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只能坐在教室外痴痴等待子女考 出好成绩来的成年人,今后有了和子 女一起读书的机会。李海燕/摄
激动:因为有了梦想的空间
在上海市西北部的一处新村里,64岁的杨勇成像许多同龄退休工人一样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但有关普通高校招生从今年起取消“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限制的消息,还是在他的内心里激起了一阵波澜。
杨勇成曾经是上海市一所重点中学的高才生,在讲究家庭出身的年代里参加过高考,连续两年落榜后,才恍然大悟不被录取的真正原因,只能黯然作罢。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的年龄又超过了当时许多学校规定的35岁线。上大学,成了难圆的美梦和心底永远的痛。几年前有机会出国探亲,在女儿就读的大学里,看到有白发翁与年轻人同堂读书的场面时,他曾情不自禁地生出羡慕之情:要是我也能这样读读大学多好啊。
“现在,我真的也有这样的机会了!”老杨说,虽然真要和年轻人同场竞争有一定困难,他也未必真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毕竟有了考试的自由,有了可以梦想的空间,剩下的只是自己的努力和选择而已。
“如果考试的方式能够放宽些,大学能够更宽进严出些,就更好了。”老杨这样希望。
担忧:高考的压力本来就大
与老杨的兴高采烈相反,山东济南市历下区的一位家长李云鹤却有些担心。她的孩子正读高三,在一所“二类”学校。“让成年人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当然是好事。但是,现在高考的压力本来就够大,孩子够紧张的了,这样一来,实在也不知道有多少成年人会报名考试,竞争对手会增加多少,不能不替孩子担心。”
和李云鹤一样怀着担心的家长为数不少。不过,她的孩子对于这项政策倒是好奇多于担心:“现在农村里不是常有成年人重读小学、中学,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上课的事嘛。开始的时候,班上有比你的父母还老的同学,肯定很怪,习惯了就好了。要是一个大人能放下那么多事去读书,绝对是让人感动、能激励我们用功的好事!”
现实:还没有多少“大龄考生”出现
事实上,不少省市从去年起就已将高考报名的年龄限制放宽或者淡化了。
“上海市去年已开始打破年龄界限,而且还增加了较多面向往届生和社会青年的春季招生考试。但实际招生的结果,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来考试的成年人很少。只是一些落榜生、职校和中专毕业生,多了选择学校的机会,减少了‘一考定终身’的心理压力。”上海大学招生办公室的李老师这样介绍。他还说,去年对于这项政策,他们并没有多加宣传,也许其影响会在今后逐渐出现,将来可能会使他们的工作量增加,带来某些学校管理方面的新变化。但能够通过现在的高考走进高校的人,其知识储备和个人素质与应届高中生相比,应该不差反强,相信对学校学风只会产生积极影响。
“许多家长不了解实际情况,可能会一下子有‘狼来了’的错觉:以前连往届生、中专技校生都不能随便报名的,现在怎么连80岁的老人都能高考了?家长和学生心里发慌,有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南京师大附中教师张伟这样说:“但实际上,取消年龄和婚否限制,对于应届学生,尤其是我们这类示范高中学生的影响很小。应届生记忆力好,又经过连续多年的系统训练,考试能力比较强,如果面临同样的考试题目,成年人很难与之竞争。”张伟还希望,对于报考研究生等的年龄限制也能尽快放开。
挑战:学风、就业和做父母的观念都会不同
身经历过的一件小事让张伟更深切地体会到教育机会平等的重要性:去年,一个因孩子没考好而着急的家长到处找人,希望能让孩子上大学,哪怕出些钱也好,理由是:“教育是孩子的基本权利,他应该享受的。”扩而言之,几乎所有接受采访者都认为,取消高考的年龄和婚否限制,是给了公民更多的受教育权利,是对整个国家、民族有重要意义的大事。它对我们习以为常的某些传统教育观念是一种挑战。
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王正兵说,取消年龄和婚姻状况的限制,是推行全民开放式教育的基础。不少家长至今还认为,学习只是孩子的事,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才是家庭的重中之重。现在有了这样的条件,加上“下岗”和知识更新的压力,固有的观念必定会受到冲击。他认为,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进入大学,还会对现在一些单位的用人观念和教育体制形成一定冲击,如何面对年龄、阅历、知识结构差异拉大的学生,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新课题都会摆上高校的议事日程。比如,成年人进普通高校读书,可能会更注重能力的提高,而非仅为捞一张文凭。虽然他们不一定比在校生更会读书,就业时却有一定竞争优势,毕竟当前就业的渠道还有限。
类比:曾经有过“孩子他爸”和应届高中生同桌的年代
现任上海银行一家支行行长的于东元,以前在复旦大学任教。他曾担任77级中文系的指导员--那时,正是中国高考历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许多年龄差距悬殊的人一齐挤进了高校,“同学”中不仅有风华正茂的少年,还有胡子拉碴的“孩子他爸”,以及“孩子他妈”。
教育、管理那样一班学生,和后来清一色应届生的班级有什么不同吗?
于东元那时也刚刚作为工农兵学员读了大学毕业留校,和多数学生完全是同龄人,而他们7711班上最大的学生,当时孩子已读中学了。因为“文革”十年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在历经挫折和磨难后重进校园,有强烈的求知欲,那些老三届学生十分刻苦。每天起早贪黑读书,为抢占位子,图书馆的大门多次被挤破。这样的风气带动了那些顺利考进学校的年轻人,激励他们更努力地读书。而因为他们成熟、有一定社会阅历和责任感,可以平等交流,管理也很容易。
不过,于东元也说,现在时代变化,无法与那时类比。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带薪上学的规定,其薪资往往基本可以维持成年人自己的生活费用。而现在,不会再有这样的优惠政策。要有相当的经济基础,可以支持读书并养家糊口,又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通过考试,很多成年人恐怕都心有余力不足。“全日制大学校门要真正向成年人开放,恐怕还需要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多配套政策才行。”于东元说。
也许在近期内,取消高考年龄和婚姻状况限制还是理论上的意义大于实际效果。不过,能够向更多的成年人敞开大门,不仅意味着我国高等学校建设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素质提高、认识进步和日益走向开放的重要标志。(姜泓冰)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年04月06日第三版)
要和如此用功、活泼、风华正茂的年 轻大学生们同场竞争,成年人行吗?郑宪章/摄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