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ZT
从H市的师大毕业后,我并没如愿以偿进入渴慕已久的新闻媒体,而是分在一个偏远县城的初级中学。并非我对现实抱有不切实的幻想,说明白点,我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文学爱好者,大学期间,我就致力于写作,一些散文小说常见诸于大大小小的报刊杂志。虽然分在了这所中学,但是本人并没有半分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所以来到学校报道的第一天,我就和这所中学的王校长明确表示,不想接任何一门课。
我一没托关系,二没走门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竟然说出这么放肆无理的话来。以我的个人经验判断,眼前的这位一校之长,定然不会放弃这个给我一个下马威的机会,我盯着眼前这个干瘦的老头,准备迎接一场雷霆万钧,一顿狠狠地批评教育定然在所难免了吧。但只见他眼睛滴溜溜乱转,沉默片刻,竟然和颜悦色地拍拍我的肩膀,说,好吧,小马,我尊重你的个人意见。但是党和国家培养你这么多年,可不是让你来白吃饭的,这么着吧,学校的图书馆暂时还没人管理,你就去那吧。我一听,正合我意,欢天喜地走上了我的工作岗位。
这所初级中学的教学楼共分五层,一到三层都是学生的教室,四楼是微机室,音乐美术室,图书室,视听阅览室。五楼则比较萧条,大多用来做为学校的储藏室,透过木门的缝隙,可以看到里面堆放着的一些破烂的桌椅板凳。我被安排住在了这间屋子的隔壁,屋子虽然破旧简陋,但大丈夫能屈能伸,所以,有这样一个安身之地修身养性,继续我的读书写作,倒是我的福气。
第二天,我正式开始上班,打开图书室的门,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迎面是股土腥味,好像很久没人来过这里了,里面静的糁人,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跳声,让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显然,这间屋子一直以来鲜有人至,我一边清扫着图书室的灰尘,一边暗自揣测,难道这个学校的老师从来就不进图书室,也从来不借书,这样,我岂不成了真正的闲人一个?
图书室并不难清理,因为除了地面及书橱上的细细的灰尘,地面还算整洁干净,我洒了一点水,打开窗户,有阳光透进来,学生们正在课间休息,楼底下学生们的喧哗声不断传来,我的心安静下来。
书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书橱里,我拿出里面的一本《郁达夫文集》,看到书的一侧粘着小标签,上面用清秀的钢笔字标记着书的类别与书号。我转身坐在办公桌前,看到桌上面有一本图书借阅记录表,上面有老师们借书的签字,我顺手拿起来,仔细翻看了一下,最后一次借书的日期竟然在2004年11月5日,有一名叫肖月华的老师借了一本《小小说选刊》,奇怪的是,这之后竟然再没有一位老师前来借书。
我暗暗纳闷,但略加思索,转而又想,看来在我来之前,这应该是有图书管理员的,大概在半年前这位老师病了或调离了这个学校,一直没人接任这个职位,所以近半年的时间才没人来借书,还好我来得正是时候,正好填补了这个位置。
以后的时间,我天天简单清理一遍图书室,然后就看我喜欢的书,或者写作,自然是乐得了个悠哉游哉,逍遥自在。但是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我这个地方依然是门庭冷落鞍马稀,偶尔来几个学生探一下小脑瓜,转眼就不见了;偶尔稀稀落落地来过几位老师,一阵风似的又走了。仿佛我是个鬼似的,吓着他们了?毫不马虎的说,本人可是标准的帅哥呀。
一个月之后,我和这个学校的老师只能算是似曾相识,但大多还叫不上名字来。再加上这个学校的老师大多是本地人,像我这样吃住在校,以校为家的,除了传达室的老张头,我想,大概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我在五楼住的这段时间,出门进门,连个人影也没碰到一个。
一天晚上,我正在宿舍独坐灯前,重温托尔斯泰的《复活》,一阵细碎的敲门声传来,敲门声很小,一开始我以为是风声,或是我的幻觉,但声音越来越清晰,我打开房门,翩然间走进一名白衣女子,身材婀娜,长而直的黑发一直披到柔软的腰际,她的声音也是细细的,说,马老师,你这有开水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