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chinaquest
网上寻宝大行动
新浪寻宝大行动,
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教首页 > 文学专区 > 作家专栏 > 专栏文章

吴亮 专栏

南琛 专栏

古尤尤 专栏

猪小猪 专栏

陈跃红 专栏

棉棉 专栏

王兰芬 专栏

麦田 专栏

张颐武 专栏

赵波 专栏

老了一点 专栏

宁肯 专栏

射覆 专栏

萧萧0253 专栏

狼小京 专栏

苇一 专栏

浪人柳无缺 专栏

浪打郎 专栏

焦国标 专栏

pigsyme 专栏

傻青 专栏


语境与本文


          作者:陈跃红
http://edu.sina.com.cn 2000年11月17日

  ——欧洲田野笔记

  到了罗马,几乎不可能不去梵蒂冈。

  这是一个城中之国,在这里居住着教皇和教会的最高权利机构。

  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只占有罗马城西北角0.44平方公里的土地。走在梵蒂冈的土地上,一不留神就出了国。记得我去参观的那一天,在它的国境线上进进出出就有五六次的样子。

  这个国家好象也没有什么正宗的本国公民,他的政府工作人员,甚至包括教皇在内,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卫队则来自瑞士。国内说的是意大利语,花的钱是意大利里拉,每年都有三千多意大利公民在这里上班就职,他们是这儿的人口主体。

  但是梵蒂冈也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它是世界所有天主教会的中心,六亿多天主教徒的主宰。对于遍布全球的天主教徒而言,梵蒂冈是他们精神的圣地,超国界的神圣之都,自然是疆域无边了。

  对于意大利,尤其是对于罗马人而言,梵蒂冈既是精神信仰的支柱,也是源源不断的财源。光是每年来此朝圣的数百万教徒的消费,就在很大程度上维系着罗马市的财政平衡。虽然在历史上,罗马和梵蒂冈之间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恩恩怨怨,但是我相信,这城中之国依然会在台伯河畔度过它的二十一世纪。

  梵蒂冈已经被许多文化游客和作家描写过了。

  那能够容纳数十万人的圣彼得广场的宏伟壮丽;能够容纳六万人的圣彼得大教堂的金碧辉煌和神圣气氛;还有那独一无二的邮局;古色古香的卫队;风格各异,造型富丽堂皇的五十个圣坛;可用使用多种语言的,神秘的忏悔室;价值连城,富可敌国的艺术博物馆;以及巴洛克大师贝尔尼尼的艺术设计才能和米开朗基罗巧夺天工的教堂圆顶等等。

  所有这些都不需要我在这里再重复描述,他们都在我的预料和想象之中,还未曾走进梵蒂冈的时候,我从电脑旅游网站和旅行手册上都已有所了解。

  而梵蒂冈真正给我的意外是有关艺术的方面,即艺术作品与它的存在环境的关系问题。用时尚的理论术语来说就是文本(text)与语境(context)的关系问题。

  这是我在这里尤其想谈论的主题,也是我写作梵蒂冈的用意所在。

  无论是在巴黎、伦敦、还是在柏林、以及其它一些国家的艺术博物馆中参观,也无论是在卢佛宫、奥赛还是在大英博物馆、在柏林古代博物馆中流连,在震惊于如此丰富精美的艺术收藏的同时,我经常不时会被某种时隐时现的遗憾情绪所搅扰。

  这种感觉就是,如此多的作品竟然在这里像装在仓库里似的被收藏着,像摆在百货公司货架上的商品一样的被堆积着。你才从埃及馆出来,立刻就进了希腊馆,刚刚才接受了文艺复兴的艺术洗礼,马上又陷入了中国历代艺术的汪洋大海之中,五分钟前你还在十八世纪的油画前流连,片刻之间印象主义绘画又在向你招手了。

  它们像快速跟进的胶片一样在你的眼前掠过,铺天盖地的冲击你的视觉感官。你除了感到不知所从的晕眩外,并没有对具体个别的作品留下任何印象。或者说每一个作品你都看见了,然而你的脑海中却只是一大片作品的层叠和堆积,是一汪形象、色彩和造型的海洋,而你对任何一个具体的作品感受,全都被淹没在着这块艺术的泥沼中了。

  这实在是因为,成千上万的作品就这样毫无选择地挤在毫无个性的同一个空间里,相互扎堆也相互干扰,你没有办法找到欣赏一个单独的艺术作品所需要的环境和气氛。以致于当我行走在各种雕塑作品胡乱堆积如山的罗马国家博物馆里的时候,竟然忍不住喃喃自语,这那里是什么艺术博物馆,简直就是一片艺术的墓地。

  毫无疑问,今天所谓艺术收藏和展览场所的最大遗憾就在于,它在把艺术作品集中收藏起来的同时,实际上也拔起了作品的根,使它脱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而在失去了艺术生成和存活的环境和气氛之后,作品便成了孤立之物,我们很难知道它是在什么样的氛围下产生的,它和周围的环境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样一来,一件艺术作品的存在价值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它本来应该有的意义也很难说。

  面对一件孤立的作品,我们纵然有再深刻的观察力和细读本领,也很难通过想象力去重建它原初的环境和氛围,从而全面深入地去加以解读和鉴赏。因而欣赏和理解一件艺术作品的最好环境,就是它原初存在的环境,至少也要将其还原或者说放置到它原初存在的环境和气氛中去。只有这样,作品的本来面目才可能准确地显现出来。

  而关于这一点,在所有的艺术博物馆中都是办不到的。在欧洲学习行走期间,我都在期盼着与这样的场景不期而遇,结果是在意大利,也就是从我走进圣彼得教堂的那一会儿开始,我才终于找到了这种感觉。

  走进圣彼得大教堂大门,前面右手的一个圣坛空间里,安置着的就是那尊“圣母哀悼基督”的雕像,这件举世闻名的雕塑是米开朗基罗二十五岁时候的作品。美丽娴静的圣母近乎平静的坐在那里,殉道而死的耶稣平躺在她的右臂和膝上,只有细心的观众才能从她那低垂的眼帘,从她那似乎锁住的眉心和凝固的唇间捕捉到殷殷的哀伤,而那陷入布纹的右手,更默默地诉说着一位母亲内心的巨大悲痛。

  这种感觉在很大意义上其实是属于审美性和情感性的解读,或者说是面对作品本身的纯文本性的细读,然而却不是其意义的全部。

  当我们来到这座宏伟的教堂之中,来到这件雕塑得以诞生和存活的环境中之时,再重新进入作品的理解,就会感受到在作品和这教堂的环境之间实际上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环境本身也已经成为了作品的一个重要部分。于是,除了上述的意义之外,我们发现这件雕塑在这宏大庄严的教堂中,生出了一种强大的悲剧力量和神圣崇高的美感。在这宗教的最高神圣空间中,作品焕发出了强烈的精神感召力,耶稣牺牲的价值意义和圣母对这一命运的默默平静的接受,由于教堂本身的存在和辉煌,映证着千百年来人类信仰的力量,而这正是耶稣牺牲意义的最好注脚和证明。类似这样的感受,一旦离开了作品生存的环境和气氛是很难体会到的。

  同样的体验,我们还可以在罗马的圣十字镣铐教堂里再感受一番。在那座不算太大的教堂深处阴暗的祭坛里,端坐着美术史上的名雕“愤怒的摩西”。

  幽暗狭窄的环境,拥挤的人群,一度使我产生出这样的念头,为什么不把这作品搬到明亮的博物馆中去,让人们更容易欣赏。但是只在片刻之间我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摩西所愤怒的正是人们对于约法的背叛,是人在精神和肉体方面的不断堕落,而作品的意图正是要警示信徒和众生,堕落的结果将是天谴和末日的审判。为了实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其安放的最好位置就应该是教堂,就是要这样有点儿幽暗和悚然的环境气氛。

  于是,当信徒鱼贯而入,祈祷和受教于上帝的教诲时,面对愤怒的摩西,才会真正感到震慑的力量和忏悔的愿望。而一旦将作品搬进博物馆以后,他的大多数价值意义都将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是一种苍白而暧昧的美感。正因为如此,我特别钦佩罗马的艺术修复家们。他们成年累月的工作在那些教堂深处昏暗的祭坛内和角落里,不辞辛苦,持之以恒地在原地修复着一个又一个的艺术原作,而不是把它们挪开和换位,甚至搬进博物馆去。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和心血维护着艺术的原初环境和真实的存在。

  语境与本文,环境与作品的意义当然并不仅仅限于深化和扩展我们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它同时也在提醒我们理解和认识艺术家。

  让我们走进梵蒂冈艺术博物馆,到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画室里去看看罢。

  把梵蒂冈艺术博物馆比喻为阿里巴巴的宝库、富甲天下的收藏世界是一点都不过份的。其藏品之多,价值之珍贵、历史之久远,即使是在全欧洲恐怕也少有,也许只有卢浮宫、大英博物馆,乌菲齐画廊等有数的几家可以和它媲美。

  然而梵蒂冈艺术博物馆却有它独一无二的骄傲,那就是像拉斐尔画室和米开朗基罗作画的西斯廷礼拜堂这样独特的地方。它们属于那种地地道道的原装货,不仅作品是真的,连这屋子、墙壁、天顶,甚至光线和空气都可以说是原装的,因为当年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就在这屋子的墙上和天顶完成了他们的旷世绝作,并且永远的保留在了这里。

  参观梵蒂冈艺术博物馆的人是如此的多,只要开放,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像是一队一望无际,浩浩荡荡,永无结束的游行队伍。那种嘈杂和拥挤,使你几乎不太可能心平气和地静下来认真观赏某件作品,你只是身不由己地随着人流移动而已。

  然而当进入拉斐尔的四间画室的时候,所有的参观者都会眼前一亮,脚步立刻慢了下来。在发出似曾相识而又再次叹为观止的轻呼以后,很多人都会立在像“雅典学园”之类的巨作前面静默片刻。我想大家无疑都是在想象大师当年在这里倾力创造的情景,至少我当时就是这样的思路。有时候你会注意到这样的一种情景,一些参观者会把自己的目光从作品上面收回,然后在这屋子的各个角落上下左右的瞅瞅,仿佛要从这屋子的某个角落和缝隙里去找寻大师的踪迹和气息似的。

  至于走进那间状如诺亚方舟的西斯廷礼拜堂的时候,情形就更加非同寻常了。

  面对迎面圣坛前的巨幅壁画“末日审判”和头上以“创世纪”为主题的天顶壁画群的时候,人群往往会在瞬间就沉寂下来,无数张脸此刻一起抬头仰望。

  记得那时侯我正站在进门口的高处,往下俯身看去,眼前是一幅什么样的壮观动人景象啊!天顶是一片辉煌的旭日灿烂的世界童年,祭坛前却是庄严正义的末日审判的宏大场面,而地下,无数在世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各色人种的当代男女众生正抬头仰望。那专注的神情和虔诚的样子,这哪里是在欣赏大师的艺术名作,简直就是一场无休无止,持续不断的朝圣活动。

  人们到这里来参观游览,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当然主要是冲着艺术和文化珍藏而来。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即人们同时也是来这里瞻仰上帝的风采和天国的盛景,更是来这里提前体验末日审判的灵魂震颤。参观西斯廷绘画的过程其实在无形中已经成了一个永远流动的宗教盛典。我想这也许正是梵蒂冈统治者们的隐秘意愿吧。而米开朗基罗竟然成全了他们,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想一想,如果把这些作品换一个地方去展出,会有这样的效果吗?作品与环境,文本与语境的关系,就是这么奇妙,它常常会与作品相互呼应,相互映射,相互提升,从而生出许多仅靠作品本身所不可能保有的意义出来。

  当我站在这大厅中抬头仰观的时候,仅仅是一会儿时间,已经觉得眼花头晕脖子疼了。那么,想想米开朗基罗吧,许多年如一日,每天爬上这天顶画的脚手架,手持画笔和颜料,仰面朝天,忍受着身体的扭曲和重心的颠倒,忍受着肌体的痛苦折磨和气候的冷热变迁,挥汗如雨,或者是手脚冰凉,就这样,完全是以他的生命和意志的拼搏,心血和汗水的流淌,一笔一划地完成了这惊世巨作。

  今天,当面对着这如此宏大的不朽巨作的时候,就在这间大厅里,我仿佛又看见大师米开朗基罗在天顶的脚手架上,佝偻着身体挥笔创作的身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献身精神噢!

  后人如果仅仅是从这里领受个别作品的价值和单纯美感,而没有体悟到人类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空前张扬的话,那就太辜负一代大师了。

  欢迎访问陈跃红专栏:边走边看

  欢迎访问新浪文化文学专区,赏读更多精彩文章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