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
|
|
新浪网友:李湃 从缺乏常识的李敖闹剧,到有板有眼的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委员会,到充满虚荣和标榜意识进入意淫高级阶段的老舍得奖,种种新闻都无非说明一个现实:中国缺少诺贝尔文学奖!从物理原理上说,动力与落差成正比,中国扭曲变形而又强烈的诺奖情结是中国文学发展真实水平的写照。 事实上,我们对这一光芒四射的桂冠只是一直在仰望,缺乏深入的了解。 一炸药炸出理想主义 1895年11月27日深夜,一位本来会以炸药发明者名垂青史的瑞典人拟定了一份遗嘱,决定将把他的全部财富奖给对人类的和平与进步有卓越贡献的人。于是,在他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他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发明--诺贝尔奖。 如同在诺贝尔一生无数的发明中,炸药让他在身败名裂和名利双收之间几度沉浮尝尽人间沧桑一样,诺贝尔文学奖在诸奖项中也最受褒贬和争议。这项世界上最具权威的文学奖在它100年的历程中,遵循的是同一个几乎未做改变的章程和时间表。 在一成不变的规则下,人们却有着诸多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便是“理想主义倾向”究竟如何来判断。它在接受了泰戈尔、艾略特、福克纳、肖洛霍夫等文学大师的同时,又容忍了赛珍珠、高尔斯华绥这样的二流通俗作家,更让人困惑的是拒绝了托尔斯泰、博尔赫斯、高尔基等巨匠让自己蒙羞…… 二朝向理想主义的旅行者 是不是每一个作家的创作都是为了诺贝尔文学奖?是不是每一个作家在创作时都抱着理想主义的信念?当然不是,只是因为有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存在,使得人们在审视这一世纪的文学时自然而然的加了一个坐标系:横轴是作家的生命,竖轴是理想主义,每一次创作相对应的点连成一条轨迹。这些旅行者的命运和结局各不同,我们在这里戏谑他们的命运,无非是想深入了解一个“理想主义”的名词,试图在对比中衡量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理想主义的距离。 圣者:抵达了终点,并接受了膜拜 称那些令我们折服的文学大师为圣者,不仅仅是他们到达了理想主义的终点,还因为他们对中国的文学创作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使得某些作家在不了解理想主义究竟为何物时,只需沿着这些前辈行过的路往前走,依着葫芦画瓢也许也能走到终点。 泰戈尔在村口和儿童玩耍时,接到了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电报,在落日的余辉中,他觉得带领孩子们完成森林之旅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使人们认识到东方文学的存在和地位,尽管征服瑞典人的是诗人亲自翻译的《吉檀迦利》的英译本,而他引以为豪并一直坚持写作的是母语--孟加拉语。与那略带将他纳入西方文学世界野心的授奖词针锋相对的是,他不能亲临领奖的回电:“我恳求瑞典文学院能接受我诚挚的谢意,他们宽广的理解使得天涯之遥如在咫尺,使得陌生人成为了兄弟。”他作品当中深邃的思想、脱俗的语言、对生命的歌唱,让东西方人在对文学的认识上无比接近。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他和中国学者、诗人们的深入交往是中国文学和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离开中国时,他带走了一个永久的礼物--中国名字“竺震旦”,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尽管到现在还没在这广阔的土地上结出果实。 泰戈尔(1861.5.7~1941.8.7) 国籍:印度 身份: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得奖作品:吉檀迦利 授奖理由:由于他含义深远,清新而美丽的诗篇。完美技巧的运用,自身英语辞汇的使用,使得他诗意盎然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组成部分。 有无数中国人承认,《约翰·克利斯朵夫》曾陪伴他们走过特殊的岁月,并由此影响着他们。有评论家在承认在文学成就上而言,罗曼·罗兰无法和本国的其他获奖者相提并论,但是,他们在对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时,都不能否认他作品中渗透着的强烈的道德感。1915年,在因世界大战停止评选诺贝尔奖一年之后,瑞典文学院选择了这位客居在日内瓦的法国人,无疑有这样一种企图:希望文学奖得主那独立思想和永未冥灭的理想主义与诺贝尔桂冠的结合,对人们在文学和理想主义倾向之间寻找支点大有益处。他们达到了目的,也被人们所认可。 罗曼·罗兰(1866.1.29~1944.12.30) 国籍:法国 身份:作家,教授 得奖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 授奖理由:颂扬他文学作品中的崇高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对人类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我们本来应该坚定地反对哲学家鸠占鹊巢出现在文学奖得主的行列当中,但是,面对柏格森,面对他对文学产生的重大影响,我们只能沉默。他对直觉的推崇,他在《创造进化论》中不可思议地让科学当中渗入强烈的美和理想主义,使得在柏格森之后的文学更加真实,更具有自由精神。无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普鲁斯特,还是克洛岱尔,他们的作品当中都可看到柏格森的痕迹。惟一让我们可悲的是,这位哲学大师却受困于严重的关节炎,无法前往领奖。 柏格森(1859.10.18~1941.1.4) 国籍:法国 身份:哲学家,教授 得奖作品:创造进化论 授奖理由:表彰他那丰富而生气勃勃的思想及表达的卓越技巧。 《纽约时报书评》的一位作者曾宣称,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他只承认有三个天才:狄兰·托马斯、奥斯卡·王尔德和尤金·奥尼尔。而这三个人中却只有一个人获得了桂冠。他在适当的时候停止了在酗酒道路上的前行,避免了狄兰托马斯酗酒卒死的悲剧;同时,英俊的他作风正派,决不会像王尔德那样有伤风化。他最多只不过在老年时买了一架自动演奏钢琴,取名“萝西”,琴是白色的,上面全漆上了裸体女郎的画。他的夫人对琴极为反感,于是,他把琴放到地窖里。他经常悄悄地下到地窖里,让钢琴自动奏出陈旧的爵士乐,此刻的尤金·奥尼尔孤独而又欣喜若狂。孤独的人患了帕金森综合症,他一生中发表的最后一个自传性剧本《进入黑夜的漫漫长旅》在他去世后才付梓,并为他赢得了当年的也是他的第四次普利策奖。始终居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尤金·奥尼尔是不朽的,1935年他的获奖让诺贝尔文学奖熠熠生辉。 尤金·奥尼尔(1888.10.16~1953.11.27) 国籍:美国 身份:剧作家,记者 得奖作品:毛猿 授奖理由:由于他剧作中所具有的魅力、热忱与深挚的激情--完全体现了传统的悲剧概念。 1948年,艾略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同时吹响了现代派向文学殿堂进军的号角。诚如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在授奖词的开场白中所说,“在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中,艾略特代表了一种最独特的类型。”艾略特自称:“政治上,我是个保皇党;宗教上,我是个天主教徒;文学上,我是个古典主义者。”因此,这顶桂冠其实是文学妥协的结果。但这依然未能抹杀艾略特在诗歌和理论上的杰出成就。那于20年代发表的《荒原》,是引发文学发生革命的一面真正的旗帜。在中国,翻译名家无论是赵罗蕤还是袁可嘉,都尝试着将之译介给国人。它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本来想利用最现代的交通工具飞机前往斯德哥尔摩,但是大雾将他逼回到了西海岸的哥腾堡,他被迫传统地乘船赶到音乐厅领奖。 T.S.艾略特(1888.926~1965.1.4) 国籍:英国 身份:诗人,编辑和评论家 获奖作品:荒原 授奖理由:因为他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 福克纳成为1949年桂冠得主,得到了评论界的众口交赞,因为对他的选择其实是知识分子作出的。绝大多数人在福克纳得奖之后才开始关注他、阅读他的作品,并且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能从头到尾读完。“他那丰富无比的语言,常常在一个迷人的而又错综复杂故事中,把语言和联想堆砌起来,考验读者的耐心。”福克纳用他一生的作品虚构了一个美国南方小镇--约克纳帕塔法,也是他热爱的家乡的缩影,它令所有作家着迷。他着装随意而又陈旧,被人们发现哪只袜子露出脚后跟是常有的事。考虑到对16岁的女儿会有好处,他同意前往领奖,这是他第一次穿礼服,兰登书屋的老板塞尔夫帮他租了一套。但是,他对此却异常恼火,因为,到了欧洲他发现,欧洲人的大礼服长裤有两条条纹,他的仅有一条!于是,他狠狠地在答谢词中宣称:我不愿接受人类的末日! 威廉·福克纳(1897.9.25~1962.7.6) 国籍:美国 身份:作家,学徒,职员等 得奖作品:《喧哗与骚动》 授奖理由:由于他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的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每一句话和每一段落,都要尽量写得简洁。”这是海明威在堪萨斯城的报社实习时读到的采访手册的第一条,这也成为海明威写作的信条之一。他的作品语言都简洁、删削到极限的并把叙事的准确性与简洁性统一起来,但是主题却异常深刻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这使得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数量比任何一位获奖者都多;如果说《老人与海》是中国读者中阅读最多的诺贝尔获奖作品,那也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尽管在海明威的部分作品中表现出的残暴、冷漠和理想主义倾向相距甚远,但是,当他被宣布为当年度得奖者时,评论界却一致称好。“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战胜。”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这样说,他打动了读者,又征服了评论者。 海明威(1899.7.21~1961.6.2) 国籍:美国 身份:作家,记者 得奖作品:《老人与海》 授奖理由:因为他精湛的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还因为他对当代文体产生的影响。 有一种说法一直困扰着一位作家的荣誉:因为上一年度萨特处于对瑞典文学院政治偏见的愤怒而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所以为了表示评奖者的公允立场,肖洛霍夫幸运地成为了1965年的桂冠得主。不管传闻正确与否,那史诗般的巨作《静静的顿河》将跻身于任何经典的行列,尤其是今年学者对之“两个声部”的解读,更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作家的匠心。他的得奖也是对托尔斯泰、高尔基未能问鼎桂冠的安慰,是对现实主义的颂赞。 肖洛霍夫(1905.5.24~1984.2.21) 国籍:俄国(原苏联) 身份:作家 得奖作品:《静静的顿河》 授奖理由:由于他在描绘顿河流域农村的史诗性作品中,以艺术家的热忱和活力,成功地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侧面。 “聂鲁达先生,你好!”这是1971年瑞典文学院对一位毫无争议的桂冠诗人的最具庄严的问候,也是那些被虐待者对他们的代言人所说的话。无论是《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的灰暗魅人,还是《地球上的居所》的孤独梦幻,抑或《漫歌集》的狂乱激荡和《黑岛记事》的漂泊宁静,聂鲁达在诗歌的漫长的旅途上,始终是名直觉的艺术家。聂鲁达是属于红色的,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信仰,还有理想主义,更是因为他炽热的诗句燃烧了每一个等待表达的自我。如果你读过聂鲁达的诗,你就知道中国当代诗歌尚有多少还停留在模仿阶段。聂鲁达说,“我不曾从书本里学得作诗的方法,因此,我也不会给后来的诗人留下写诗的知识。”无数人饱览了文学殿堂的瑰宝,却从未仔细读过“参观说明”。 聂鲁达(1904.7.12~1973.9.23) 国籍:智利 身份:诗人,议员和大使 得奖作品:《漫歌集》 授奖理由:因为他的诗作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 对于“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已经不需要任何的论述。尽管细致的评论家非常扫兴地指出马尔克斯对福克纳的着迷和无法隐藏的模仿,但是,《百年孤独》还是让人觉得白玉微瑕依然弥可珍贵。在1982年10月21日清晨,马尔克斯被诺贝尔文学奖的电话声打断了梦境。这位曾是记者的哥伦比亚激进作家因为支持古巴革命,正在墨西哥避难,于是,墨西哥电台整天播放节目介绍他的生平和作品。马尔克斯也终于可以一吐酸意:“更让人高兴的是,我终于今后不会再当诺贝尔奖候选人了。”在《百年孤独》里,生命的价值和勃勃的生机被超乎寻常巧妙的叙事艺术隐藏在浓郁的死亡意识和悲剧气氛中,一个孤独的拉丁美洲浓缩为一个微观世界……这样的作品是无愧于理想主义的。马尔克斯的杰出的中篇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销售了100万册,如果你沿着他的道路前行,并且也达到了这个业绩,那你就在家安心等待桂冠吧! 马尔克斯(1928.3.6~) 国籍:哥伦比亚 身份:作家,记者和编辑 得奖作品:百年孤独 得奖理由:由于他在长短篇小说中用丰富的想象将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反映了整个大陆的生命与斗争。 对于中国作家至今仍未有诺贝尔文学奖折桂者感到愤愤不平的人,经常会有这样一种逻辑:如果评委会是公正的,不带任何偏见的,那么中国的某些作家比一部分获奖作家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理想主义倾向上,都更适合获奖;如果评委会其实带着某些歧视在评奖,也许是信仰,或是地域之类,那么一部分作家无疑就攫取了本应属于他人(也包括某些中国作家)的圣餐。因为有了一些难以令人信服的作家的获奖,使得人们去怀疑这项万奖之奖的品质。区别于我们依着时间去瞻仰圣者,我们还是按激起民愤的严重程度来透视他们: 1、赛珍珠一个外国人标榜自己在中国的经历,用西方的价值观和拙劣二流的文学技巧描绘出了西方人想看到的中国农民。 2、丘吉尔瑞典文学院将桂冠用作谄媚的礼物,但是,在授奖那天,丘吉尔却赶着去百慕大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会面讨论斯大林死后的欧洲防御问题——这就是崇高的理想主义? 3、罗素一个在数理逻辑方面成绩卓越的数学家,一个从未发表过一部文学作品哪怕是一小节诗歌的作家。 4、高尔斯华绥一个再标准不过的通俗作家,坚持了一种再落后不过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不但因为获奖的喜悦次日从马上摔伤,而且面对众多的责难在答谢词中丧失了为自己作品辩解的信心。 5、拉克斯内斯能阅读他因以获奖的写作语言冰岛语的人口仅有15万人,他承继的是冰岛古代文学的传统。我们真应该推举一位用少数民族语言写作的作家去竞争。 6、雍松和马丁逊他们的作品在获奖之前不被人们所熟识,在获奖之后依然阅读者甚少,惟一让人们感兴趣的是:瑞典文学院的两位院士平分了这一年高额的奖金。 7、希姆博尔斯卡也许是一名优秀的诗人,但决不是一名能承受如此荣耀的优秀诗人。感谢米沃什吧,感谢他的不懈的游说;同时也感谢作品《召唤雪人》,对斯大林主义的反讽再次给波兰人带来了桂冠。 8、达里奥·福世纪末最引人注目的小丑,坚守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严肃文学在戏谑中轰然倒下。任何停留于行为的玩笑并不代表能指向理想主义的幽默。 9、蒲宁流亡使他登上了通向诺贝尔文学奖第一级台阶,与授奖典礼常客、诺贝尔侄子伊凡·诺贝尔非同寻常的关系使他登上了最后一级台阶。他既不能代表苏联,又不能代表已经灭亡的俄国,所以,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大厅上挂起清一色瑞典国旗,美其名曰“纪念诺贝尔诞生100周年”。 10、欧肯再伟大的哲学家也不应该走进文学的行列。况且是个在哲学王国德国未有多少人重视的哲学家。 被遗忘者:遗忘让他们如此圣洁 即便是诺贝尔文学奖也不能摆脱自然界的规律,即:被遗忘始终是世界的主题。有着这么多的伟大作家一起走一条孤寂的路,我们是应该去努力跻身诺贝尔的圣宴,还是应该让自己享受因为被遗忘而拥有的圣洁?仅仅是表明身份的桂冠丝毫不能有损于这些文学大师的声望,而他们的缺席却使这一百年始终充满了怀疑。听听那来自决定命运的18把椅子的辩解,看看这些作家连缪斯都要嫉妒的文字,以下对被遗忘者的访问只是为了理解两个词:文学,理想主义。 这场不可能有结局的官司从诺贝尔文学奖的首次颁发就开始了,大家争论的焦点是:为什么不是托尔斯泰?这位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无论是《战争与和平》还是《安娜·卡列尼娜》或《复活》,用“不朽”来定义都不为过,但是,即便整个欧洲的知识界都在为他呼喊,他也未能获得瑞典文学院的首肯,最终自己声明退出此奖项的竞争。瑞典人认为,托翁作品的文学成就不容置疑,但是,他的道德不符合“高尚、纯洁的理想”,“在《克莱采奏鸣曲》中,他反对真正夫妇的性关系;他在不少作品中不仅否定宗教,而且否定国家,甚至否定所有权,而他自己却一贯享有这种权利,以及反对人民和个人有权自卫和防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以后有多位获奖者在答谢词或讲演中表达了对托尔斯泰的敬意。 (附:托尔斯泰对欧洲文艺界的复函对诺贝尔文学奖没有授予我,我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我避免了一个大麻烦——想着去花钱,就想平常一样,我确信,这只能给我带来痛苦;另外,如此之多的知名人士,尽管有些我还不认识,表示出的同情心让我拥有了荣誉和欢乐。) 有传闻说,因为拒绝与他人共同分享奖金使得易卜生被束之高阁。无论是在文坛的地位还是剧作的成就,易卜生都比桂冠得主同胞比昂松要高得多,他的《布朗德》、《玩偶之家》体现的强烈个人意向以及对个性解放的颂扬,仿佛是为这项桂冠定做的。事实上是,“考虑到易卜生最近的蜕变,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产生了深刻的忧虑,就是本来希望给这位蜚声世界文坛的作家伟大奖赏的人也望而却步。”易卜生晚年的象征主义倾向让评委们甚感不适。 哈代写出了《德伯家的苔丝》,让苔丝成为了纯朴美丽的象征;他又写出了《无名的裘德》,让裘德成为了绝望堕落的代名词。这在冥冥之中昭示了他在评奖道路上的结局,一方面是赞扬他“形式高雅、风格清新”,“特别在原野风光的描写”;另一方面却指出哈代对于“试图在作品中血球安抚和解脱的人”从来没有同情过,这违背了人们心目中的“富有理想主义倾向”的观点。 高尔基自1918年第一次被提名后,就一直让评委会感到头疼,他和托尔斯泰一样在全欧洲有广泛的支持者。他的政治地位决定了不可能他所有的作品都符合评奖标准,但是,瑞典文学院以怕他们的授奖引起人们的误解为由,宁可授奖与蒲宁这样的流亡作家。不过,冠冕堂皇的理由是需要的,在排除了《我的童年》作为回忆性作品不适评奖之后,他们进一步指出了高尔基作品中言过其实的自然主义:作品中的新鲜之处主要是由对那些生活现象所作的广泛和令人厌烦的描写组成的,而前辈的伟大作家认为对它们进行细致的描写毫无价值。 1945年在几乎被内定为当年文学奖得主之际,瓦莱里与世长辞。因此,把他归入被遗忘者的行列有些含混,但是,人们更应该问的是:在这45年中,瑞典文学院为什么无视这位法国现代诗歌最杰出的代表?一位专家写了对他作品的审读报告,在完全承认他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杰出才智和大胆的独立性之后,他犹豫后一个特征能否超越实验性而保持长久的价值。于是,在30年代,委员们认为“不应该把为了普通人的诺贝尔将授予这样孤高和晦涩的作品”。不过,对瓦莱里而言,他宁愿“放眼眺望这神圣的宁静,/该是对你沉思后多美的报偿!”(《海滨墓园》) 一个政治上吹捧墨索里尼的糊涂虫还有没有可能获奖?当然不会。一个精神病患者还有没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然也不会。很不幸,庞德都沾边了,为了避免因为前一个糊涂遭到叛国罪的起诉判死刑,他作为精神病患者被关了12年。他的《诗章》是现代诗歌史中惟一能让《荒原》汗颜的丰碑。他的《诗章》“因大量使用汉字而绝对无法理解”——中国与该奖交恶是否也与此有关?在1955年提名时,文学院建议先设法让作家获得人生自由,然后再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来看他的发展。从此,庞德就从候选人名单里消失了。 “他们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给我发过诺贝尔奖了。”这是典型的博尔赫斯式的观点表述。这位“作家的作家”引领了无数人认识并投身于文学,但是自己始终不能被正名。他比任何一位作家都具有精神独立性,但是评奖者认为“由于伦理和人道主义的因素,他不适合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此人“曾表示感激独裁者皮诺切克和维德拉,认为他们比任何其他人都更积极地保卫了西方文化”。他们似乎都忘了,博尔赫斯怎样因为冷遇独裁者庇隆而被革除在市立图书馆的职务,并被勒令担任市场禽兔稽查员。 如果你认识举世无双的阿Q,你就不会再怀疑鲁迅的文学成就;如果你读过他那斗志昂扬的杂文,你就不会再怀疑鲁迅在通向理想主义道路上的前行。对于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们来说,仅仅是如果,他们在当时没有读过鲁迅的作品,也不认识阿Q。现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认为,“如果当时鲁迅的作品已经译介到欧洲,那他是当然的人选。”一切都只停留在如果,还是原谅时人的懒惰和评委们的窄识吧! 以上列举的都仅仅是那些已经辞世的并且拒绝理由有据可依的被遗忘者,但是我们还应当怀念左拉、康拉德、格林、卡夫卡、里尔克、特拉克尔、卡赞扎基斯、洛尔卡、科塔萨尔、鲁尔福、约瑟夫·海勒、纪伯伦、老舍等,诺贝尔奖会为遗忘他们而后悔,并且事实无法挽回;我们还应关注米兰·昆德拉、富恩特斯、略萨、耶胡达·阿米亥、莱辛、阿契贝、北岛、厄普代克、欧茨等,诺贝尔奖需要他们来赢得世界的喝彩,同时也得和时间赛跑。 三中国:20年内别提诺贝尔文学奖 正如马尔克斯所说,“我深深意识到,这个将并非颁于我个人,而是给整个拉丁美洲。”萨拉马戈也认为,是葡萄牙语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我们的作家应当有责任去为汉语奋斗。但是奋斗不是臆想,不是牢骚,不是模仿,不是作秀,不是呻吟,不是教条,不是放肆,而是脚踏实地地做些实事,就此一点而言,海外成立中国作家诺贝尔奖提名委员会是一种比较务实的作法,但是,这多少有些“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感觉;并且,面对中国文学界“夜郎自大”的心态,能冷静下来,自觉站到远处观望一番似乎更好。既然100年都没有得到这份荣誉,再等20年又何妨?在这20年中,我们耳根清净地做些实事: 作品的民族化 每一个桂冠拥有者都有一句用词精巧、读来拗口的评语。其实这也告诉人们,虽然一直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从阅读中享受艺术的乐趣,但是,他们还是强调有个性的卓尔不群的作品。我们当代的作品在接受西方文学思潮的同时,也深深陷入模仿的沼泽,对语言的民族性和作品的民族性认识不够。在评语中,我们读到:1921年,法朗士有“真正高卢人的气质”;1922年,马丁内斯“继承了西班牙戏剧卓越传统”;1923年,叶芝“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1924年,莱蒙特写出了“民族史诗式的作品”;1926年,黛莱达“描绘了海岛故乡的生活”;1926年,温塞特“强有力描绘了中世纪北欧生活”;1933年,蒲宁“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1939年,西兰帕“对其国家农民了解深刻”;1945年,米斯特拉尔“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的理想的象征”;1949年,福克纳“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贡献;1955年,拉克斯内斯“复兴了冰岛的伟大叙事艺术”;1956年,希梅内斯写的是“西班牙语的抒情诗”;1961年,安德里奇“从其国家历史中摄取了题材”;1963年,塞菲里斯写了“对希腊文化深刻感受”的诗;1965年,肖洛霍夫的作品“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生活中的”面貌;1966年,阿格农“从犹太人民的生活中汲取主题”,萨克斯“表述了以色列的命运”;1967年,阿斯图里亚斯的“作品深深根植于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的民族气质和传统之中”;1968年,川端康成“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1970年,索尔仁尼琴“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1971年,聂鲁达“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1972年,伯尔“复兴德国文学”;1977年,阿莱桑德雷“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1978年,辛格“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中汲取了滋养”;1979年,埃利蒂斯写了“根植于希腊传统”的诗;1982年,马尔克斯“反映了整个大陆的生命和斗争”;1988年,马哈福兹让全人类欣赏到了“阿拉伯语言艺术”;1992年,沃尔科特展示了“西印度群岛的文化”;1993年,莫里森“再现了美国现实”;1995年,希尼是“一名爱尔兰天主教徒”。 笔者在此不惜笔墨赘言的目的是,让大家能够深切认识到一个作品的民族质地的重要性,这也是目前中国文学作品中最缺乏的。 作家的国际化 当下的相当一部分作家满足于小有名气,或忙碌于写一本版税N%的书,或奔波于影视作品的改编,或沉醉于媒体专栏的暴光,或厮杀于小团体的派别之争。偶然有机会涉外交流,该观光的观光,该旅游的旅游,该回来写随笔的写随笔,都是抱着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没有几个正经想在文学之道上前行的,更别说让他人了解你。作家不走出去,不但中国作家不知道世界文学的发展,而且,世界也不会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国际先驱论坛报》是美国几家有影响力的报社针对欧洲读者共同发行的报纸,在2000年至今笔者只见过一期介绍中国文学的,说的是卫慧的《上海宝贝》事件。在该文章发表后不久,即有某欧洲大学图书馆托访问学者在国内购买此书。试问:我们是否希望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评论界都认为《上海宝贝》是中国文学目前发展水平的代表?难道我们指望卫慧给中国争取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是个演说家,在他获奖之前,他刚好前往欧洲举行演讲,他的演讲和诗作征服了叶芝等英国作家,进而推荐给瑞典文学院并被传看;福克纳在美国国内还尚未被大多数读者所熟识前,他的重要作品几乎都已经有了瑞典文译本;大江健三郎在获奖之前就和许多国际知名作家有过讨论文学的书简……你能指望瑞典文学院用抓阄的方式授予一个他们从未阅读过其作品的作家吗?中国外文局自成立以来一直努力把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译介给世界,在一份书目上,我们看到有20种现代作品、70余种当代作品的英文译本和11种现代作品、40余种当代作品的法文译本。我们先不论及这些作品及其作家的成就,就其数量而言是否能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呢? 此外,有几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访问过中国?有几位全球知名作家来到中国进行过交流?有几位瑞典文学院院士脚踏过这片东方文明? 文学界需要团结 哪些人和机构具备提名资格,本文的第一部分已有说明,对于一个事实我们应当需要去求证:是我们的作协从未收到过提名的邀请函,还是作协从未履行过赋予的权利?英国为了本国作家能获奖,伦敦的作家协会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他们以全体会员参加选举的方式推出斯宾塞,尽管他们的努力没有成功,但是促成了以后吉卜林和萧伯纳的获奖。西班牙皇家学院于1904年提名了本国惟一的候选人埃切加赖,结果剧作家分享了当年的奖金。为了法朗士的得奖,整个法兰西文学院院士几乎都出动了。去年,格拉斯的获奖也是德国文学界10几年以来对他一成不变的支持。文人相轻的毛病哪都有,是不是中国尤其突出? 等待是件折磨人的事。萧伯纳用“老头子脖子上系金铃”委婉幽默地表达自己对迟到了20年的荣誉的埋怨。伯尔在1972年得知获奖消息时说:“为什么是我不是君特·格拉斯?”难怪格拉斯在斯德哥尔摩的晚宴上如此开心地翩翩起舞。中国的作家还需要耐心,还应习惯书斋里的寂寞。 20年并不长,20年可以做很多事。 诺贝尔将离我们并不远,这信心来自汉语,而非作家。 本文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来新浪文化艺术论坛发表文章或来信发表意见。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