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试题(一) 刑法学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中规定,对于重大环境责任事故人给予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条款,属于()。 A.狭义刑法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刑法典 2、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3、铁路搬岔工不按时搬岔,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A.法律规定的义务 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C.由于先前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D.职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4、.甲在树丛中向乙射击,连开了两枪未击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饶,甲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不再开枪。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数罪 5、甲要毒死其妻乙,就在其饭里下毒,毒药的剂量过少,其妻吃完以后,在地上翻滚,甲见状不忍,于是又慌忙送至医院诊就,最后只造成其妻残废,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甲属于中止犯 B.甲属于既遂犯 C.甲属于犯罪未遂 D.甲属于实行终了的未遂犯 6、甲持刀追杀乙,乙的朋友丙路过,用气枪打伤了甲,丙的行为是()。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故意犯罪 D.防卫过当 7、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A.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犯罪集团的组织犯是首要分子的一种 B.教唆犯必然是主犯 C.帮助犯是从犯的一种 D.实行犯未必是主犯 9、某甲欲杀害某丙,找到好友某乙要毒药,并讲明毒药的用途是“要用来毒某丙”。某乙劝某甲不要感情用事,还是忍耐一下,但最后还是送给某甲一瓶毒药。某甲借得毒药后,正往某丙的水杯中灌注毒药时被旁人发现制止。甲、乙二人的行为的性质是()。 A.甲是犯罪预备、乙是犯罪未遂 B.甲是犯罪未遂、乙是犯罪预备 C.甲、乙均是犯罪未遂 D.甲成立犯罪未遂、乙无罪 10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由()执行。 A.监狱 B.公安机关 C.劳改队 D.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