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文化漫步>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一只绣花鞋》唤醒“文革”手抄本难忘记忆

http://edu.sina.com.cn 2000/12/01 11:04   北京青年报

  --张宝瑞:我们走过的文化饥荒年代

  历史

  “文革”期间,由于极左路线推行,文坛萧条寂寞。但是中国人不满足在文化沙漠中长途跋涉的饥渴,于是民间口头文学不胫而走,各种手抄本应运而生,且鱼龙混杂。“手抄本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因为它诞生于“文革”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历史环境之中。

  《一只绣花鞋》

  讲述我公安人员如何与图谋打入我党内部窃取情报的敌特斗智斗勇,《一只绣花鞋》是“文革”中流传最广的故事和手抄本之一,计有版本数十种。张宝瑞此番出版的《一只绣花鞋》是其中唯一一部长篇。它由《梅花党系列故事》、《绿色的尸体》、《火葬场的秘密》等故事组成。“文革”后,著名的反特电影《雾都茫茫》即取材于《一只绣花鞋》版本之一。

  现代人认为理所当然的自由阅读,曾经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过来人的话

  昔日手抄本欲作今日畅销书,自11月19日同一天以“百姓新闻”和“文化新闻”两种面目跃上报端,且一举占据两个版面的头条,北京人张宝瑞和他的《一只绣花鞋》成为近来最“特别”的新闻。

  先是听者反应殊异有趣。四十好几的奔走相告,三十出头的感慨好奇,二十年少的不知所云。一个征集手抄本的电话引得老知音们纷纷去翻旧时箱底儿,唏嘘着当年排着队等不及要为它点灯熬油、笔走龙蛇的自己。年轻人却觉得“前辈”们热情得有些夸张,找来一本读读怕是更不得要领:“就冲这,二十多年前你们至于吗?!”

  “一代人的怀旧是另一代人眼中的做秀”。继罗大佑演唱会之后,2000年临到岁末,这句话又添了文学背景版本。

  说得也是,《一只绣花鞋》封底的“国产恐怖文学经典”之类书商惯用的耸动之语,在《午夜凶铃》第N个续集都看滥了的年轻人看来,难免有点儿贻笑大方。“手抄本?不知道呀,没听说过。我认为文学最好的流传方式应该是网络,因为网络文学不但方便读者,而且流传速度快。”一个今天的联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发言。奇怪吗?不奇怪。

  而对手抄本暗怀情愫的“老人”们沉默不语,年轻人觉得他们不可理喻,他们也不知道该跟年轻人们从何说起。彼此之间,横亘的只是时间。

  关于“文革”手抄本的最新消息,是首都图书馆站出来说“我们希望收藏”,因为“手抄本小说可以让人们对‘文革’时期的文学有进一步了解。”

  这也是22日,记者前往采访《一只绣花鞋》作者张宝瑞的原因。岁月的流光面前,每个人都是恒河沙数,渺小如尘埃。有意义的,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历史。

  手抄本是文化饥渴的产物

  记者:来之前我想在网上找一些有关“文革”时期文学状况的资料,结果无功而返。手抄本好像是不入正史的东西。

  张宝瑞:我看过一本“文革史”,提到《第二次握手》、《梅花党》。但是不很长,写了几句。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梅花党》作者是谁呢。这段历史大家都不太清楚,很多作者写史的人找不到。比如《林强海峡》作者最近刚找着,在沈阳。这也是一部“文革”手抄本,14万字,当时在东北建设兵团流传很广。

  记者:时间呢?

  张宝瑞:也是在“文革”期间,1972、1973年的时候。手抄本主要就是在“文革”期间流行,段落主要是1970年到1976年。据历史记载流传有300多种手抄本,我是写了20多种。

  记者:所谓“文革”十年,“文革”是从1966年就开始了。手抄本为什么在“文革”的中期、后期才大规模流传呢?

  张宝瑞:因为初期都忙着搞革命,大家都很投入,大串联啊、武斗什么的,动荡不安的,这时候文学没法流传。到中晚期的时候生活稍微安定一点儿了,大家需要这种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有对文化的这种饥渴。但是当时文坛是百花衰败,没有什么文学作品。只有一点儿,就是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什么的,很少的一些作品,还有8个样板戏。

  当时作为国家出版社,不可能有很多正式文学的出版物。当时文学的审查很严的,要求很高,要求文学必须为大批判服务,为当时的政治服务,所以文学作品不可能登上文学殿堂。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有这种对文化的渴求,文人有这种创作的欲望,手抄本文学就应运而生了,它是特殊历史时期特殊的一种文化形式。

  手抄本的生命在于口口相传

  记者:“文革”手抄本一般都是什么内容?

  张宝瑞:手抄本分三大类。第一类就是一些比较悬念的、传奇性的,或者侦破的、破案的这种,典型的就是反特题材。这一类里最有名的就是《一只绣花鞋》。《一只绣花鞋》当时有好几个版本。因为流传起来之后,听过的人再讲给别人,有的人特别能侃,所以又生发出很多故事。

  记者:等于就是口口相传这样?

  张宝瑞:对,就是口头文学、民间文学似的。后来写下来,大家抄,然后有了手抄本。就是这么演变过来的。当时写《一只绣花鞋》的版本和《梅花党》的版本很多,但是唯一的一部长篇是我写的。四五年前《一只绣花鞋》第一次出版的时候是18万字,那是“文革”期间手抄本文学著作的第二次正式出版。第一部出版的是《第二次握手》,它80年代初期就出版了。

  记者:那是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件事。

  张宝瑞:对,后来又拍成电影。现在是在准备第二次出版。它的作者叫张扬,现任湖南省作协副主席,50多岁了。他的作品属于手抄本文学中第二类,反映科学家题材的。他其实在1963年就写出来了,原来叫《归来》,后来也是在“文革”中流传下来的,挺有名的,他这本书“文革”中受到冲击了。因为书中歌颂了周恩来,他写了周总理关心、关怀从国外归来的老一代科学家。当时“四人帮”对周恩来是恨之入骨,所以姚文元下令逮捕他入狱,粉碎“四人帮”后才出狱。

  记者:我记得是小时候从广播里听到这部小说的,同一时期还有一个广播剧叫《醒来吧弟弟》。

  张宝瑞:那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出现的伤痕文学作品。

  记者:我一直以为《第二次握手》当时被禁和被流传,都是因为它里面写了爱情。

  张宝瑞:是,它那里面写了坚贞不渝的那种爱情。它被打成“毒草”也是因为它宣扬“爱情至上”、“资产阶级人性论”。

  记者:那第三类呢?

  张宝瑞:第三类就是比较有问题的,不太健康的。虽然有专家认为,当时在那种性禁锢、性罪感的气氛里,这种小说对于冲破性禁锢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它们写得过于露骨,所以现在也是不适宜出版。

  手抄本唤起对湮灭历史的记忆

  记者:你刚才说到当年版本很多,那我就不知道你在这里面的角色了,究竟你是它们源头,由你这儿再演绎出各种版本的呢,还是你听到这些东西,你最后给它加工写出来?

  张宝瑞:我这个是比较早的一个版本,1971年就开始流传了。但那个时候流传的是个中篇。我们那些工人也都看过。他们就在炉前,上夜班的时候看。我1969年从24中分到北京铁合金厂,一直到1979年整整在工厂干了10年炉前工。先是我给他们讲故事,那时候我十六七岁,是生产班长,为了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上夜班时候,边侃边编,边编边侃,到该干活的时候就给他们结个“扣子”,“欲知某某生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然后大家干活操家伙儿。就这样那时候我那个生产班组还是不错的,是生产先进单位。我用讲故事、用文学、用手抄本来调动大家积极性。后来我把这些故事写下来,写下来他们就抄。后来又出了很多版本,所以流传很多。但我是唯一一部长篇。

  记者:就是说很难讲谁先谁后、谁是源谁是演绎?那你这些故事,来源是哪儿?是你凭空想出来的?

  张宝瑞:都是虚构。原型很少。我这人想象力非常丰富。当然跟看的好多书有关系。“文革”中没有那么多书,主要是借着看,或者中学图书馆,都封存了,我们就去偷来看。我形象思维非常发达。

  记者:为什么这时候想要出版它们,是书商的创意?

  张宝瑞:手抄本我一直想给它出版,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契机。

  记者:为什么觉得现在是合适的契机?

  张宝瑞:也是很偶然的,他们觉得应该出这套书,叫“‘文革’手抄文存”。“文革”也是一段历史,而且是特殊的一段历史,产生了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中国的文学史不能断档啊,这个手抄本当时流传了300多种,有名的起码是二三十种,也是一个时期特殊的文学形式,这些作品虽然鱼龙混杂,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它的意义的,至少可以唤起大家注意一段被湮灭的历史。

  手抄本与网络时代文学精神相通

  记者:你好像喜欢向人展示你这些用当年的挂历包封面,抄在当年信纸上、贴贴补补的文字,典型的那种没有电脑的年代的东西。

  张宝瑞:看着它们就会产生一种难忘的亲切的情绪。老三届的人,现在40岁、50岁这帮人,他们都会觉得手抄本很亲切。那时候都偷偷地抄录。学生上着课,在课桌底下抄。有的是连夜抄,一抄抄一宿。因为可能就只能借到一天。抄的过程他们也加工啊,他要觉得这个词不合适,他就给改了,或者增加点儿细节都有可能。所以手抄本实际上是群体劳动,逐步被加工,挺有意思的。

  记者:这是否也是手抄本作者不好找的原因之一?

  张宝瑞:对。好多手抄本都是在过程中经过多人加工而成的。当年手抄本也不署名,有的作者原来不爱露面,有的作者已经流落四方。

  记者:所以手抄本其实也可以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民间文学。我想起王朔说过一句话:“网络的意义就在于,不再是只有经过特别挑选的人才有说话的机会。”这是网络之于普通人的意义。我想手抄本可能是粗糙不入正统,在某些意见看来,是些禁不起“文学”这个标准考量的东西,但是它那种大家参与和主动传播的气氛,其实跟现在的网络文学是有某种精神上的相近之处的。

  张宝瑞:对。口头文学,手抄文学,其实就像今天的网络,你想写什么写什么,然后往网络上一搁就完了。手抄本也是,你喜欢抄你就抄,你愿意传播给别人你就传播。它也是一种自由文学创作。

  手抄本的使命是娱乐大众

  记者:有一种看法,认为手抄本其实格调并不高。

  张宝瑞:对。这种文学形式,它还是属于比较大众化的,可能让老百姓觉得是比较满足的,而文人不太满意。

  记者:有人说,现在出版这种,也就是一些“老人”拿着怀一下旧而已,而年轻人恐怕没什么兴趣。

  张宝瑞:不一定。我儿子在165中念高一,他们班就流传看这本《一只绣花鞋》,都说“挺爽挺爽”,好些话他们都背下来互相说,他们也都十六七岁。

  记者:这次修订再版,“修订”的含义是什么?只是改掉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还是文字上也做一些润色?

  张宝瑞:做一些修改。

  记者:你觉得还有当年的精髓吗?

  张宝瑞:当然,基本还是保持它的原貌。

  记者:你觉得写手抄本这种经历,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张宝瑞:几个影响:一个,手抄本文学这种创作,本身是自己内心感受和情怀的一种表达。第二就是创作的一种社会的认可。我写的东西我觉得应该被社会认可,通过手抄本形式,我得到了,因为当时不可能正式出版。

  记者:我想你肯定从中得到了特别大的满足?

  张宝瑞:满足。我给大家讲故事,大家很爱听,然后又喝彩又捧场的,那是高兴。第三个,这种侃故事锻炼人构思故事的能力,给你今后的创作奠定了一个基础,对今后的创作是一个准备,完全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记者吴菲)

  张宝瑞1952年生,北京人。1993年任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文革’手抄文存”之《一只绣花鞋》的作者。

  欢迎访问新浪文化文学专区,赏读更多精彩文章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美国总统大选
2000年世界小姐大选决赛
新浪招聘网站
健康专题:禁用PPA感冒药
手机栏目提供选购、评测方案
支持奥运,网上签名!
网上学园提供学习电脑网络技术文章
全国男篮甲A联赛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