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背景: |
国庆长假期间,北大暂时拒绝了部分没有本校师生引领的游客进校参观,这项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管理措施却引起了一场“大学是否应该对民众开放”的争论。围绕着这一争论的焦点,各大媒体和众多网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赞成反对者皆有。孰是孰非一时难以定论【发表评论】
|
|
|
|
·事件回顾:北大拒绝游客入内事件来龙去脉 |
◆10月4日起北大开始限制游客入内参观
|
来自河北的李女士领着外甥女来到北京大学,想让孩子感受高等学府浓厚的文化气息,谁知却被校门口的保安以她们不是北大师生为由拒之门外。经记者核实,从昨天开始,北大开始限制游客入内参观,校方给出的理由是出于安全考虑……>>全文
【发表评论】 |
|
◆北大禁游续:票贩10元可带入北大 |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至少5名男子主动与游客搭讪,号称每人10元可带入北大,记者即被一名三轮车夫问到。记者表示愿意后,三轮车夫叫来一位年轻男子说,他能把你带进去,进去后你再给钱……>>全文
【发表评论】 |
|
|
|
·各方争鸣:大学是否该对民众开放 |
|
◆赞成的声音:
·假如校园对外开放
学生权利谁来保护? |
|
北大校内的风景与环境绝对能与北京诸多公园相媲美。假如北大校园对外开放,并且还是免费的,必定会招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北大,那时北大校园就不是校园了,而成了北大公园了。而北大的学子们需要的是安静环境,假如北大校园整天游人如织,那学生的权利谁来保护……>>全文
【发表评论】 |
|
·学子坦言北大更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开放 |
|
北大作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故乡,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这对双子星座因为过多校外人员进入而不堪重负。事实上,她们早已不堪重负。北大的英文名叫Peking
University,但是现在大家都叫她Parking University。原因何在?因为很多人把北大当成了免费停车场……>>全文
【发表评论】 |
|
◆反对的声音:
·请出去请进来?大学向社会开放反思 |
|
我们的公办大学吃着皇粮,以计划经济的方式办大学,哪里会操心学生来不来?计划经济买什么都要排队、要各种票证,定量供应,消费者如同要饭的。中国社会虽然进入了市场经济,大学还是计划经济。所以,大学不仅不愁招不到人,大门一关,有时想进去还得行贿,甚至接受敲诈……>>全文
【发表评论】 |
|
·北大谢绝游客参观有悖名校胸怀 |
|
对于那些正在读中学,渴望将来能考进名校的孩子们来说, 这种亲近就是一种励志,就是一种心理的靠近。其实,普通百姓一生都未能与名校有缘,通过节假日参观一次会是一种心理的安慰,还可以缩短一些优秀人才和普通民众的心理差距,确是值得一为的好事……>>全文
【发表评论】 |
|
·话题衍生:什么是大学之道? |
◆清华的敞怀和北大的闭门哪个才是大学之道? |
我们到了北大西门,被告知不能进。保安说北大是学校,不是公园,节假日不欢迎游客进来,只好劝说悻悻不乐的男孩:算了吧,以后有本事自己考进北大,就可以堂堂正正地走进这个校门了。
谁知道小男孩的自尊被伤了,愣愣地说了一句:我要考清华……>>全文
【发表评论】 |
◆由北大拒访想到特色国情 |
戴上一个国情特殊的帽子,就可以统统地一言以蔽之、在论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了。而借着这顶帽子,本来许多可以努力一试的事情,也就有了气壮如牛的搁置理由……>>全文
【发表评论】 |
◆北大只是北大人的北大? |
北大的解释是“学校毕竟不是公园”,言外之意就是北大是北大人的北大,让不让你进来,全看我是不是高兴了。但北大不是北大人的北大。它是用纳税人的钱建立和维持的,国家不是刚刚给它拨了18个亿吗?作为一所公立学校,它的产权是属于全民的……>>全文
【发表评论】 |
更多内容请点击:北大国庆节拒访引发大学之道的讨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