心脏病做斗争,然而中国人更易受胃癌等其他疾病侵害。“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解决自己民族所独有问题的好机会”。从事杂交稻基因项目的袁隆平说--他的项目一旦成功,就会为数百万中国农民造福。

  这些回国者带回的不仅仅是一些科学技术。中国的一些名牌高校基础学科的教育水平决不比它们的外国同行差。曾在海外学习过的回国人员说,他们所缺的是让学生在密切配合的实验室环境下取得成功。“在国外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怎样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曾在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的张丽说,“在中国,科学家被教导只关心自己的成功,所以,让他们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是很难的。”在华大工作的回国人员将他们的合作精神教给了他们在中国本地接受教育的同事。这些同事深深地感到了合作的好处。他们说,华大的工作效率比其他大陆科研中心的效率高多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想回家。去年一共有5万多名中国人去美国学习,据估计,有一半以上的人不会回来。“但是我还年轻”,胡先生说,“我能抓住那些比我年龄大的人不愿去抓的机会,尝试那些他们不敢尝试的东西”。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正在设法改正,以吸引更多的尚在海外的中国人回国。(美国 汉那-彼奇/文 蔡玉民/译 摘自2000年10月23日美国《时代》周刊,引题为编者所加)《环球时报》(2001年02月09日第十版)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相关链接
珠海留学生创业园开园 (2001/02/10 11:42)
如何提高获得F1签证(美国留学生签证)的机会 (2001/02/08 14:40)
为留学人员建创业乐园 留学生企业发展到50多家 (2001/02/06 09:56)
留学生回国工作新政策出台 (2001/02/05 08:18)
北京新春三份礼 送给归国留学生 (2001/01/17 19:32)
教育部今年将选派2300名留学生 (2001/01/17 08:37)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音乐风云榜》2000年十大金曲评选
新浪漫情话给最爱的人手机短信排行榜
情人节大餐:情书、礼品…应有尽有
Club缘花城仙子大选,汇聚热门美女
聊天得大奖-MP3商务通DVD手机钻戒
新浪网独家推出“牛县长日记”
新浪网有奖用户注册活动 手机天天送
全新两性健康频道给您最贴心的帮助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