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用户注册| 网站地图
内容中心
  新浪首页>文化教育>网络文学>不吐不快>广州日报大洋网>新闻报报




《告别薇安》观感

http://edu.sina.com.cn 2000/04/20  广州日报大洋网

  将最后百分之十的感情给了一个没有见过的人,在这点感情腐烂之前。这已是他仅有的感情,所以对于他来说,那意 味着全部。

  从IRC里等待到电话亭旁的守候一节,真可谓奇思妙想。他居然还去了薇安所在的城市,再一次感受她无处可寻而 又无处不在的绝望。薇安在这部小说里代表了爱情,所以同时她也代表了幻想。

  乔在绝望中死去,因为她渴望着永恒与诺言,所有这些都只有通过死亡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得。在现实中,她不是他 的对手,但从结果上看,他们都是一样的,他们不可避免地输给了生活,输给了自己。他们是自己永远难以摆脱的现实。

  如果乔代表了现实,那么她的死只是一个希望(幻想希望自己的敌人死去),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现实永远 比幻想更加坚硬,现实因为实在和难以视而不见从而具备了坚不可摧的性质,这是虚弱的幻想所难以比拟和匹敌的。所以对于 乔来说,永恒和诺言的无望才具备现实的意义,与这些相比,乔的祈求是不堪一击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乔的死或许是小说的一个败笔。死亡只是使小说的节奏变快,或满足了写作时的快感需求,但将 一个重要的主题湮没了。我喜欢乔在电梯口大声宣布怀了他的孩子那一段,以及他的厌恶。

  薇薇安是以一种“次现实”的姿态出场的,幻想和现实的特征在她那里暂时取得了某种平衡。他从远处欣赏她,进而 到与她讲话,抚摸她的手指,但她对他保持着距离。这个游戏本来可以一直保持下去,但他破坏了它,蛮横地将她拉到现实中 来。不是他,而是作者。从而她作为一种和乔平行的线索出现,失去了独立存在的意义。她最多变成了一种递增的、附加的力 量,使他在现实面前再一次碰壁。

  薇薇安应该是小说中最耐人寻味的人物,因为如果他认为她是薇安,那么她就是。虚幻的屏幕后面,掩盖的是怎样的 现实,我们真的不清楚,还是压根就不愿意了解,竟然都毫无意义。他徘徊于现实和幻想的中间地带时,遇见了她们。

  安妮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她对她的喜爱几乎到了使我不高兴的地步。

  她在信里以漂亮的颜色贴着安妮的文字,但因为断章残句,我除了感到洗炼,就只觉得也很平常。

  她说在夜里,看着安妮的文字,听一首百听不厌的歌--似乎是另一个罕见的女姓唱的,那真是一种享受。

  出于这样的原因,一开始就是以挑剔的眼光在读。《杀》、《痛》、《七年》以及其它,但最终也只读了很少部分。 一直读过《告别薇安》后,才决定将在收藏夹里几乎荒芜的“飘萍”里所有的题目拷到硬盘上,准备一有时间就去读。也许她 确实说过,读这些可以让我了解。

  《告别薇安》并没有在细节上有什么令人嘱目的突破,但整体感很强,给人感觉是一个比较成熟和完整的作品。从中 可以看到,安妮的文字和更多读者之间的关系进入了新的整合阶段。这是我所看到过的安妮作品中最好的一个。

  她的文字也一向是强调视觉效果的,所以《告别薇安》及其它一些作品和影视具有天然的联系。在创作的过程中,除 此若断若连的思绪作为底稿,还有镜头一样的另一只眼睛在不断矫正人物及场景的姿势,使他们符合光影造型的美感,以及整 体画面强烈的冲击感。

  印象至深的是地铁站(也许是大都市罪恶最为密集的发生地,再就是那里每天有太多不同的灵魂如此近距离地碰撞) ,听耳塞的女子和她清洁的眼神。她望着镜头的左后方,对既将到来的列车有一些淡漠的期待。

  这个女子将始终不断地闪回在整部电影的各个阶段,也始终未与任何人讲话。她总是以前景出现,但最终沦为一个背 景。主人公出现在站台上时,她在后景中和许多人一起上下车,乐此不疲。

  她和任何一个人讲话或接触,那怕仅仅是眼神表情的变化,都将给人留下无限的遗憾。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相关文章


  新浪首页>文化教育>网络文学>不吐不快>广州日报大洋网>新闻报报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