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新浪考试
新浪考试 | 新浪首页
爱问新闻搜索
考试专区高考 | 考研 | 自考 | 成考 | 中考 | 外语考试 | 四六级 | 资格考试 | 司法 | 会计 | 公务员 | 新托福 | 资料共享 | 在线题库 | 知识库
title
2006年注册会计考前预测试题
科教园学校
2006-11-03 11:51:23 已经有 人做过此试卷
 
页码:[1] 

【例题1】太湖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销售商品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为公允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太湖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太湖公司2005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6年2月28日完成。太湖公司2005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06年4月25日对外报出,实际对外公布日为2006年4月30日。太湖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对2005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复核时,对2005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有疑问,其中,下述交易或事项中的(1)、(2)项于2006年2月26日发现,(3)、(4)、(5)项于2006年3月2日发现:
(1) 1月1日,太湖公司与甲公司签订协议,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甲公司销售一批A商品,同时从甲公司收回一批同类旧商品作为原材料入库。协议约定,A商品的销售价格为300万元,旧商品的回收价格为1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甲公司另向太湖公司支付341万元。1月6日,太湖公司根据协议发出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格为3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并收到银行存款341万元: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50万元:旧商品已验收入库。
  太湖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341
    贷:主营业务收入    29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
    贷:库存商品    150  
(2)10月15日,太湖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乙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合同约定:
该批B产品的销售价格为400万元,包括增值税在内的B产品货款分两次等额收取:第一笔货款于合同签订当日收取,第二笔货款于交货时收取。
1 0月1 5日,太湖公司收到第一笔货款234万元,并存入银行:太湖公司尚未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B产品的成本估计为280万元。至12月31日,太湖公司已经开始生产B产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笔货款。
   太湖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
    贷:库存商品    140
 (3)12月1日,太湖公司向丙公司销售一批C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为及时收回货款,太湖公司给予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现金折扣按销售价格计算)。该批C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万元。至12月31日,太湖公司尚未收到销售给丙公司的C商品货款11 7万元。
太湖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7
借:主营业务成本80
    贷:库存商品80
(4)1 2月1日,太湖公司与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丁公司销售一批D商品。合同规定,D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太湖公司负责D商品的安装工作,且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5日,太湖公司发出D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D商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D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至12月31日,太湖公司的安装工作尚未结束。
太湖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借:主营业务成本350
    贷:库存商品    350
(5)12月1日,太湖公司与戊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戊公司销售一批E商品。合同规定:E商品的销售价格为700万元,太湖公司于2006年4月30日以740万元的价格购回该批E商品。12月1日,太湖公司根据销售合同发出E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E商品销售价格为700万元,增值税额为119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E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
太湖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819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9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
    贷:库存商品    600
要求:
(1) 逐项判断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其序号即可)
(2) 对于其会计处理判断为不正确的,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涉及“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一法定盈余公积”、  “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会计分录可合并编制)。
(3) 计算填列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
(“应交税金”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第①②④⑤错误,第③正确。
(2)对第一个事项:
①借:原材料1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7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7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0.67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0.67
对第二个事项: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现税额)34
  贷:预收账款234 
②借:库存商品1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40
③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9.8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9.8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0.2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2
借:盈余公积4.02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02
对第四个事项: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0
  贷:预收账款500
②借:发出商品3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50
③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0
借:盈余公积15
  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15
对第5个事项: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
  贷:待转库存商品差价1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5)  8
  贷:待转库存商品差价8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8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8
借:盈余公积10.8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8
2005年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调整
主营业务收入减少1 390万元
主营业务成本减少1 090万元
财务费用增加8万元
所得税减少1 6.5万元
净利润减少291.5万元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减少29.1 5万元
未分配利润减少262.35万元

【答案】(1)追溯期初递延税款                                                               
 坏账准备影响:                                                                          
 (500×5%+800×10%+600×30%+400×50%)×33%+1620×33%                                  
 =485×33%+1620×33%=160.05+534.6=694.65                                             
 借:递延税款694.65                                                                     
 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694.65                                                          
 (2)2003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2003年计提坏账准备=1 600×5%+400 X 10%+800 ×30%+500×50%一(485—1 00)=225          
借:所得税2640                                                                               
递延税款202.95[(225—100+550—60)×33%]                                     
贷:应缴税金一应交所得税2842.95[(8000+(225—100)+(550—60))×33%]                    
 【例题5—2】计价基础变更                                                                    
甲股份公司所得税率33%,按照税后利润1 0%计提法定公积金,假设市价高于或低于成本所确认的损益均不得税前扣除而是作为递延所得税。甲公司在两年以前开始短期股票投资业务并在年末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短期投资计价,第三年开始甲公司将按照有关要求将其期末计价方法变更为市价法,按照规定该项变更需要进行追溯处理。要求:将累积影响数计算表填写完整并作出追溯处理(此处空表略)                                                                                     
资料:甲公司短期投资各年余额及市价表(单位:元)                                             

2007.1.1追溯调整
股票A:
原损益:第一年计提跌价准备=60000—55000=5000元:
    第二年计提跌价准备=54000—45000—5000=4000元:
新损益:第一年按照市价计价55000元,确认投资损失=60000—55000=5000元,
    第二年,如果按照市价法计价第二年账面余额不是54000万元,而是54000—5000=49000万
    元,期末市价45000元,确认投资损失4000元。
股票B:
原损益:第一年计提跌价准备=115000—140000=25000元,2006年价值恢复冲回准备25000元;
新损益:第一年按照市价计价115000元,确认投资损失25000元,
    第二年,如果按照市价法计价第二年账面余额不是1 00000元,而是1 00000—25000=75000万元,期末市价110000元,确认投资收益35000元。
股票C:
原损益:第一年无,第二年市价高,按成本计价仍然无损益:
新损益:第一年无,第二年按照市价计价97000元,确认投资收益7000元。
如果统算:
新损益=(45000—54000)+(1 1 0000—1 00000)+(97000—90000)=8000
原损益=45000—54000= 一9000
税前差异=8000一(一9000)=17000
追溯处理:
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9000
   贷:短期投资一股票A 9000
借:短期投资一股票B 10000
    短期投资一股票C  7000
    贷:递延所得税  5610
  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11390
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1139
贷:盈余公积1139
【例题3】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厂房建设项目于2003年10月1日专门从某银行借入5000万元,借款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6%,利息到期一次支付。该项目采用出包方式建造,与承包方签订的工程合同造价为6000万元。假定利息资本化金额按年计算(为简化计算取整数)。
工程进展及后续事项如下:
2003年11月1日支付拆迁补偿费等1000万元,
2004年
(1) 2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当日用银行存款向承包方预付10%工程款600万元,
(2) 3月1日,用银行存款向承包方支付工程进度款1500万元,
(3) 5月1日,因项目的环保问题工程被责令停工,
(4) 9月1日,环保问题解决后工程恢复开工,用银行存款向承包方支付工程款1 000万元,
(5) 11月1日,用银行存款向承包方支付工程进度款1500万元,
2005年
(1) 3月1日,用银行存款向承包方支付工程进度款400万元,
(2) 6月30日,工程全部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还需要向承包方支付工程价款1000万元,假设无其他支出,甲公司将拆迁补偿、工程造价及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等一并预转固定资产,按照预
计使用10年时间、预计净残值247万元计提折旧,
(3) 9月30日,办理工程竣工决算,与承包方结算的工程价款为6000万元。同日工程交付手续办理完毕,剩余工程款尚未支付。
2008年6月30日,甲公司为筹集归还贷款资金将该厂房以,5050万元的价格整体出售给某租赁公司,假设无其他费用。同时又签订一份租赁合同将该厂房租回自用。租赁合同的内容如下:
 ①起租日:2008年7月1日;
 ②租赁期:2008年7月1日到2011年6月30日共3年;
 ③租金利率及支付方式:年利率为6%,在2009年至201 1年间每年6月30日支付租金1880万元:
 ④厂房预计使用年限10年,已经使用3年,尚可使用7年,租赁期满后厂房所有权转移给甲公司;
甲公司对租赁资产继续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55万元,该厂房价值占甲公司总资产的30%以上。
要求:
(1)  计算2005年6月该厂房的入账价值;
(2)  计算2008年6月出售该厂房时的账面价值;
(3)  计算出售时甲公司递延收益,
(4)  判断甲公司售后租回业务的租赁类型:
(5)  已知该厂房价值占甲公司总资产的30%以上。计算租回时该厂房入账价值:
(6)  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
(7)  写出2008年该项业务相关会计处理。
【答案】
(1)  2004年资本化的借款费用=(600×7/12+1500×6/12+1000×4/12+1500×2/12)×6% =101万元
2005年资本化的借款费用=(4600×6/12+400×4/12)×6%=146万元
 该厂房的入账价值=1000+6000+101+146=7247万元
(2) 出售该厂房时的账面价值=7247一(7247—247),10×3=5147万元
(3) 出售时甲公司递延收益=5050—5147= 一97万元
(4) 判断租赁类型:由于租赁期满后厂房所有权转移给甲公司,判断为融资租赁。
(5) 确定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1880/1.063+1880/1.062+1880/1.06)=5025(万元),租入厂房原账面价值为租赁公司入账价值5050万元,按照孰低原则,融资租入厂房的人账价值=5025万元。
(6) 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1 880×3—5025=61 5万元
(7) 写出2008年该项业务相关会计处理
2008年会计处理:
(1) 2008年6月30日
借:固定资产清理5147
累计折旧2100
贷:固定资产7247
借:银行存款5050
递延收益一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97
贷:固定资产清理5147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人固定资产5025
未确认融资费用615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5640(1880×3)
2008年12月31日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用355【(5025—55)/7×6/12】
贷:累计折旧355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用7
贷: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7(97/7×6/1 2)
借:财务赞用151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51(5025×6%×6/12)

【例题4】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甲公司长期债券投资于每年年末计提债券利息,并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折价。甲公司发生的有关长期债券投资业务如下:
(1)2001年12月31日,以21 909.2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于2001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债券,债券面值总额为20000万元,付息日为每年1月1日,票面年利率为6%,实际年利率为5%。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2)2002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3)2002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
(4)2003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5)2003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6)2004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7)2004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8)2005年1月1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利息,存入银行。
(9)2005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
(10)2006年1月1日,该债券到期,收到乙公司发放的债券本金和利息,存人银行。假定各年实际利率均为5%,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1)计算该债券年票面利息。
(2)计算各年的投资收益和溢价摊销额。    。
(3)逐笔编制上述各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1)该债券年票面利息=20000×6%=1 200(万元)
(2)该债券溢价金额=21 909.2—20 000×6%一20 000=709.2(万元)
2002年投资收益=(20000+709.2)×5%=1 035.46(万元)
2002年溢价摊销额=20 000×6%一(20000+709.2)×5%=164.54(万元)
2003年投资收益=(20000+709.2—164.5)×5%=1 027.23(万元)
2003年溢价摊销额=20000×6%一(20000+709.2—164.5)×5%=172.77(万元)
2004年投资收益=(20000+709.2—164.5—172.77)×5%=1 018.60(万元)
2004年溢价摊销额=20000×6%一(20000+709.2—164.5—172.77)×5%=181.40(万元)
2005年倒挤溢价摊销额=709.2—164.5—1 72.77—181.40=190.53(万元)
2005年投资收益=1 200—190.53=1 009.47(万元).
(因为以前年度的数据保留了小数位数,不是精确数据,最后一年如果再按上述公式来计算,各年摊销的溢价之和就会与溢价总额有误差,所以最后一年的数据倒挤)    .

【例题5】甲公司按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安装工程完工进度,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按年确认,按照业务发生当日市场汇率折算外币业务,计算确认各期建造合同收入时,合同总金额也按确认时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折算。
(1)2002年10月1日.甲公司与境外A公司签订一项合同,为A公司安装某大型成套设备,合同总金额为1000万美元,预计工程总成本为6640万元人民币。
(2)2002年12月31日甲公司支付了160万美元的分包工程款,甲公司另发生其他合同费用332万元人民币,预计为完成该成套设备的安装尚需发生费用4980万元人民币,同日甲公司收到A公司按合同支付的款项400万美元。
(3)  2003年1月25日,甲公司支付了40万美元的分包工程款,2003年另发生合同费用4136万元人民币,12月31日,预计为完成该成套设备的安装尚需发生费用680万元人民币;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A公司按合同支付的款项400万美元。
(4)2003年12月3日,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另一项合同,向其销售2台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每台60万美元。12月20日,甲公司发运该电子设备,并取得铁路发运单和海运单。至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收到A公司支付的货款。假定该电子设备出口时免征增值税,也不退回增值税。甲公司该电子设备的成本为每台410万元。
其他条件是:2001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美元账户余额为400万美元,2001年末和2002年末“应收账款”美元账户余额均为0。
假定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1美元折合人民币)如下:
 
2001.12.31 2002.12.31 2003.1.25 2003.12.3 2003.12.20. 2003.12.31   
8.10 8.30 8.10 8.25 8.27 8.35 
(5)2003年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发现2002年发生合同费用4136中有1000万与未来合同有关。
要求:
(1)  计算2002年、2003年营业收入
(2)  计算上述(1)一(4)项交易对2002年、2003年期末汇兑损益的影响。
(3)  作出第(5)项差错更正。
【答案】
2002年
(1)甲公司2002年营业收入
甲公司2002年建造合同成本=160×8.30+332=1328+332=1660(万元)
甲公司2002年完工进度=1660/(1660+4980)×100%=25%
2002年应确认的营业收入=合同收入=1000×25%×8.30=2075(万元)
(2)2002年末上述业务应确认的汇兑损益=(400—160+400)×8.3一(400×8.1+400×8.3—160×8.3)=80(万元)(收益)
2003年
(3)甲公司2003年营业收入
甲公司2003年1月25日向B公司支付合同进度款=40×8.1=324万元
甲公司累计合同成本=1660+324+4136=6120万元,甲公司累计完工进度=6120/(6120+680)×1 00%=90%2003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1000×90%×8.35—2075=5440万元【对比(900—250)×8.35=5427.50万元】
2003年应确认的商品销售收入=60×2×8.27=992.4万元
甲公司2003年营业收入=5440+992.4=6432.4万元
(2)2003年末上述应确认的汇兑损益=(400—160+400)×(8.35—8.30)一40×(8.35—8.10)+400×(8.35—8.35)+120×(8.35—8.27)=22+9.6=31.6(万元)(收益)
更正差错:
2003年甲公司累计完工进度=5120/(6120+680)×100%=75%
2003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1000×75%×8.35—2075=4187.5万元
减少确认营业收入=5440—4187.5=12525万元

【例题6】.甲公司系2000年12月25日改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按净利润的10%和5%分别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为了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于2003年度对部分会计政策作了调整。
有关会计政策变更及其他相关事项的资料如下:
(1)从2003年1月1日起,所得税的核算由应付税款法改为债务法。甲公司历年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2002年12月31日止(不包括下列各项因素),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累计金额为4000万元,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累计金额为1200万元(假定无转回的时间性差异)。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时间性差异处理,当期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预计能够在三年内转回。
(2)从2003年1月1日起,生产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2年改为8年;同时,将生产设备的折旧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根据《税法》规定,生产设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零。上述生产设备已使用3年,并已计提了3年的折旧,尚可使用5年,其账面原价为6000万元,累计折旧为15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为零。本年度上述生产设备生产的产品对外销销售40%;A产品年初、年末的在产品成本均为零(假定上述生产设备只用于生产A产品)。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年末库存A产品未发生减值。
(3)从2003年1月1日起,甲公司对办公楼的折旧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8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为零,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根据税法规定,该办公楼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零。该办公楼从甲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起开始使用。
(4)从2003年起,甲公司试生产某种新产品(B产品),对生产B产品所需乙材料的成本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乙材料2003年年初账面余额为零。2003年第一、第二、第三季度各购入乙材料500公斤、300公斤、200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别为1200元、1400元、1500元。2003年度为生产B产品共领用乙材料600公斤,发生人工及制造费用26万元,B产品于年底全部完工。但因同类产品已先占领市场,且技术性能更优,甲公司生产的新产品全部未能出售。甲公司于2003年年底预计该产品的全部销售价格为50万元(不含增值税),预计销售所发生的税费为4万元。剩余乙材料可变现净值为50万元。
(5)2002年12月甲公司以900万元购入丙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短期投资,期末按成本计价。2003年度现公司分配2002年度的现金股利,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10万元(税后)。公司从2003年1月1日起,对期末短期投资由成本法改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2002年年末和2003年年末丙公司股票市价均为750万元。
(6)从2003年1月1日起,将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由账面摊余价值改为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甲公司2001年1月20日购入某项专利权,实际成本为4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6年,按16年平均摊销,摊销年限与税法一致。2001年年末、2002年年末和2003年年末预计可收回金额分别为4200万元、3500万元和3280万元(假定预计使用年限不变;对无形资产期末计价政策变更,不调整2001年和2002年已摊销的金额)。
(7)甲公司2003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2000万元,其中,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息收入为2万元;转回坏账准备100.5万元,其中0.5万元已从2002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实际支付的业务招待费5.5万元,按《税法》规定允许抵扣的金额为4.5万元;其他按《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金额为3.3万元(永久性差异)。降本题所列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1)计算甲公司2003年度应计提的生产设备和办公楼的折旧额。
(2)计算甲公司2003年度存B产品和库存乙材料的年末账面价值。
(3)计算甲公司2003年度专利权的摊销额。
(4)分别计算甲公司各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分别编制与会计政策变更相关的会计分录。
(5)分别计算上述各事项增加或减少2003年度净利润的金额。
(6)分别计算2003年度上述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7)计算2003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的所得税,并编制相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8)计算2003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不考虑事项(2)中2003年度以前应调整的递延税款金额)。

正确答案:
(1)计算甲公司2003年度应计提的生产设备和办公楼的折旧额:
甲公司2003年度应计提的生产设备的折旧额=(6000-1500)×2÷(8-3)=4500×0.4=1800(万元)
甲公司2003年度应计提的办公楼的折旧额=(8000-640)×2÷23=640(万元)
(2)计算甲公司2003年库存产品和库存乙材料的年末账面价值:
领用原材料成本=1500×200+1400×300+1200×100=30+42+12=84(万元)
新产品成本=84+26=110(万元)
新产品年末账面价值=50-4=46(万元)
乙材料年末账面价值=400×1200=48(万元)
(3)计算2003年度专利权的摊销额:
2003年应摊销专利权价值=3500÷14=250(万元)
(4)计算甲公司各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编制与会计政策变更相关的会计分录:
短期投资的累积影响数(减少留存收益)=(900-750)×67%=100.50(万元)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50
递延税款 49.50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50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0.05
-法定公益金 5.03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8
专利权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300+400)×67%=469(万元)
注:原摊销额合计=(4800÷16)×2=600(万元)
2001年专利权摊余价值=4800-300=4500(万元)
2001年应提减值准备=4500-4200=300(万元)
2002年已摊销专权价值=300(万元)
2002年应提减值准备=(4800-300-300-300)-3500=400(万元)
2003年应摊销专权价值=3500÷14=250(万元)
2003年应提减值准备=(4800-300-300-300-400-250)-3280=-30(万元)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69
递延税款 231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00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6.90
-法定公益金 23.4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0.35
(5)分别计算上述各事项增加或减少2003年度净利润的金额:
设备折旧:减少净利润=(1800-500)×40%-(1800-600)×40%×33%=361.60(万元)
办公楼折旧:减少净利润=(640-320)-(640-400)×33%=240.8(万元)
存货:减少净利润=〔110-(50-4)〕×67%=42.88(万元)
无形资产:增加净利润={2003年应摊销专利权与原摊销额的差额〔300-(3500÷14)〕+转回的减值准备〔3280-(4800-300-300-300-400-250)〕}×67%=(50+30)×67%=53.6(万元)
坏账准备:增加净利润=(100.5-0.5)×67%=67(万元)
短期投资:增加净利润=〔150-(890-750)〕×67%=6.7(万元)
(6)分别计算2003年度上述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设备折旧: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金额(借方)=(1800-600)×40%×33%=158.4(万元)
办公楼折旧: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借方)=(640-400)×33%=79.20(万元)
存货: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金额(借方)=〔110-(50-4)〕×33%=21.12(万元)
专利权:应纳税和可转回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贷方)=(50+30)×33%=26.4(万元)
应收账款:转回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贷方)=(100.5-0.5)×33%=33(万元)
短期投资:转回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10×33%=3.3(万元)
(7)计算2003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的所得税,并编制相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应交所得税=(12000+480+64+240-80-100+1+3.30-10)×33%=12598.30×33%=4157.44(万元)
所得税费用=4157.44-163.58=3993.86(万元)
借:所得税 3961.42
递延税款 196.02
贷:应交税金 4157.44
(8)计算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
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的账面贷方余额=(4000-1200)×33%-(49.5+231-52.8)-196.02=500.28(万元)
【例题7】.甲公司是2000年12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小轿车及配件的生产销售。该公司2001年和2002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8000万元和9000万元。预计从2003年起未来五年内每年可产生应纳税所得额2000万元。该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公益金。
(一)甲公司于2002年12月25日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就下列事项做出决议:
(1)按会计制度规定,将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由按成本计价改为按成本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计价,并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目前,除对X公司投资外,无其他股权投资。此投资系2001年1月1日,甲公司与B公司达成资产置换协议,同意以1台设备及一批产品交换B公司的一项专利权及对X的投资,甲公司的设备原价500万元,折旧3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为400万元,产品的账面价值15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5万元,公允价值200万元,换入的专利权的账面余额为180万元,未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都是160万元,换入的投资的账面余额为420万元,(占X公司表决权的25%,)已提减值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400万元。 B公司向甲公司支付了补价40万元,甲公司因转让设备发生运费1万元,由B公司垫付,支付股权转让印花税为税率0.2%,产品的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除上述税费外无其他税费发生。当日,甲公司与B公司办理完成该专利权的有关财产权转移手续和股权过户手续。产品及设备也运至B公司, 2001年1月1日,X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600万元,其中股本为1000万元。 2001年3月2日,X公司按每股0.20元派发2000年度现金股利,A公司收到50万元。 2001年度,X公司实现净利润800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 2001年末,该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为500万元 2002年6月30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上又购入X公司10%的股权,共支付价款447.57万元。 2002年度,X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其中,1-6月分实现净利润400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及增发新股外,X公司未发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 2002年末该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为1200万元
(2)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对不需用固定资产由原来计提减值准备改为计提折旧,并按未来适用法处理。假定按税法规定,不需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待出售该固定资产时,再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甲公司对固定资产均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有关固定资产的情况如下表(金额单位:万元):

假定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税法规定相同,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均未发生变更;上述固定资产设备A和设备B至2001年12月31日可收回金额分别为4700万元和2800万元,2002年12月31日可收回金额分别为3100万元和2100万元。(3)将所得税的核算从应付税款法改为债务法,并对此项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以上相关的决议以于2002年12月31日前处理完毕。
(二)甲公司2002年度财务报告于2003年4月20日经批准对外报出。2003年1月1日至4月20日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1月10日,甲公司收到某汽车修理厂退回的2002年12月从其购入的一批汽车配件,以及原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汽车配件的销售价格为30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0万元。销售成本为2250万元。该批配件的货款尚未结算,按税法规定,坏账准备可在0.5%范围内可税前扣除。
(2)2月1日,甲公司收到当地法院通知,一审判决甲公司因违反经济合同需赔偿丁公司违约金500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20万元。甲公司不服,于当日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至甲公司2003年度财务报告批准对外报出时,二审法院尚未对该起诉讼作出判决。上述诉讼事项系甲公司与丁公司于2002年2月签订的供销合同所致。该合同规定甲公司应于2002年9月向丁公司提供一批小轿车及其配件。因甲公司相关订单较多,未能按期向丁公司提供产品,由此造成丁公司发生经济损失800万元。丁公司遂与甲公司协商,要求甲公司支付违约金。双方协商未果,丁公司遂于2002年11月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支付违约金800万元,并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甲公司于2002年12月31日编制会计报表时,未就丁公司于2002年11月提起的诉讼事项确认预计负债。甲公司2003年2月1日收到法院一审判决后,经咨询法律顾问,预计二审法院的判决很可能是维持原一审判决。按税法规定,公司按照经济合同的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和诉讼费可从当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3)3月5日,董事会决定,于2003年内以15000万元收购某专门生产汽车发动机的公司,拟拥有该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52%,至2002年度财务报告批准对外报出时,该收购计划正在协商中。
(4)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03年2月15日完成2002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
2)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公积金,按5%提取公益金。2002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未作分配。
3)甲公司除上述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4)假定A公司对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平均摊销。坏账准备按5%计提,
5)甲公司与X公司的所得税率相同,均为33%。
要求:(1)判断2002年12月25日甲公司董事会会议所做决定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对甲公司有关投资的业务作出分录
(3)对2002年12月25日甲公司董事会会议所做决定内容不正确的部分,请按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结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甲公司2002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请将答题结果填入给定的“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中“调整后甲公司数”栏内)

答案:1、判断决议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正确。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为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2)不正确。按会计制度规定,对原不需用的固定资产由原来提减值准备改为计提折旧,应为政策变更,追溯调整,不为未来适用法处理。
(3)正确。所得税核算方法的改变为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2、投资业务的有关分录
2001年1月1日非货币交易取得投资
借:固定资产清理 170
累计折旧 3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
贷:固定资产 500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价值总额=170+150+34+20-40+17.28+1=352.28
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的数额=40*(600-320-20.8)÷600=17.28万
借:无形资产 352.28*160/560=100.65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0.8+(352.28-100.65)=252.43
存货跌价准备 15
银行存款 4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0-300-30=170
库存商品 150+15=165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200*17%=34
应交税金-消费税 200*10%=20
银行存款 0.8
营业外收入 17.28
其他应付款 1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400-252.43=147.57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147.57
2001年3月2日
借:银行存款 50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50
2001、12、31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800*25%=200
贷:投资收益 200
2002、6.30追加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400×25%=100
贷:投资收益 100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447.57
贷:银行存款 447.57
借:资本公积 147.57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40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187.57
2002.12.25政策变更,追溯调整
2001.12.31长期股权投资应计提减值准备=400+200-50-500=50
借:资本公积 5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50
由于是追溯调整,所以此时资本公积减少50,则追加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应相应增加50,即上述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就为40+50=90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50
贷:资本公积 50
2002.12.31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200*35%=70
贷:投资收益 65.5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90/10/2=4.5
2002.12.31投资账面价值=400-50+200+100+300+50-50+70-4.5=1015.5万元
或=第一次投资(400-50+200-50)+第二次投资(成本260+差额40+50-4.5+损益170)=1015.5万元
应恢复减值准备50
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50
贷:投资收益 50
3、调整报表
***(1)固定资产调整数

*1680=[6200-(6200-200)/5*(0.5+1+0)-200]/(5-0.5-1-1)=2002年原已计提的折旧
*3480= 99年计提折旧 -00年计提折旧-01年计提折旧-02年计提折旧=600-1200-0-1680
设备A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01年管理费用 1200
累计折旧 -02年 480
贷:累计折旧 ――01年 12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02年管理费用 480
设备B调整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01年 300
贷:累计折旧 -01年 300
报表调整数:

(1)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02年主营业务收入 3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510
贷:应收账款3510
借: 库存商品 22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02年主营业务成本225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02年管理费用3510*5%
贷:坏账准备3510*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02年所得税3510*(5%0.5%)*33%
贷:递延税款3510*(5%-0.5%)*33%
借:应交税金(3000-2250-3510*0.5%)*33%或〔(3000-2250-3510*0.5%)+3510*(5%-0.5%)〕*3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02年所得税
(2)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02年营业外支出500
-02年管理费用20
贷:预计负债520
因税法规定与会计相同,故不调整所得税及应交税金。
(3)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
应收账款年末数=(3000+510)*(1-5%)=3334.5调减
存货年末数=2250调增
预计负债=500+20=520调增
累计折旧年初数=1200+300=1500调增
年末数=-480+1500=1020调增
借方递延税款年初数=1200*33%=396调增
借方递延税款年末数=396-(480*33%+3510*(5%-0.5%)*33%)=396-210.52=185.48调增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年初数=300调减 ,年末数=300调减
应交税金=510+(3000-2250-3510*0.5%)*33%=751.71调减
**未分配利润年初数=1200*67%*85%=683.4调减
年末数=683.4-480*67%=361.8调减
主营业务收入=3000调减
主营业务成本=2250调减
管理费用上年数=1200调增
本年数=480+3510*5%-20=635.5调减
营业外支出=500调增。

注意以下主观题考点:帐龄分析法,实际利率法,收入,合并抵消,日后事项,差错更正。

页码:[1]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