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
|
|
先不管每个人对这些奖的具体价值如何理解,诺贝尔文学奖零的突破与电影奥斯卡奖零的突破的确一直是不少中国人的心病。从去年的李敖事件,到今年对王蒙的捕风捉影,再到最近的沸沸扬扬,诺贝尔与中国作家的瓜葛似乎越来越多。正在此时,真实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真实的来了,他不但有获奖的经历更有该奖的推荐权。 日本对于中国一直是有着太多纠结的国家,在这方面日本的态度也始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作为一个关注战争这种大题材,对中日关系有着深刻思考的作家,大江的这次来访真是肩负双重使命。 大江健三郎不久前的中国之行,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两套自选集,让我国的读者能够更方便地领略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文学精神,也因为他的获奖经历与身份而引来文坛内外的关注。 在他与国内作家座谈及与记者见面的过程中,涉及到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 文体艰涩“年薪不到六万”的“北师大教授” 身为国际知名作家,大江的样子谦逊、亲切而朴素,但是一发起言来却显得认真而富有激情。他的样子正像在他与中国知名作家的座谈会上,著名作家王蒙对他的印象:“我觉得他很像中国人。我刚才碰到他,如果没有在门口看到他的名牌,我会认为他是北师大的教授,每年津贴在六万以下。他人很谦和,也不像某些日本人那样打扮得无懈可击。” 大江在后来回答别人对他文体艰涩难懂的质疑时,照应了王蒙的感受,他谈到:我的文体读者确实不太接受,书卖得不多也是很明显的事。几年前你们看到杂志上我穿的还是今天这套衣服,这是我最好的衣服,可见我的书卖得不好。 这种文体是不是我的选择呢?并不是作家选择文体而是文体选择作家。中国文学的主题、素材、思想是在人民的大海洋中存在的,中国文学的未来是非常有希望的。但在日本已失去了文学的海洋,日本农村与城市是一样的,日本年轻作家面临一个很严重的课题。 中国作家起点很高 父母辈就酷爱中国文学并深有研究的大江,最敬佩的中国作家是鲁迅。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带着喜讯去看望母亲时,他的母亲直率地说:亚洲出身的作家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的有两位,一位是泰戈尔,另一位没有获奖但有资格获奖的就是鲁迅。泰戈尔和鲁迅都是高高在上的,大江可是低好几等呢! 大江对此看起来也是心服口服。 在有王蒙、余华、铁凝、莫言、阎连科、林白、陈染、徐坤等作家及部分知名评论家参与的座谈中,大家可能是鉴于自己的身份和立场,虽然每位作家都发了言,但谁都避口不谈诺贝尔。在随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我问大江:诺贝尔奖对他个人的意义,并请这位有权推荐参选诺贝尔奖作家的过来人,对中国有志于该奖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们提出些建议时,大江回答说:从我本心来讲不需要任何奖,虽然书卖得不好,但有读者读就很好,奖金也不需要。获奖惟一的好处是可以与世界各国学者交流,与大学生座谈。中国作家起点很高,从鲁迅开始保持很高的水平。相信在近五年之内中国本土作家会出现得诺贝尔奖的。 大江对莫言的作品甚为推崇,曾多次在各种场合称赞莫言,并表示:没有人比莫言更接近我的文学特质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甚至肯定地说:“如果说世界排前五名的短篇小说的话,莫言的应该进的去。”大江还在访问现代文学馆时将随身多年的笔送给了莫言。这一切是否是一种暗示呢?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应该永远记住战争--这是我作品的出发点 大江的作品中,核武器问题、日本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共存共生”的问题一直是他关注的焦点。他对日本“国家主义”倾向,二战期间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侵略罪行不忏悔,抱有警惕和严厉的批判态度。他说:“石原慎太郎当选东京都知事,是东京都市民的耻辱。”他说:日本正在第四次锁国。 他谈到:将日本的传统与中国的现实与未来结合起来,这就是我想做的事。当年日本有些学生曾作为士兵到中国来过,在侵华战争的士兵中有不少是研究中国文学的专家,有的士兵兜里揣着《源氏物语》(大江认为该书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或者鲁迅的书,他们内心带着极大的矛盾,战后文学就是要揭穿这些。如果日本将来局面更恶化的话,我希望日本的年轻人不会带着我的小说去侵略别人,我不让日本士兵看得懂我的作品,所以我写得非常难懂(笑)。人肯定是有错误的,有了就要悔过或补偿,但日本人是缺乏这种精神的。过几年日本教科书就不会再有“南京”和朝鲜慰安妇的内容了,但我认为应该把这些告诉孩子们。 应该永远记住战争是我作品的出发点。在这方面不要轻信日本人,对日本人要有戒心。 跟随大江来访而翻译出版的新书包括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大江健三郎自选随笔集》(定价:25.00元)和一套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江健三郎自选集”--长篇小说《燃烧的绿树》(定价:31.20元)、小说集《迟到的青年》(定价:16.90元)及文学理论集《小说的方法》(定价:13.00元)。据光明日报社徐晓女士介绍:他们出版的自选随笔集选择角度主要集中在带有人类关怀、人性关照内容的作品,以及大江对日本国家的认知、民族主义的态度等,包括他关于核武器和战争的反思,以及他与残障儿子共同生存的情感经历。 大江表示:自选集开创了新的天地,“随笔集”也是首次出版的将他的演讲对谈结集的书。(李晓犁)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