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面料里独爱织锦缎,为的是那份古意,市面上的织锦就那么几种花型,什么岁寒三友,喜上眉梢,还有各式万字寿字图,老祖宗喜欢的各式喜庆吉利花样和不同色泽的底子进行排列组合,看起来热闹繁多,其实却没什么大变化,那种古意也因此得以延续。
织锦的背面真是看不得。无论正面如何花团锦簇,背面永远只能看到几色丝线经经纬纬的穿梭,反复加反复,没有一点花样精。看别人生活觉得很精彩,绕到背面看也就是那么一天天的过,反复加反复,日子穿梭。
织锦已经可以机织,和其工艺原理相似,但必须靠手工制作的是缂(音同刻)丝。有见过缂丝,五十平方米的车间,十几个女孩子在织机面前,扁滑的梭子从左扔到右,再从右扔到左,间或变换织架上丝线的组合,但主要动作就那么一个,梭子从左扔到右,再从右扔到左。工厂老板说日本人狂爱缂丝和服腰带,他们每年能创汇多少多少,我没能记住,只知道一个女孩子在织机前坐一个多月,只能做出一条。我注意到那些女孩子都很年轻,老板解释说,这活儿很费眼力,小姑娘一般只能做上两三年。
在男耕女织的时代,女人的生命就附在梭子和针线上了,现在是机器化大生产,梭子不要生命,只要那些女孩子的青春。织锦缂丝,锦口绣心的岁月仅用于织,刻骨铭心的青春被埋于丝。
何等难堪的“古意”。
2000.5
欢迎访问新浪文化文学专区,赏读更多精彩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