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邮件 搜索 短信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留学移民 > > 正文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校长访谈录

http://www.sina.com.cn 2001/06/13 22:31   新华网

  创建于1925年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是犹太复国主义的产物,和以色列工程技术学院是以色列建国前仅有的两所高校。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在校大学生仅1600人。目前,以色列全国共有7所正规大学,数十所专科院校,1998年招生量达16万人。建国半个世纪以来,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已经过长足发展,现下设7所学院,附属学校14所,研究所56个,分4个校园,教研人员1400人,学生2.35万人,外国留学生1500人,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享誉海内外。

  要了解以色列高等教育,不能不了解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今天上午,我在大学主校所在地斯葛普斯山采访了校长梅纳赫姆·马吉多。现年55岁的马吉多校长16岁考入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攻读数学系,在学术上颇有建树。1997年开始担任校长。在上周刚刚结束的学校64届董事会会议上被推举连任。马吉多校长思维敏锐,待人随和,原来答应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被延长了一倍。下面是我们的访谈摘要。

  记者:贵校被称为精英大学,旨在培养不同领域的帅才,您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

  马吉多:首先,设立目标至关重要。目标确立后,遴选学生、课程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师生比例配置等都要为目标服务。随着以色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我认为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校作为以色列顶尖科研机构的教育使命上十分重要,使学校心无旁骛地致力于培养各学科领域带头人。

  记者:您为何称贵校是顶尖科研机构?

  马吉多:这有数据为证。其中评判标准之一是各高校从校外渠道获得的科研经费额度。以色列高校每年获得的竞争性科研经费6800万美元,希伯来大学获得其中的35%。经费来源既有以国内机构,如以色列科学基金会、美以科学基金会、德以科学基金会等不同的政府机构,还有欧盟及德国政府机构等。德国与以色列,特别是希伯来大学的科研关系十分密切,实际上,以色列与德国之间的联系都通过希伯来大学和魏兹曼研究所进行。另外一个指标是学校的学术成果、论文的被引用率以及我们科研成果所获得的权威奖项等。

  记者:贵校从何时起开始让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

  马吉多:学术科研活动的参与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说来,学生完成本科学业,继续攻读研究生时开始参与科研活动。只要大约10%的极优异学生在读学士学位时就已经开始参与科研活动,在教授的科研项目中做科研助手。

  记者:以色列现在出现了许多开设热门专业的院校,校际竞争日益激烈,希伯来大学如何保持竞争优势?

  马吉多:我不惧怕竞争,一点儿忧虑都没有。我认为我们有与众不同的产品。实际上,校际竞争是一种可喜的变化,高等教育应该多样化,应该提供不同类型的课程和产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我们的特殊产品是给致力于走学术科研道路的学生提供高层次的学习条件。

  记者:您非常强调学能测试(以高校招生时要看学生的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及心理和智力测试成绩),您认为这是甄选学生的重要尺度吗?

  马吉多:学能测试不是理想机制,但目前没有其它选拔学生的更好办法。为挑选真正的优等生,来预测学生未来在多大程度上能取得成功,我认为应该有测试办法。对我们这类选择性比较强的学校来说,毫无疑问这种测试应该是客观的、可界定的。

  记者:贵校计划招生一定配额的贫困生,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做法?

  马吉多:我首先要传达的信息是这与我们作为选择性很强的高层次学校的定位不矛盾。我们决定从明年开始为贫困学生提供一个特别项目,使一些达不到分数线的学生也能得到被录取的机会。当然,我们招收了很多考试达标的贫困生。从明年开始,照顾贫困生的比例约为5%,我们会对这种做法的影响进行研究。

  记者:全国贫困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如何?

  马吉多:这很难说。关于来自贫困背景的问题,政府有一个技术定义,其中根据家庭子女的数量、家庭收入、学生所在的学校状况以及他所处的区域的经济状况等参数进行计算。由于过去我们没有使用过这个标准,所以还不知道多少人属于此类。我们尝试为那些背景落后的学生做些补偿,但我们的招生原则仍然是录取那些顶尖的优秀学生,不会人为地设定一个配额。

  记者: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学费方面的经济负担?

  马吉多:有几种机制。有不同种类的奖学金,金额从学费(每年约2500美元)的一半到学费的一倍。15%左右的本科生能得到奖学金,此外,还有贷款,等学生毕业后再还。研究生都能得到经济帮助。

  记者:您是否鼓励学生业余时间打工?

  马吉多:不鼓励,有的学生打工是出于个人需要,我更希望学生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就不用打工了,因为他们在获得奖学金时,要保证不工作,这是获得奖学金的前提条件。

  记者:您认为学生成功的最重要素质是什么?

  马吉多:当然,不同学科要求的素质会有差异。就纯学术研究来说,要求学生具有学术上的好奇心、胆识和魄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大胆突破陈规。当然,勤奋而有动力对任何学习都很重要。

  记者:贵校是否存在同欧美高校争夺学生或人才流失的问题?

  马吉多:我认为人才流动不是件坏事。我鼓励人才自由流动的开放环境。如果最优秀的研究生出国做博士,他可能还会回来。事实上,很多人的确回来了。鼓励留学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从事科研活动的研究生,但我们也得到一些来自世界其他各地的学生。我认为接受不同的学术环境非常重要,这是保持学术活动优势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以色列这样一个容易使人视野狭窄的小国来说,自我繁育非常糟糕,我们尽量避免这一点。

  记者:你们是否开辟跨学科专业以保持学术研究的前沿性?

  马吉: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经典的学科边界在变化,现在不能被传统的院系结构框住。如果对学术领域里的很多问题作出反应,单一的经典学科可能无法提供答案。因此,需要建立某种能够吸取不同学科专长的框架,开发不同的跨学科专业、研究中心。我们努力在跨学科活动和传统学科之间掌握平衡,在建立跨学科项目的同时不与传统学科脱节。比如,大脑研究是当今科学界面前的一大挑战。显然,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用跨学科的方式结合生物化学、电子物理学、数学模型、计算机科学方法、物理方法,甚至还要涉及心理学和哲学。所以我们最具革新性的项目就是神经计算学。在人文学方面,我们也有跨专业项目,比如“冲突解决”项目尝试处理各种各样的冲突(不幸的是我们这一地区冲突不断)。不过,这里所说的冲突既包括政治冲突、也包括家庭冲突、商业冲突和劳资冲突,解决这些冲突则需要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法律,甚至计算机科学。

  记者: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创建跨学科专业或研究项目的机制及决策过程?

  马吉多:这是一个非常复杂、非正式的过程。你与校内外的领导人交谈、与学科的世界性领导人接触时,你必须对当前发展变化保持警觉。而作为科研人员,他们总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在这种非正式的过程中,一些想法逐步成形。最大的难度在于对这些想法进行甄别。

  记者:最终决定者是谁?

  马吉多:最后的决定者是校长。但在决定是否报批前,应该首先看它们是否符合三个标准。一是,是否有趣,是否是当前的兴趣点;二是能否凑集到足够的人力资源来落实项目;三是能否争取到资金和物质支持。

  记者:谈谈您自己的情况吧。

  马吉多:我努力与学术研究保持联系,还在从事教学活动,仍把自己视作一名数学家。做校长最糟糕的感觉就是你接触的所有学科都非常肤浅,虽然你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对高等教育能谈一二,对社会情况了解更多,但这些都是很表层的东西。我马上就要开始做第二届任期,也将是最后一届任期,将来虽然还可继续搞学术研究,但很难返回到原来的状态了,不会那么敏锐、也做不了最新的东西了......(钟翠花)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发表评论】 【出国通途】 【飞跃重洋】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牛津大学校长:世界一流大学要保持文理平衡 (2001/04/30 11:02)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最新推出足球经理游戏--风云总教头之甲A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罗大佑周星驰周润发…明星星座大揭秘!
2001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指南-考生报考好帮手!
订阅手机短信张NASDAQ最新行情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谁是最美的新娘:网友婚纱靓照大比拼!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