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教信息> 文化漫步> 厦门日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最大卖国贼?最大爱国者?--读《李鸿章情事》

http://edu.sina.com.cn 2000/12/16 10:38   厦门日报

  今年11月我到合肥旅游,游览完包公墓包公祠后,又去李鸿章故居。此前,我看过报道,由于建设步行街需要,有关单位准备把李鸿章故居迁移到别的地方,此举引起文物部门的强烈反对,因为李鸿章是近代名人,故居极具文物价值。之后故居命运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乍一看,夹杂在鳞次栉比楼房中间的故居,门前是繁华的步行商业街,显得十分逼仄,与周围的景观实在是不协调——曾经权倾四方的李鸿章要是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看来,李中堂在故乡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能和包拯相提并论——包河河畔的包祠包墓,绿树环绕,碧水萦回。

  参观故居时,我买了一本《李鸿章情事》,还盖章作纪念。在回厦门的火车上,我粗粗翻看一下,刚看完作者李阳泉先生的“引子”,我就大吃一惊,李阳泉开篇便对李鸿章一生做了高度的浓缩——他是大办洋务、创办北洋水师、出使欧美的吒咤风云的大人物。任直隶总督时,与洋人互签条约,日久得卖国之骂名。国者,人之所属也,既卖国,则有非人之嫌,李鸿章果非人耶?非也,非也……李中堂实有其难、实有其孤愤也!

  这一本李鸿章传记,从李鸿章少年得志写到他吟诗而终,书中掺杂不少“情事”,类似演艺圈里惯用的手法——戏不够,爱情凑。李阳泉先生所编排的“戏”并不是不够,而是为了让李鸿章的形象更完美高大一些罢了。书中不惜笔墨描写“情事”——友情、乡情、师生情……尤其浓墨重彩描写李中堂与3个妻子的缱绻情事,或举案齐眉,或浪漫相遇,或生离死别……毫无疑问,这诸多的“情”字描写,使李鸿章的人物形象生色不少。然而,李鸿章毕竟不是一个一般的人物,他身处的政治地位,以及他的政治作为才更能体现出他个人的人物品性。

  众所周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是历史上最黑暗的,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宫廷里最龌龊的一幕出现了,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而李鸿章成了太后的红人,充当了太后的走狗,虽然他也因甲午战争失败下过台,但他的“雄才伟略”——镇压太平天国,镇压捻军,与外国人巧与周旋等等能力还是没有人能与之匹敌的。很快,他就官复原职了。他的一生,尽管也办洋务,建海军,出使欧美……尽管开中国之先河,但都成不了气候,不能挽救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于水火之中。他苦心经营,曾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当2000万两的海军军费被慈禧太后移为修建颐和园后,再也没添一枪一炮,最后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而这些,被作者看成是李鸿章为了这个千疮百孔的民族,是爱国行为。如果真如作者所说的,那李鸿章面对慈禧太后“颐和园不修,谁也别想做官!”的雌威,应该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气节,而不是忍气吞声,不声不响地逃避。而他的“聘欧美”,竟也聘来了连他的老师曾国藩都不齿的“常胜军”参与剿灭太平军。曾对李怒言:“洋人之兵不可用,让别人来杀我们的国人,还拿我们的银子走,我大清帝国颜面何在?”可李鸿章清楚,不灭太平军,他的仕途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因此,还是采用了“借刀杀人法”。于是,“常胜军”领队戈登,这个曾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抢劫过圆明园国宝的英国人,反过来又被李鸿章请过来打国人,这算不算是个历史笑话呢?

  他一生签的“约”中,不知有几个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1895年和日本人签的《马关条约》,1896年和俄国人签的《中俄密约》,1898年和俄国人签的《旅大租地条约》……有哪一个不是丧权辱国的?就在他死前两个月,还与德英法等11国签订了万人唾骂的卖国条约——《辛丑条约》。慈禧太后对李鸿章的赤胆忠心自然非常感动,在给李大人的电报中特别提到,请中堂大人保重!就是这样的人,还会被称为最大的爱国者。如果他真的爱国,他会代表清廷去签那么多的不平等的条约吗?他签得下去吗?中国有句古话:士可杀,不可辱。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呢?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笔者只是想将一个已经被盖棺定论的人物再附着一点东西,以使他在百年之后能够不拘成见地再做一回人,让这个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完整地再现一次。不管作者用什么华丽的语言,再附着什么东西,黑的再附着也是黑的。回过头来,李大人的所作所为,说白了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头上那一顶乌纱帽,为了整个家族。书中写道,中日大东沟海战前夕,李鸿章意识到北洋水师几无胜算,于是,不惜纡尊降贵,指使他的幕下给李莲英送礼,请李莲英在关键的时候在太后面前美言几句。后来,尽管海战损失惨重,太后还是很给李鸿章面子:“大东沟海战战果,我很满意!”李鸿章一人得“道”后,他的几个兄弟也跟着“升天”了。假设,他倒了,倒得一塌涂地了,难道不会“株连九族”吗?那时候,朝廷里想置他于死地的人会少吗?也因此,他处处都要看老佛爷的眼色行事,老佛爷不倒,他会倒吗?

  作者在李鸿章吟诗而终后写道: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卖国贼”、最大的“爱国者”在一片讨骂声中憾然离世。试问,李鸿章能聚这二者于一身吗?说他是最大的卖国贼,可能有点冤枉,因为稍后的袁世凯“卖”得比他更凶,而说他是最大的爱国者,恐怕是天大的笑话了!(陈聪稀)

  (《李鸿章情事》,李阳泉著,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1998年3月第2次印刷。)

  编后记: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这是中国古代官方及所谓正统修史的传统。发展到当代和地方主义携手,似乎更变本加厉,以致不顾唯物辩证史观,不分青红皂白,对本乡本土之先贤名士,便一味隐恶扬善、修饰袒护了,前有敦煌之王道士,今有合肥之李中堂。名曰弘扬乡土文化,实则歪曲历史,混淆视听,误人子弟。此种做法,实不可取。




 相关链接
拿什么衡量历史人物--网友评《李鸿章情事》 (2000/12/16 12:57)
历史回顾:李鸿章与天津卫 (2000/08/02 13:14)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情感健康美女写真 尽在一周集萃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
组图:花样旗袍 花样年华
新浪招聘网站
杨晨停赛风波
2000年精彩国际新闻图片回放
手机栏目提供选购、评测个性化方案
孟京辉与他的《臭虫》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