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chinaquest
网上寻宝大行动
新浪寻宝大行动,
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教首页 > 文学专区 > 作家专栏 > 专栏文章

吴亮 专栏

南琛 专栏

古尤尤 专栏

猪小猪 专栏

陈跃红 专栏

棉棉 专栏

王兰芬 专栏

麦田 专栏

张颐武 专栏

赵波 专栏

老了一点 专栏

宁肯 专栏

射覆 专栏

萧萧0253 专栏

狼小京 专栏

苇一 专栏

浪人柳无缺 专栏

浪打郎 专栏

焦国标 专栏

pigsyme 专栏

傻青 专栏


留学在乡下


          作者:陈跃红
http://edu.sina.com.cn 2000年12月01日

  近年来,无论是影视还是文学作品,在表现留学人员生活的时候,锁定的环境背景大多是一些世界知名的大都会。像纽约、巴黎、东京、伦敦什么的,顶不济的也是个莫斯科、布达佩斯之类。

  于是,你看那镜头,一连串大角度的大全景切换,成片绵延起伏的高楼巨厦,灯火辉煌,天上巨型喷气客机飞过,地上车河滚滚,街道灯红酒绿,五彩缤纷,再配上豪情万丈的音乐旋律,一派人间胜境的感觉。

  就在这样的背景中,我们的主人翁留学来了,来打拼奋斗了。尽管此后他可能遭遇种种的不顺和失败,但是最终总会有所斩获而归。也就是说,无论是在物质或者是精神方面,主人翁都无疑会向着现代性,甚至后现代性的高度来一次重大的升华。甚至连有意设定的失落性结局,所暗示的也是主角在心灵方面的提升和成熟。

  每每看这样的作品,我总是难免生出些不安来,觉得导演有意无意的在误导观众。在国内无数生活在乡间或者小城镇的平头百姓看来,如果能够到这样的外国大城市地方生活历练一番,就算是乞食要饭也都值了。

  然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你不妨打开世界地图看看吧。世界是如此之大,可大城市却就那么有限的几个。在各国大都市里的大学也同样有限,如何容得所有的人都去争那本来就不多的入学机会和奖学金。剩下的人都去了哪里呢?当然只能是外国的小城镇和乡下。

  事实上,国外绝大多数的学校也都是在偏远的小城,小镇,甚至就是在乡下。一些所谓有名的大学城,也往往就是一个围绕该大学建立起来的居民区,常常就是几万到十来万人口而已。更不用说那些二三流的学校和专科性质的社区学院了。加上建筑区域分散,绿化程度高,交通容易等方面的原因,很多情况下,给人的感觉差不多就是生活在乡村里。

  根据我在十数个国家的见识,多数中国的留学人员事其实就是生活学习在这样的半城市、半乡村的环境里,许多人数年甚至十数年一日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小圈子里求学度日,早九晚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和中国那些小镇上的居民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多了些富裕的宁静,而少了些发展的喧嚣。

  近年来,国内朋友在谈论和一些留学人员的交往经验的时候,已经少了许多前些年那种仰慕感,更多的倒是在挑剔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上的落伍了,譬如说,他们说话洋气,穿着土气,花钱小气。我看对有的人还可以加上一句,那就是,精神上的暮气。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实是和他们在国外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的。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小地方或者偏远的城镇就一定缺少现代化的设施,其实在这些地方,西方那种模式化生活的东西都基本不缺,像车站、超市、酒吧、影剧院什么的。而且基本上可以说空气新鲜,环境优美整洁,生活气氛闲适宁静,极其适合日常家居,更适合养老。至于谈到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恐怕还是挑选别的地方好些,譬如说美国的硅谷,然而真就有这么多像硅谷似的地方吗?

  在许多留学人员的文字作品中,总有人喜欢用无比怀念的语气,赞美那里的建筑、四季的鲜花、动人的夕阳,自在的动物和淳朴的人情,尤其是善良慈爱的房东老太太什么的。

  我也并非是说这些东西不真实,从表面上去看也确实是如此,但是另一方面的问题却往往被人们忽略掉,那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造就的地域文化氛围的局限性,以及对于人的观念的种种影响和制约。

  这类自足的狭小文化环境,尤其在欧洲许多地域有相当的代表性。它看似人造的胜境,却往往透着一股熟透了的陈腐闲适味,一种靠类似剪息票吃祖宗利息逍遥的小市民生活,毫无生气和变革欲望。在桃花园似的平静下面,常常显出的是彬彬有礼的保守、传统、自私和距离感。

  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就像它的城镇建筑的样式和格局一样,物质利益和经济资源的格局都已经早就分割完毕,不再给外来者留下些许的余地。人口、工作的位置和奖学金的数额一样,都是有限而固定的,并且只掌握在某些人的手中,给了你就没了他人的机会,所以你得小心翼翼地侍侯着。甚至连新增加一个酒吧或者面包店都会带来利益分配的新调整,引起一番煞有介事的震动和抗议。

  记得我曾经住过的一座小城,市镇当局为了推动经济和旅游,要求店主们每星期应该有三天将营业时间延长到晚八点,结果试行了不久就遭到反对和抵制,理由是耽误了他们上酒吧和整理园子的时间,他们不想要那一份额外的收入。于是,很快又一切都恢复到早九晚五的营业制度,于是到六点钟以后,市中心大街上除了酒吧外,静悄悄,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看不见。只有落日的余辉孤零零的挂在教堂钟楼顶上。

  想一想,长期在这样静如止水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每日也就是那几个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际关系,学校、超市和宿舍三位一体的机械生活路线,对外界信息麻木到除了学位和奖学金一概不关心的地步,再加上族群、文化,语言和经济的限制,留学生在当地的生活交流面往往比小镇居民更加窄狭,天长日久,会形成怎样的一套价值观念和心理沉淀?的确值得深思。

  在留学人员求学难方面,国内已经有过许多的文字介绍了,而至于谈到留学人员的日常生活,其实也真的未必都像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样时髦。譬如在有些电视剧中,有时候连描写留学生打工受苦,也尽力给人一种体验现代生活的前卫感觉。而事实上,除了艰辛之外,更多的是无奈、平庸和凡俗,同时也还有相当多的自愿、自足和认同。

  “洋插队”虽然是一种比喻,可多数时候还真就是那么个意思,甚至可以说就是眼下相当多数留学人员生活的现实写照,不少所谓的海外学人硬是活得与乡下人相差无几,只不过他们心中关于金钱和财富的小算盘,比起黄土高原上梦想着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夫稍微大了一些。这还不仅仅是指生存的物质环境,同时也包括他们生存的精神状态。

  我曾经去过好些这样的有中国留学生的小城。在交往中发现,许多人早丧失了刚出国时的锐气,只是满足于眼前的宁静生活,对学习研究已不见得有多大兴趣,拿点学分也仅仅是为着保持身份和下年度的奖学金而已。却更加关心寻职的机会和移民的可能。他们租住的往往是一些孩子不在身边,而且是离了婚或者寡居的老妇人的郊外房子,价格便宜而且能够持久,他们和老太太往往相处得也不错,自身也差不多完全认同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就在这样的生活陶冶中,许多留学生一个个都渐渐“乡”化和“仙”化了,成了分享西方福利社会残羹的一分子。于是也就难怪在他们的怀旧文字,总是少不了这样一位信教而又慈善的外国老太太,以及和它相依为命的那只猫或狗的故事。

  记得一次旅行的时候,在德国科隆附近的一个小镇,曾经和住在那里的两个留学女生闲聊。她们到此地都六年多了,也都先后和国内的先生离了婚,此后再没回国发展的打算。谈到未来的生活理想,听了半天真是不得要领。最后总算明白,大概可以归结为:一套房子、一部车,一片花园、一只狗,一日三餐加午茶的消闲模式吧。

  当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这样的情景,郊外夕阳映照的午后,寂静的小花园的小桌旁,一个孤独的老太太在打瞌睡,于漫长的白日梦中,兴许她还在会见年轻时的情人吧。这样的日子虽不乏陶渊明式的闲适和摩尔式的乌托邦理想。可是,难道不觉得太寂寞了一点,太忧郁了一点吗?

  一个中国人,不远万里来到西方,追寻的却只是这样的一种生活,认同的竟是这样的命运。历史在这里好象几乎都已经停滞,甚至退了回去。而此刻,在地球的另一边,在东方亚细亚中国的土地上,却正处在不断的躁动和变革过程中,处处显现出发展向上的勃勃生机,时时充满着机遇和挑战,。

  出国,留学,吃苦,受累,所有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人们究竟在什么地方迷失了自己,不妨也该认真想一想了。

  至少,那种以为出国去就一定先进、现代、捷径、成功,而呆在国内就一定落后、保守,艰难和失败的感觉,无疑是太简单肤浅了点。也许因为环境、文化、经济各方面的原因,在国外倒腾多年后,人变得更加保守,落伍、失去锐气和创造力,以至退化和乡化的情形,也是说不定的。

  欢迎访问新浪文化文学专区,赏读更多精彩文章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