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新浪考试
新浪考试 | 新浪首页
爱问新闻搜索
考试专区高考 | 考研 | 自考 | 成考 | 中考 | 外语考试 | 四六级 | 资格考试 | 司法 | 会计 | 公务员 | 新托福 | 资料共享 | 在线题库 | 知识库
title
2006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卷(二)
北京安通学校
2006-11-03 11:51:19 已经有 人做过此试卷
 
页码:[1] [2] [3] [4] [5] [6] [7] [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B 5.C 6.B 7.B 8.D

9.A 10.D 11.C 12.B 13.B 14.C 15.A

二、填空题

16.孔子 17.郁达夫 18.战国策 19.曹雪芹

20.李商隐 21.汉 22.青青子衿 23.无语东流

24.江南游子 25.南霁云

三、词语解释题

26.搀扶的人 27.行为 28.仰视的样子 29.对当,相应

30.捧持,捧着 31.两次 32.使……穿衣 33.记忆,记住

34.遗憾 35.本来

四、翻译题

36.(他)来是为了和我商量婚事。 37.不如早点为太叔作出安排。

38.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 39.漂浮在茫茫的万顷江面上。

40.请让我拿战争来作比喻。

五、简答题

41.本文综合运用了铺陈、排比、对偶等表现手法,这正是后来汉赋大肆铺陈、极力藻饰文风的主要标志性特点。

42.“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席的厨房。”简言之,中国固有的文明的实质是:人吃人。

43.作者以郭橐驼种树为喻,说明治民与种树的道理一致。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从而“其天者全”,治民也要顺乎民情,不能扰民不息使其不得安宁。郭橐驼的观点,实际上表明了柳宗元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客观上揭露和批判了唐朝统治者政乱令繁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

44.《炉中煤》强烈抒发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诗人把祖国比做“年轻的郎”,倾诉了火一样的眷恋之情,诗人自喻为“炉中煤”,并通过自己黑奴出身的诉说,表达了诗人爱国热情在黑暗的现实中遭到长期压抑的苦闷;反映了诗人与新生的祖国一起扬眉吐气的喜悦及决心为祖国献身的情感。

45.明线是德拉卖头发为杰姆买表链,暗线是杰姆卖金表为德拉买发梳。

六、分析题

46.说明要实现王道思想,首先要端正态度;不要怨天尤人,应该从自己做起。

47.这两句话反映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采用的是对比的表现手法。

48.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本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49.“自”、“空”二字互文见义,是写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黄鹂隔叶,啼声空自悦耳。弦外之音是表现诗人惆怅感慨:祠堂虽然春意盎然,但先哲已逝,时过境迁,如今遭逢乱世,再无孔明那样的济世英杰。

50.后四句由写景转入叙事并借以抒情。五、六句写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同时又流露出对当今统治者不能像刘备那样求贤若渴的不满。七、八句一面惋惜孔明壮志未酬身先死,表达追思之意,同时借前贤功业事迹以自勉,愿尽忠报效国家。

51.全诗抒发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表现了对世无英才的慨叹,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所向往的君臣济世、清平政治的理想,表明了报国无门的忧思。

52.中心句是:在世界上有一贯相连的永远性。

53.比较法中的类比法。

54.表现了李广勇敢和善骑射的个性特点。

55.主要是行为描写,也有语言描写。

七、作文(略)

页码:[1] [2] [3] [4] [5] [6] [7] [8]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