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就要开始填报高考志愿了。报考在即,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纷纷致电本报,询问如何才能正确、合理地填报自愿。就广大学生和家长关心的焦点问题,记者昨日走访了市招生办主任周延光。
记:报考之前,如何能获取必要的招生信息?
周:对于考生来说,当前应考为大。获取高考招生信息的任务就落到了家长的身上。填报前,家长必看的两本高考工具书是,《普通高等中专学校招生报考指南》和《全国普通高等中专在广东招生专业目录》。其中,《报考指南》最好找出去年和前年的两本旧书,查阅前两年主要高校的招生人数、各分数段报考人数、各专业录取平均分等重要的参考数据。
记:怎样判断自己孩子在考生群中的具体坐标点?
周:深圳去年高考的录取率为87%,今年高考形势的大坐标与去年大致相似(可参照去年的《报考指南》)。至于孩子在高考大坐标中的具体坐标点的确定则取决于成绩的实力。学生的成绩实力可以根据本校考生实力在本市中的排位,再结合对具体学生的平时成绩、年级排名、模拟考试成绩以及心理因素作综合考虑。
记:应该怎么根据考生的体检结果选择志愿?
周:考生应以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为依据来选择志愿。体检结论有三类:A.合格。B.合格,但专业限报。C.不合格。90%以上的考生都属于B类,建议限报的专业千万不要报着试一试的侥幸心理。但允许报的专业也不要轻易放过。
记:考生该怎样合成志愿表?
周:《招生目录》上有几百所学校,专业众多,一个考生要把志愿表的格子全部填满,大概可以填6批(含提前批)24个院校,68个专业。不过深圳考生历年来充分行使这一权利的不多,大多数只填1个—2个学校。每年均有学生在录取期间才申请填补志愿。预计今年此类申请可能不再受理,建议今年的考生在填报时,要慎重取舍。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