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chinaquest
网上寻宝大行动
新浪寻宝大行动,
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教首页 > 文学专区 > 作家专栏 > 专栏文章

吴亮 专栏

南琛 专栏

古尤尤 专栏

猪小猪 专栏

陈跃红 专栏

棉棉 专栏

王兰芬 专栏

麦田 专栏

张颐武 专栏

赵波 专栏

老了一点 专栏

宁肯 专栏

射覆 专栏

萧萧0253 专栏

狼小京 专栏

苇一 专栏

浪人柳无缺 专栏

浪打郎 专栏

焦国标 专栏

pigsyme 专栏

傻青 专栏

慧远 专栏

慷慨的棉花 专栏

我爱虚词2001 专栏

丑丑 专栏

宝玉还泪 专栏

独语天涯 专栏

三寸钉 专栏

粉红的墙 专栏

十三月 专栏

烟灰玫瑰 专栏

浪得虚名 专栏

韩晓萱 专栏

须弥山主人 专栏

火光熠熠 专栏

papa7263 专栏

善良的dog 专栏

小刀迟 专栏

萧三郎 专栏

三只钉子 专栏

罗云川 专栏

笨笨 专栏

春风不相识 专栏

瓜 专栏

林禺 专栏

蝴蝶笑 专栏


元宵佳节,良辰美景


          作者:蝴蝶笑
http://edu.sina.com.cn 2001年02月15日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颇为显要。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故名。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这位汉文帝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不过,和这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元宵节闹花灯是中国自古以来民间传统习俗。其来历有一传说:相传汉武帝时,有一宫女叫元宵,因思亲过度悲切,欲投井自尽,被当时武帝身边一个叫东方朔的谋臣救下,他劝解元宵别寻短见,设法正月十五让她和父母团圆。

  东方朔在长安街卖卦传谣:正月十五,火神君要奉旨火烧长安城,玉帝要站在南天门观看。汉武帘闻讯大惊,急问东方朔有何法消灾。东方朔便对担武帝说:“火神君最喜欢吃汤圆,宫娥元宵做的汤圆好吃,可敬火神,同时,可传谕家家户户张灯挂彩,就能骗过在南天门观望的玉帝。”结果,汉武帝传旨按东方朔的话去做,元宵姑娘也就能趁挂灯的机会,离开宫院与父母团聚了。以后人们就把汤圆称为元宵,正月十五闹花灯也就流传下来。所以,元宵节,也就是团圆节,汤圆也是团圆之意。

  《正月十五日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农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形象地再现了唐代元宵之夜的风情。

  灯火繁盛,与星月争辉。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

  童谣

  “风来了,雨来了,

   一群人敲着鼓来了。

   什么鼓,大花鼓,

   咚咚咚,过十五。”

  这是流行在河北某些地区的童谣,元宵之前,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念着,一片急切盼望过元宵的心情跃然上纸。

  伴随元宵佳节流传至今的,还有许多关于元宵节赋言趣闻,这些趣闻表达了人们的爱憎及幽默。

  宋朝有个人叫蔡君谟,在他任福州知州时,为了粉饰太平,命令元宵节每家必须点灯七盏。当时有一个叫陈烈的人,做了一盏很大的灯笼径达丈余,并在上面题了一首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穷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惟恨座歌无妙曲。”陈烈的这首诗在当时充分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心声,对于民众这种委婉的讽劝,蔡君漠不敢再违民意,回府后即下令罢灯。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中国民间十分流行的谚语,其出自一个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

  陆游的《老学奄笔记》中记载了一个叫田登的人,在他任州官时,特别忌讳别人提他的名字,因“灯”与他名字的“登”谐音,所以全州人为避讳,全称“灯”为“火”在元宵节到来之际,衙吏出告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因田登平日一向胡作非为,人们就结合“放火”,的字样,总结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借此比喻统治者可随心所欲做坏事,而老百姓的正当行为却要受到限制。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