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文化漫步> 新闻晨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让人记住的越来越少 中国当代文学丢失了什么?

http://edu.sina.com.cn 2000/10/18 09:44   新闻晨报

  近日,应著名文学刊物《收获》之邀,余华、莫言、苏童、张炜、马原、王安忆、格非等数十名国内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汇集沪上,共同探讨世纪之交的中国当代文学。

  在此次座谈会上,作家与评论家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表示出了一种深切的关怀和忧虑。一种普遍感觉是,近十年来,震撼人心的小说少了,甚至让人记得住的小说也越来越少。一位沪上评论家以曾是一名文学青年的身份,发出了这样的疑惑:究竟是读者出了问题,还是有一种东西被作家在写作中丢失了?这位80年代的文学青年,曾经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国的当代小说,但现在他感到越来越读不下去了。尽管出于职业的需要他还必须读,但这种阅读已使他处于一种糟糕的状态。以前在阅读中产生的感受和激动没有了,代之以似曾相识的感觉,读了几行字就知道下面要说什么。几天前,在《收获》金秋朗读会上,这位评论家有机会重温了80年代曾发表在《收获》上的那些轰动一时的名篇,虽然现在听来有些幼稚,但当时所产生的心灵震撼却是真实的。而进入90年代以来,尽管作家们越来越会写,但他却没了感觉。他不知道是自己出了问题,还是作家出了问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郜元宝先生也表示出了相同的困惑。他认为,从技巧的运用和样式的探索来说,中国的长篇小说几乎都涉猎到了,这是五-四时期的作家绝对想象不到的。但唯独缺乏一个比较根本性的东西--一种精神生活。在当下的长篇小说中,找不到一个世纪来中国人精神发展的脉络和与当代人处境相对应的精神生活。其次,郜先生还指出,国内目前小长篇很多,大长篇很少。而一辈子只准备写一部大长篇的作家更是少见。于是,作品往往只是用来展示作家在一段时间里的生活积累或专题式地解决某一个问题,难以构成一部大长篇。

  刚完成力作《外省书》的作家张炜也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当代文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中国的文学缺乏浪漫和精神力度。他认为,目前的作家中,爱文学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不少作品都是浮在表面的泡沫,这样的文学能感动谁呢?(徐颖)




 相关链接
《尘埃落定》全票入选茅盾文学奖成为得奖大热门 (2000/10/18 09:05)
朱邦造说,别有政治目的的诺贝尔文学奖不值一评 (2000/10/17 21:16)
网络文学--流落民间的文学 (2000/10/17 12:34)
旅美华人作家:诺贝尔奖评委会不了解中国文学 (2000/10/16 09:26)
老年评委“力不从心”--茅盾文学奖遭遇矛盾 (2000/10/16 09:22)
旅法华人作家高行健获得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 (2000/10/13 10:59)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以色列袭击巴勒斯坦专题
新浪招聘网站
专题:亚洲杯足球赛
网上购买大幅奥运精彩图片
支持奥运,网上签名!
《音像世界》第9期
十一旅游征友
最新聊天室:E网情深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