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chinaquest
网上寻宝大行动
新浪寻宝大行动,
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教首页 > 文学专区 > 作家专栏 > 专栏文章

吴亮 专栏

南琛 专栏

古尤尤 专栏

猪小猪 专栏

陈跃红 专栏

棉棉 专栏

王兰芬 专栏

麦田 专栏

张颐武 专栏

赵波 专栏

老了一点 专栏

宁肯 专栏

射覆 专栏

萧萧0253 专栏

狼小京 专栏

苇一 专栏

浪人柳无缺 专栏

浪打郎 专栏

焦国标 专栏

pigsyme 专栏

傻青 专栏

慧远 专栏

慷慨的棉花 专栏

我爱虚词2001 专栏

丑丑 专栏

宝玉还泪 专栏

独语天涯 专栏

三寸钉 专栏

粉红的墙 专栏

十三月 专栏

烟灰玫瑰 专栏


关于风笛的“疯语”


          作者:烟灰玫瑰
http://edu.sina.com.cn 2001年02月13日

  说到风笛,我得先来一句广告词--喜欢风笛,从《勇敢的心》开始!

  

  《泰坦尼克》唱红了风笛,比《泰》更早发掘风笛的是《勇敢的心》。《勇敢的心》是一部史诗,也是展现男人气质的电影,不说那声freedom的呼号,不说苏格兰格子裙下结实的小腿,单凭电影音乐就能让人升腾起英雄崇拜。让风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乐器的是《泰坦尼克》,我想大概那是由于爱情主题更容易打开人的心灵。

  

  关于风笛我有三张CD,两张是电影原声碟,另一张是名为scottish bagpip e的专辑,有趣的是这张专辑被我列入杀伤性武器范围,与之同列的是雨果精品里那首古筝断弦效果,经常用来放了吓人玩。

  scottish bagpipe专辑的杀伤性在于它告诉我们了那个真实的风笛。一个MM自称狂喜欢风笛,我给她这张碟,她每一首都只听了个头,然后就跳到下一首,发现下一首也是如此,就这样跳着听完了整张,她绝望地说:“这张风笛真是难听啊~~~~~~”在摒弃了配器合弦效果制作后,风笛显露出一件民间乐器的本来面目--豪爽的,但也是粗陋的,连续听完14首曲子,基本能抛却对这件乡土乐器的华丽臆想。

  

  专辑附录的说明本身就很说明问题:“风笛,可能源于亚洲,一世纪由罗马传入欧洲,在欧洲各国甚为流行。风笛曾用作军乐器,但从未成为标准乐队中的乐器。但这丝毫不影响各国人民对它的喜爱。也许是它特别浓郁的原野气息,也许是它荡气回肠的独有音韵,总会让人不期然产生一种回归自然、重返纯真的感觉。”不知道“军乐器”这三个字是否有助于增加一点感性认识,在这张碟里,所有曲子只有两种形态,一是进行曲,以敦促人“起步走”为目的,一是类似“喜庆锣鼓”,让你想象丰收后的苏格兰农民在酒吧里蹦达的情形。即便是风笛最擅长表现的辽阔和悠扬,也让人觉得单调,没了电子合成的支持,没有弦乐应和,风笛的悠远只是一种苍白,它可以穿透密林中的晨雾,却没有力量拨云见日。本色的风笛和电影音乐里华丽的风笛相去甚远,不吝包装的商业文化中,风笛被包装成了一种质朴,而这种质朴是经过了商业文化的再定义,如同电影里山西老乡脑门上耀眼的白羊肚手巾,白得比医院的床单还要白,大概只有电影里能找到这样的白手巾。真正的老乡不可能把手巾漂洗得如此白净,真正的风笛是也乡俚野调的,不会象电影里那样精细,否则也就不能称为“民乐”了。

  

  我想风笛类似我们的“埙”,两者发音的物理原理很接近,依靠空气振动,从几个孔里整出些动静来。这一类吹奏乐器由于构造相对简单,主要特色在于“共鸣腔”,所以能制造出悠扬的乐韵,在节奏明快的曲子中,风笛的音色又接近于手风琴,受其构造的局限,演奏时不会有太多的“花活”可玩,所以表现力相对单一。应该说,被两部电影原声碟“先入为主”后,这张scottish bagpipe专辑吓着了我,因为那根本不是梅尔吉布森的风笛,也不是泰坦尼克的风笛。但,这张风笛却没有让我失望:一件普通的乐器,在欧洲尚不是耳熟能详,由于一两部电影却成了世界的宠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苏格兰风笛再次印证了这句话。

  

  民乐是一种元素,只有被合理运用才能在商业文化的氛围中“红”起来。钱钟书说,黑屋里的猫,它喵了一声,如果没有人听到,那么屋里等于没有猫。风笛响亮地“喵呜”了一声,得了个满堂彩,那么,下一个“喵呜”的会是谁?

  

  2000. 12. 6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