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
|
|
在记者下周的工作计划表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探访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卞之琳老人。12月8日是他的90大寿,12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将主持《卞之琳文集》的学术研讨会和新书发布会,作为献给老人的寿礼。牛汉、郑敏、屠岸、杜运燮等老一辈诗人、翻译家都将出席为卞之琳先生祝寿。昨天上午,记者正在为即将见到卞之琳先生而暗自高兴,已经托了一位与卞先生相熟的朋友,要在他生日之前去拜访,送上一束鲜花、几句问候。报纸的副刊版面已经准备好,要为卞先生做一期封面文章,专栏作家版的编辑约请他的友人写纪念文章,稿件也已基本就绪。电话突然响起,是这位朋友打来的,记者正要询问拜见卞先生的时间是否已经约定,忽然发现他的语调有点不对劲。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卞之琳去世了。” 记者以为自己没有睡醒,感觉犹在梦中。怎么可能?这位朋友的语气十分沉痛:“我给卞之琳的女儿打电话,想跟他最后敲定见面的时间。没想到他女儿一听我的声音就哭了,说她正离开医院,父亲刚刚走了。还差六天,老人就满了90岁的整寿。本来,卞先生很想在生日那天走出家门,和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们聚一聚。听说卞先生是头一天晚上送进医院的,第二天上午离去,应该没有经受太大的痛苦。” 然后是一阵忙乱,记者开始查找卞之琳的生平资料、文学评价和照片,心底却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喜事竟然真的能在瞬间变为丧事。消息不断传来,追悼会的日期初步定在12月6日,原定12月7日举办的研讨会日程不变……对于记者这个年龄的人,卞之琳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硕果仅存的几位大诗人之一,是文学教科书上备受瞩目的重要人物,是莎士比亚悲剧的译者,成就卓著的翻译家。就这样失之交臂,遗憾?惋惜?沉痛?说不清。然而分明地感到,历史随着这些老人的离去在分分秒秒地流逝。 -文/本报记者尚晓岚 -摄影/柳快 卞之琳小传 卞之琳(1910年12月8日—2000年12月2日):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14岁第一次买了一本冰心的诗集《繁星》,从此对新诗发生兴趣。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1930年开始写诗,此后不断发表新诗和翻译文章。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三秋草》,1935年出版《鱼目集》,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合著的《汉园集》出版。卞之琳的新诗广泛地从中国古诗和西方现代派诗吸取营养,自成一格,充满智慧的闪光和哲理的趣味,是30年代中国文坛“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抗日战争期间曾前往延安和太行山区访问,诗风有所转变,歌唱人民的战斗生活。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做研究员。1949年回到北京,先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北大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等机构,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评论和翻译。译作有《英国诗选》、《莎士比亚悲剧四种》等。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