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用户注册| 网站地图
内容中心
  新浪首页>文化教育>网络文学>不吐不快>新浪文教>新闻报报




看看“新新人类”吧

http://edu.sina.com.cn 2000/04/08  新浪文教

  新浪网友:liuxiaomao

  西班牙文学评论家奥尔特加-伊-加塞特曾对现代小说具有的特征做过如下概括:

  1.把小说非人格化(戏剧化)

  2.避免现有的形式

  3.注意到艺术作品只是它本身

  4.艺术是游戏

  5.本质上的反抗

  6.严防虚假,因此追求严格的现实性

  7.艺术是一种没有超越后果的

  套用这个依据,毫无疑问,"新新人类"的作品是满足,至少是符合真实而不虚假的要素的。相信对那个时代的所谓 样板戏或者歌功颂德、大鸣大放的文章很多年轻人都深恶痛绝。尽管,无论是那些作者还是我们都没有也无法再次经历那个年 代了。于是,年轻人,特别是中国的年轻人固有的对新事物的追逐,使他们迅速走进神台,却又转眼开始了漫长的煎熬。原因 ,究竟在何处呢?

  如前所述,如果我们对所阐述的,即小说的写作要素包括这六点表示赞同的话,那么我们会发现,在他们的文章中, 除去真实,已经所剩无几了。当然,着种提法可能过于武断,所以,就针对书中对人性的探讨谈两句。

  曾经看过报道,"新新人类"的创作思路,很大程度是受到了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影响。加缪,1957年因系 统的阐释了我们一代人类良心的难题"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其对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就是"荒谬",自然,人在 这种状态下也可能选择"荒缪"。小说《糖》和《支离破碎》的主人公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荒谬人的处世态度,即从不承认任何 伦理、道德,把个人的自由看的高于一切。看上去昏昏噩噩,可是内心世界明了一切,甚至是非。他们不求活的精彩,但是, 在这种生活方式下,他们都能够勇敢、顽强的活着。也许潦到,不过,他们也从不寄希望于未来,更用不着说来世了。这种坚 强,从书的末尾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面对当今那些抱消极、悲观和相信宿命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回应。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既然作者们选择了荒谬,有一点,相信他们应该注意到了。荒谬人有一个重要的特征:进行意识 上的反抗。加缪指出:否定它赖以生存的对立的任何一方面就是等于逃避它,放弃意识的反抗就等于回避问题,永远的革命的 主题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被带进个人的体验。生活就是使荒谬生存,使它生存,最重要的就是思索它。遗憾的是,我们的作者, 在这个地方,开始出现问题了。试分析一二。

  作者认为个人的自由是高于一切的,也就是说,他们确定,人是自由的,而在自由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苦 恼",所谓"苦恼",按照萨特的观点"苦恼"就是面对否定或虚无,是"不是其所是和其所不是"的存在。举个例子,在《 糖》中主人公发现自己对塞宁没了感觉,于是便不再和他发生关系,而当她再次见到塞宁时,决心动摇了。此时,便是"苦闷" ,交往造成的后果,可能是遭到传统的指责。而现在,她发现,这些指责并不能阻止她再同塞宁发生关系,那她,已经陷入" 苦恼"中了,她到底是选择生活在她的决心,即不再交往,还是放弃决心,去接受现实。这里,"苦恼"本身就以说明她以不 再是过去的她,即在"决心控制下的它",而她以"不是其所是"了。

  然而,这种身处苦恼,换个角度来讲,说是逃避苦难更合适,因为。人总是处在一种"身份"中,如老板,公务员, 包括那些"新新人类",他们总会拿出一种理论来为自己的所做所为进行辩解。比如说,那些普通人,他们是不屑的,认为是 世俗,而恰恰是这样,他们就陷入了一种禁锢的圈子,他们已逐步进入"逃避自由"之中了。

  这种逃避自由,有一种典型的态度:"自欺欺人"。简单解释一下,它具有"将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是"到置的结构 。例如,《糖》和《支离破碎》的主人公频繁的和众多人发生关系,按照内容提要,他们似乎只要性而抛弃爱情,而实质上, 他们还是渴望爱情的,可是,爱情来临时,他们反而显得尴尬。于是,他们就把对方"是其所不是"的做法按"是其所是"来 默认。另一方面,他们之所以愿意和人发生关系,也正是因为他们对爱情本身是希望得到的,但他们却偏偏并不承认这一点。 即把"是其所是"当作"是其所不是",这,就是"自欺欺人"。而我要谈到的,就是,这些书普遍的、不厌其烦的让"自欺 欺人"(也就是性的场面)出现,几乎到了贯穿始终的地步,难道说,这算得上意识上的反叛吗?至少,我不怎么认为,或者 换个角度,我们"自欺欺人"之后,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态度,作者没有明示。是不是说,我们选择了坚强或者从新开始就行了 ?我想,还是留给网友们发表高见吧!

  需要指出的是,我认为的逃避自由是否就和自由产生矛盾的呢?我认为,当你在选择逃避自由的时候,这正好反映了 自己的自由。

  至于大家谈到的露骨,我觉得,看过DH劳伦斯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网友心中恐怕早已有了尺子。这里只想作 个比方,就象是一个口渴的人看见了两瓶饮料,一瓶包装精美,拿起一试,竟然什么也没有,一瓶普普通通,喝上一口,却发 现不但解渴,还如此淳美。

  需要多费几句口舌的是,关于这些书的殊途同归,该不是作者的思路都是一致的把!

  本文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欢迎来新浪读书沙龙发表文章或来信发表意见。




  新浪首页>文化教育>网络文学>不吐不快>新浪文教>新闻报报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