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chinaquest
网上寻宝大行动
新浪寻宝大行动,
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教首页 > 文学专区 > 作家专栏 > 专栏文章

吴亮 专栏

南琛 专栏

古尤尤 专栏

猪小猪 专栏

陈跃红 专栏

棉棉 专栏

王兰芬 专栏

麦田 专栏

张颐武 专栏

赵波 专栏

老了一点 专栏

宁肯 专栏

射覆 专栏

萧萧0253 专栏

狼小京 专栏

苇一 专栏

浪人柳无缺 专栏

浪打郎 专栏

焦国标 专栏

pigsyme 专栏

傻青 专栏

慧远 专栏


清官是靠不住的


          作者:慧远
http://edu.sina.com.cn 2001年02月05日

  最近一段时间,我接连看了许多有关惩治腐败的文艺作品,它们包括小说,电影,电视剧等等。这些作品表现了一些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政府官员在同腐败现象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看后确实令人感到振奋。但是振奋之余却又觉得哪里好象不那么对劲,而且逐渐产生了一些困惑。这些作品首先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我们社会贪腐现象的严重,道德呼唤的无力,这些反腐败的英雄们无不陷入了一种泥牛入海般的尴尬困境,他们最终的胜利也并没有显示出是法治社会的必然结果,而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人治社会的侥幸因素。

  我们先来看电视剧《天网》,它讲述了一件文革之前的冤案,因为涉及到大大小小数十位官员,文革后几届工作组均不能够解决,只是在换了一任县委书记之后,得到了他的高度重视,并冲破了种种人为的阻挠,冤案才最终得到了昭雪。在此让我感到疑惑的是,如果这位县委书记不来这里工作呢?或者换了一位责任心不强的县委书记又将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呢?这里面是否有着偶然的因素呢?

  再看电视剧《走过柳源》,它讲述的是省委书记在经过柳源县时,无意中发现了该县存在的许多问题,并亲自着手解决了这些问题。在这里我要问的是,假如省委书记不来柳源县会怎么样呢?是否每一个县里的问题都要省委书记亲自去解决?省委书记没有经过的县市就一定不存在这些问题吗?这里所表现的是人治的胜利,还是法治的胜利呢?

  我不否认这些文艺作品都有着很好的立意,它们的确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于贪腐现象的深恶痛绝,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警戒作用。只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均未跳出传统意识中清官断案的思维模式,它们所歌颂的只不过是现代的“青天大老爷”而已,象《苍天在上》《天网》等等电视剧,即使从名字上我们也能够读出一丝制度的无力与无奈。

  中国长期的治世理想一直是建立在人治的基础之上的,而人治社会最大的特点即是有治人而无治法,对官员的监督一是靠“天”,二是靠个人的道德自律。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上这样写道:“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诗曰:‘畏天之威’,殆此谓也。”所谓“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在这里,“上天”竟然成为了一种对于官员的监督机关,未免有自欺欺人之嫌。当然,中国古代也不乏实际的监察制度,只是那种“监察制度在专制政体之下,是否能得‘弹劾百司,纠察官邪’之效……则全以君主之贤与不肖以及首辅之昏庸与否为依归。”这种以人治为根本的“言路”与“评议”制度,究竟能有多大的现实效力,仍然是非常可疑的。在很大程度上,古代官员的清正廉洁靠的还是道德自律,靠的是“慎独”,至于在“明镜高悬”和“清正廉明”的匾额之下,究竟能有多少官员可以做到真正的自律,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在只有治人而没有治法的社会中,极端的道德要求是这个社会对于个人的一种制约手段,但是中国严酷的道德律令并没有使所有的官员都成为清官,相反,中国反而有着源远流长的贪渎文化,所谓“千里做官为求财”,“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灰色收入”几乎被所有的官员都视作理所当然。虽然中国历代都不乏清官,但清官在整个的社会大环境中竟显得那样孤立而不合时宜,比如明朝著名的清官海瑞,就曾被万历皇帝讥为“有乖政体”“词多迂憨”“不协于公论”,而遭官员们排挤,郁郁而终,“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二十两,不够殓葬之资。”(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以道德代替律法的结果,在事实上只不过是造成了官员个人一方面以高风亮节为标榜,另一方面以贪污腐化为实质的伪善之风。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环境之中,呼唤清官,祈盼清官,歌颂清官,也就成为大众无奈的选择,既然没有有效的制度保障,他们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青天大老爷”了。但是他们对于清官还是有所保留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宁愿以“私了”的方法去解决自己所面临的纠纷,也不愿意惊官动府,因为他们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官府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这既显示了他们对于人治政治的怀疑与不信任,同时也说明他们对于政治生活的荒疏,对于法制意识的淡薄,原是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的。

  在法治社会中,官员的清廉并不能成为他邀名的资本,因为他不过是在恪守自己的本分而已,清官与贪官一样是人治社会的产物,人治本身就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我一直认为,一个靠表彰清官去净化吏治的社会环境,决不会是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它的背后掩藏着制度的无力,反映了这个社会制度上的缺陷。正如惩治腐败并不是靠杀掉一两个贪官能够解决问题一样,其关键还在于从根本上治理腐败赖以滋生的环境,靠制度去堵住腐败的漏洞,这才是反腐倡廉的要害所在。同时还需彻底扭转广大民众早已习以为常的“清官意识”,培养他们的法制意识,以逐渐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这既是制度的革新,也是观念的革新,而且后者的重要还会远远地大于前者,没有后者,制度的革新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观念革新,制度的革新才会水到渠成。

  林达先生在《总统是靠不住的》一书中,曾经告诉我们了一个非常浅近的道理,人都是有弱点的,即使他德才兼备,你也很难保证他在执政时不会出现一念之差。即使他的确是一个清官,但你仍不能保证他永远都是一个清官,因为人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无限政府是非常可怕的,而对于个人,绝对的权力则绝对地会腐化,因此,“所有的治国原则,大政方针乃至铺规里法,都应自觉地建立在对‘人性好利’之现实‘必然’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于某种‘应然’而非现实,惟此也极易流为虚幻的假设的基础上。”(《读书》2000年第十期)于是,林先生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失去制度对于人民权利的保证,就失去了一切。”--“总统是靠不住的”。

  在此,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无论是《生死抉择》中的李高成市长,还是《走过柳源》中的省委书记,他们都是无法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的,把治世理想仍然寄托于清官之治,把国家的危亡系于一身,把大众的幸福维系在清官的个人道德之上,将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清官是靠不住的!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