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chinaquest
网上寻宝大行动
新浪寻宝大行动,
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教首页 > 文学专区 > 作家专栏 > 专栏文章

吴亮 专栏

南琛 专栏

古尤尤 专栏

猪小猪 专栏

陈跃红 专栏

棉棉 专栏

王兰芬 专栏

麦田 专栏

张颐武 专栏

赵波 专栏

老了一点 专栏

宁肯 专栏

射覆 专栏

萧萧0253 专栏

狼小京 专栏

苇一 专栏

浪人柳无缺 专栏

浪打郎 专栏

焦国标 专栏

pigsyme 专栏

傻青 专栏


秘密都在唱片里


          作者:棉棉
http://edu.sina.com.cn 2000年11月01日

  96年初,DD’S从上海宾馆、老锦江搬到了幸福路平武路,从清吧变成了上海的第一个跳舞俱乐部。香港人Kenny、DJ.Christophe Lee,把最前沿的俱乐部文化和House音乐带到了上海。大家开始跳舞了。上海好像和国际接轨了。

  这以后,又有了衡山路上的China Groove(后改名Groove、China Town),南昌路上的YY’S,以及现在最红的俱乐部DKD。这些俱乐部把世界最前沿的俱乐部文化带到了上海,还把世界级DJ请来了上海。

  在这过程中上海产生了第一批本地俱乐部DJ。China Groove就是这批DJ成长的地方。

  China Groove,一楼象个水族馆,经常放Ambient,户外有个大花园,放Jazz和Drum’N Bass,二楼有红丝绒包厢,放Underground舞曲。尽管这儿换过几次老板和名字,但它始终坚持独立精神,开过无数场各种名堂的派对。

  现在这个地方是茶餐厅。什么时候我再能点燃这楼梯上的蜡烛?我常会想这个问题。China Town散了,它的上海DJ们游荡了出来。

  DJ .King,曾学习绘画,放唱片时总是歪着头,从容,细腻,诡秘。这是第一个让我无法停下来的DJ.。他有着华人DJ特有的细腻,他的Remix,就象一种精神分析。他的活儿很好,细得你很难听出来他在哪里接片。他深入到你的内部,他不会等你,他的情绪决定一切,你必须跟着他走。而一旦你与他找到一个契合点,你便无法停止下来,你就是无法停止。国王固执而神秘地歪着他的头,对某些人来说,DJ.King就象他的名字一样危险。

  可是现在,DJ.King好象“牺牲”了,他卖掉了所有的唱片,听不到他的音乐了。

  DJ.Nichole,我有时会叫她钮扣,十八岁时成为DJ.,游离的眼神,缓慢的举止,不为所动的固执,似乎永远都是既在这里,又在别处。想与钮扣沟通不太容易。要想见到这个女孩子的笑容,最好和她谈音乐,或者送她唱片。那种时刻她的脸会呈现出一种幸福的“出神的状态”,她眼中所闪动的光彩是如此洁净而又淋漓尽致,音乐是她梦境里的部分,是她生活中最完美的事物。在周末的夜晚出门,如果可以,我一定选择DJ.Nichole。黑色在黑色之上,这个年仅19岁的女孩,只要一站在DJ台上,就立刻成为黑夜的领袖,十足的大人样子。她从不循规蹈矩地依附于BPM的变化,而是绝对相信“自己的情绪决定音乐内容”的最高原则。她说我从不希望听我音乐的人会和我有完全一致的感受,我只是拿出我认为好听的音乐和他们一起分享,喜欢的就听,不喜欢的就不要听,我绝对不会迁就任何人。音乐是没有尽头的,只要我们不停止思考,不停止感觉,音乐就不会停止,所有有没有人跳舞真的不算什么,能不能几个小时地对拍子也不算什么,我不知道那些拿着话筒喊口号的DJ是以什么作为继续下去的动力的,反正我自认自己没有那种商业效应。China Town散了,钮扣去了一次荷兰,并且带着朝圣的心情去了锐舞圣地Ibiza,回来后她做了一个决定,只做Drum’N Bass DJ.。这个决定太不商业了,她将去找一份别的工作。这样的决定之后,相信钮扣怎样都不会“牺牲”了。

  DJ.Bobby,是那种想法太多的DJ,有远大理想,有时一个人对着墙说话,现在他只做派对,因为他很难找到一份没有商业压力的工作,其实好的DJ就应该被俱乐部养起来,但Bobby运气没那么好。他也没有钱买好的唱片,所以进步迟缓,Bobby的音乐比较性感,让人放松,很容易跳起来。

  DJBenny,上海最早的TranceDJ.,现在还是一听音乐自己的右手不停向上循环,他是很典型的上海男孩,喜欢吃小馄饨。他很讲究速度,他的音乐够神经质,很干净,“高潮”可以维持很久,听他的音乐体力必须得好。

  Bobby和Benny都没钱买黑胶唱片,他们又不想放CD片,他们做过几个一两千人的派对,气氛相当好,我想他们是世界上唯一的只有近二十张黑胶却在做派对的DJ.组合,我为他们难过,为他们骄傲。

  DJBernard,他是“游荡”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个,他唱片比较多,注重技术,似乎还没形成自己的风格,现为茂名南路上DKD俱乐部的驻场DJ。DKD把他给“养”起来了,但DKD也只能养他一个中国DJ。

  上个世纪末最大的文化特征就是科技在各个领域所占据的主导地位。这个特征在音乐上犹为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在各国排行榜上电子音乐独占鳌头,那些电子乐的高手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并渐渐取代了他们的昔日偶像。在英国,买DJ专用唱机的要比买吉他的人多。这股潮流现已来到了上海。我所介绍的这几个DJ,虽然他们每人都给自己取个洋名,但他们的生存却因外籍DJ而显得十分艰难,因为你很难说服俱乐部业主或者一个派对策划者去用一个本地DJ而不用一个外籍DJ。其实从节奏感和现场反应来看,中国DJ更适合中国夜店,更容易让中国青年跳起来,因为他们更在乎中国人的反应。

  相对其他本地DJ来说,这几个DJ拒绝“Sha La La”,拒绝可怕的“摇头音乐”,他们是真正的唱片骑士,他们的Remix建立在对无数种音色的分析之上。他们想把更丰富的、更健康、更有感觉的音乐介绍给大家。因为我们需要节奏,需要打开我们的身体,打开我们的想象。但这样的话,他们的生存又有了问题,大部分夜店会因为他们不随大流而拒绝他们。尽管他们的生活很不容易,但他们无法不爱DJ这个职业,问他们“为什么?”正如DJBobby所说“唱片都在秘密里。”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