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文化漫步> 华商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新闻特写:感动香港学者的摩梭族文化

http://edu.sina.com.cn 2000/08/04  华商报

  我是在泸沽湖畔邂逅周华山的。

  这天是端午节,摩梭族人为了迎接远方的客人,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龙舟比赛。由于烈日当空,记者喝完飘浮着红花黄花的苏里玛酒,就独自离场,沿湖畔往村长的木楼走去。在"湖思茶馆"前,我见到一个穿黑色T恤的高高瘦瘦的青年半倚在木栅栏边,微曲的乌发沐着日光,正凝神看着手中一大摞资料。

  我轻声地越过他,走上茶馆二楼展示摩梭文化的雅座,要了一杯咖啡,摊开工作日记准备工作时,周华山上来了。原来,室内的展示与中英文说明,都是他的精心策划。他并非这儿的老板,而是这儿的8个月的房客,他房间就在隔壁。为了让人更准确地了解摩梭文化,他免费为老板扛来了在香港放大的照片,并撰写了图片说明。

  在这个地方相遇,我们都很自觉地不讲粤语。他的普通话出奇的好,摩梭语也不错,再加上他身上里里外外流溢出来的被内地文化同化了的特质,让我至今仍怀疑:他真的是一个地道的香港人吗?

  去年9月,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一套非常严肃的女性新视野丛书,其中那本颇受关注的《阅读性别》,作者就是眼前这个英国约克大学性别研究博士、曾任香港大学社会系副教授的周华山。他的真实年龄是35岁。

  摩梭文化召唤着他

  周华山父母都是潮州人,1950年父亲去港时,身上只有14元,家境贫寒,一张床7个人睡,后来全凭潮州人爱拼的精神白手起家,跻身中产阶级。老家人给周华山的印象除了勤劳勇敢,就是大男子主义。"我从小就不能接受主流社会的男尊女卑,对外婆这个词很反感,觉得不可理解。为什么母亲那边所有的一切都要加一个外字呢?为什么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男的不能哭,女的不能坚强呢?"在香港大学读社会学硕士时,有天他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外国杂志,里面提及国内有个世界罕见母系氏族,叫摩梭族,给他的震动很大,但是当时的客观环境使这个地方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他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来到这个梦一样的地方。毕业后,周华山在香港理工大学任教,他开始对性别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内外的时间都离不开这个主题。三年后,他远赴英国,研究国内外不同民族的性别特点和性别态度。两年后,他再度回香港大学任教,但他厌倦了这座文明城市给人所带来的束缚。

  "在那个阶段每一次外出返回香港,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要离开这儿!香港使人麻木,在这里我习惯了我的优越感和特权,我不想这样活。"

  四年后,也就是1998年,他终于下定决心,破釜沉舟,逃离香港,直奔主题。

  他辞职后的第一站是北京。在北京进行性别及同性研究工作的这一年,是他有生以来最痛苦的一个阶段,当时的客观状况令工作开展陷入艰难局面。一切都很迷茫,与期望相去甚远,但他就是不回香港。

  去年3月,一位美国大学博士刚好离开云南泸沽湖取道北京,通过朋友介绍,他们相识了,交谈中让他的社会调研工作乍露曙光。他开始刻意收集资料,后又接触了十几位研究摩梭族的学者,看了一大堆的书,经归纳发现,在众多描述摩梭族生活和文化的资料及书籍里,听不到摩梭族人的主体声音,都是局外人以俯瞰的方式来论述,且普遍观点是摩梭族没有爱情。

  "在以往的研究中,摩梭族的走婚制度不存有感情基础,只是纯粹的性关系。以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纯粹的性不可能满足人的心灵。"

  带着一大堆的问题,他提着在京一年来的全部家当——一个沉重的行李箱,踏上了寻找摩梭文化真谛之路。

  灵魂在泸沽湖里洗个澡

  在未了解到摩梭人的真实生活前,为谨慎起见,周华山第一站先到昆明民族文化村,住在摩梭族人羊独支和羊仙鹤夫妇家里,那是他进入的第一个摩梭族家庭,他们拿他当上宾,但凭他怎样用尽心思,他们也不允许他花上一分钱。

  之后,他走过丽江、宁蒗,终于在1999年8月31日进入摩梭族人腹地永宁,那儿95%的地方没有自来水和电,他挑了一个最原始的家住下来。周华山说,在这里,他终于找到他一生最快乐的日子。自小家贫,造就了周华山吃苦的耐力。在香港一天洗一两次澡的他,来这儿只能因陋就简,因为要洗一次澡要走三个多小时的路才能找到水井。现在,如果不是为了坚持每天游泳,增强体质,他可以一个多月不洗澡,"现在我完全没有洗澡的概念。"

  正说着,一个摩梭老人弯腰走进雅座,周华山赶紧从地上跳起,迎向老人,亲热地介绍:"这就是我住的永宁人家中的阿乌。"

  看得出,阿乌在他心目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阿乌其实是一个尊称,相当于舅舅,舅舅在摩梭族男性地位中更甚于父亲。

  他说,刚到阿乌家时,他买了一盒沱茶去。半夜,阿乌敲响他的门。阿乌指指茶,指指他,最后指着地下,用汉语一字一句地说:"这就是你的家,自己的家不需要这样,懂吗?"

  他才明白文明社会的那套交际方式在这儿完全使不上。这儿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常令他羞惭与感悟。阿乌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到宁蒗,与丈夫和婆婆三人生活,每次回家,他都要提醒女儿,待婆婆如待母亲一样。周华山说:在摩梭人的概念里,如果一个人不尊重女性,就是不尊重自己的母亲,而母亲在他们心目中高于一切。

  摩梭人没有私心,阿乌有5个孙儿,其中的一个女儿要买东西给孩子,一买就要5份,女儿是所有孙子们的母亲,无分彼此。

  摩梭人的无私令自小生长在香港,被香港文化渗入肌骨的周华山感慨不已。他们所有人都住在母亲的大家庭里,走婚生的孩子归孩子的母亲,一家二、三十人不分彼此,孩子是共有的。全家只有一本存折,谁要钱自己提取,谁有钱谁存进去。他们不怕生老病死和无人照顾,因为家永远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记者笑着问:"这是否有点像共产主义大家庭?"周华山笑了笑,不作答。在他的内心,摩梭族的家庭结构与人生观价值观是唯一的,个别的,完美的。他说在这儿住了8个月,得到的感触是"非常感动"四个字。

  读懂了摩梭族人

  周华山说,尽管摩梭族因为开放旅游而认知外界和被外界认知,尽管摩梭族青年的房子里贴着郭富城和还珠格格的画像,但摩梭文化仍未被外界动摇,他们心里明白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通过他们在劳动和迎宾中随口而唱的歌,即可见一斑:"什么都可以没有,什么都可以不要,但不能没有母亲……外面的世界多好,不如自己的家,因为家有母亲,一切可以放弃,就是不能没有母亲……"

  周认为,外来的东西有时搅浑了泸沽湖面,摩梭人需要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很需要电讯,如同需要电和自来水一样,这些东西能彻底改变他们的物质生活,但外面的文化价值观至少阿乌这一代人是不能认同的。采访的当天下午,周华山应邀出席了深圳女报与来自全国的十几个关注女性命运的作家就"外来文化对摩梭文化的撞击与保护"为题所举行的研讨会,作为列席嘉宾,面对多家传媒与镜头,周华山从容不迫地谈了对摩梭族文化的一些看法,赢得不少掌声。他认为,许多对摩梭人的宣传是极其夸张煽情的,因而造成外界对该民族一些诸如走婚形式的曲解。其实走婚不过是摩梭文化庞大体系中的其中一支,它们本意是神圣的,不容亵渎的。

  他说,在摩梭人的"辞典"里,没有"处女"、"贞操"、"一夫一妻"、"寡妇"、"从一而终"、"嫉妒"等字眼,这正是深深打动周华山,驱使他放弃繁华都市而走进这片领域的原因所在。在这里,爱情是自由的,人性是放松的,灵魂是美丽的;对单身女人和老人特别照顾;男不盗女不娼,一切要你情我愿;鄙视卖淫,传统的走婚绝不掺和金钱,性与经济的绝对分离,对爱情的审美不会建筑在对方是否有钱或是个地盘工人身上;性的开明与西方性开放不同在于:后者是个人本位主义,只追求个人的快感、幸福,而前者时刻没忘记自己是大家庭中的一员,一切以母亲、以人为核心。

  "在这儿,女人一点压力也没有,不需要为男人隆胸,爱情没有任何压力……"

  有两个香港朋友曾到此看他,他们问:"你在这儿有没有泡妞?"他感到一种距离,他不知如何把这个民族的精粹向他们展示让他们解读。所以有时他会显得很孤僻。

  问及摩梭女孩与香港女孩的不同之处,他说:"太不一样了,价值观完全相悖,我喜欢摩梭女孩身上所具有的特质。"

  房东告诉我们,单身的周先生目前仍未尝试走婚,"他是个工作狂,说自己正在搞这方面的研究,要保证研究工作的纯洁性,也不想分心,也许这是他的职业操守吧。"

  对比城市,周华山说:"在香港,天天衣饰庄重,以醒目姿态示人,繁文缛节耗掉人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在这儿,可天天穿一件T恤不换,是真实意义的环保。"

  8个月来,周华山已完成了二十多万字,他打算再呆一年,除了继续深入研究性别问题,还将着意观察旅游业对摩梭文化的冲击过程。除了撰写论文,他经常跟妇女上山劳作,和摩梭人一起劈柴、做农活;自己天天游泳、骑马、学语言,但求最终能真正融入摩梭人的生活当中。




 新浪推荐
读新浪新闻 得手机大奖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2000高考专栏
俄罗斯核潜艇沉没北冰洋
马明宇登陆意甲
沪深股市2000年中报
千年奥运 精彩珍藏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