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名牌 谈恋爱--谁为大学生攀升的个性消费埋单 |
---|
http://y.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10:08 三秦都市报 |
购买名牌服饰和化妆品、迷恋上网聊QQ打游戏、校园情侣“爱情消费”日趋攀升,埋单者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亲……越来越多的“个性消费”已成为当今大学生中一个不可抵挡的潮流,他们在追求自己的穿衣个性、爱情个性、网络个性的同时,不知道是否思考过:一切的“个性消费”都是用钱来“开道”的,他们的“个性消费”“炒”热了大学周边经济。8月27日、28日,本报记者走进西安数家大学进行了调查。 消费调查 消费一:服装 “穿”在身上的普遍消费 西安理工大学大二男生王同学说:“男生和女生的服装不一样,女生的衣服重样式,但男生的服装讲究的是品质,我平时比较喜欢李宁、耐克等运动品牌,但我买衣服讲求少而精,除了吃饭花去三四百元、上网200元左右外,大的消费可能就算买衣服了。不过衣服并不是每个月都买,但一买就不是小数,从五六百到上千元不等。” 西安工业学院大三女生庄某估算了一下,她每个月用于买各种时尚服装的费用至少都在300元-500元。 记者专门走访了西安市几家服装商店,对大学生购买服装的情况作了相关调查。 地点一:阿依莲服装专卖店 近日来此消费的顾客中,学生大约占到了70%,其中中学生40%,大学生占30%,每次大约消费几十元到一百元左右;不同档次的学生族已经成了店里的主要顾客群体。 地点二:李宁用品专卖店 采访时,该店内共有两名学生,其中一名长安大学的田同学告诉记者,他的月生活费在一千元左右,其中购买服装就在300-400元,他比较注重服装品牌,购买服装平均每月消费三四百元,选择的服装也以专卖店服装为主。 消费二:化妆美容 用金钱“买”来漂亮青春 在化妆品、美容、美发等这些费用上,往往都是女学生。对许多女生而言,初中时不懂得如何让自己更美,高中时越来越知道美了,但因学习的压力所迫,往往无暇顾及,一旦上了大学,学习上的压力大大减轻,经济上也比在高中时期更有“实力”,女生天生的爱美之心往往会“一触即发”。 西安市东郊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今年考上了南方一家一类本科院校,全家人都很满意,因为家庭条件也不错,对女儿提出的一些要求也尽可能予以满足。女儿上高二时,就经常嚷嚷说:“我的单眼皮不好看,如果做成双眼皮就好了。”因为她的女儿长得也挺漂亮,一些亲朋好友在闲聊时也常无意间说出诸如此类的话,时间长了,女儿一直有把自己的眼睛做成双眼皮的想法。“高考成绩出来后,我女儿说想做双眼皮,我也答应了。” 大三女同学庄某告诉记者:“我每个月买化妆品的钱大约在300元左右,也都是一些知名品牌的化妆品,化妆品不敢乱用,杂品牌的东西担心有质量问题,选择品牌产品当然价格会高些,但这个消费我还可以接受。” 据了解,美宝莲、微姿、旁氏等各种知名品牌的化妆用品,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的消费品了,而且往往会因此引发学生中的攀比现象。有名女大学生虽然一个月生活费只有500元,但她可以用其中的100多元用于购买品牌化妆品。 不仅是购买有品牌的化妆品,染发、烫发、美容等消费,几乎80%的女大学生至少选择过其中一种消费,有的甚至已经尝试过了多种消费。 消费三:谈恋爱 “爱情消费”老爸老妈埋单 大三女学生魏某自己的月生活费也就300元,属于大学生消费中月生活费比较低的,但自从谈恋爱后,她和男朋友经常通过发短信来进行交流,现在,基本上每个月的手机短信费最少都在30-40元,通话费也需要至少20元。与魏某相比,同在一个学校的大三女学生庄同学的“爱情消费”就更高了,庄同学和男朋友出去逛街、吃饭等等的费用至少都在500元-600元,这个基数已经相当于一个家庭条件中上等的大学生的月生活费了。“但这些费用我的确花得少,男朋友出得多。” 据了解,大学里的“校园情侣”中,逢一些节日或双方的生日等,赠送礼物、请客吃饭自然必不可少,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上千元,这在大学校园里已经不是稀奇事了,而其中大部分的“爱情消费”都是由男朋友来“扛大头”。“和女朋友出去,如果我不掏钱,总让人觉得一个大男人太抠门了。谈恋爱时和女朋友提AA制,怎么说也挺没面子的。虽然钱是多了些,但如果两人真有感情,也值。”许多大学生恋情中的“男主角”都有这样的观点。 虽然也有许多是两人共同来分担的,但因为谈恋爱而使日常消费攀升的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在大学里谈恋爱的男生或女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又都是家长,也就是说,为他们的爱情埋单的,是他们的老爸老妈! 消费四:上网 聊QQ打游戏 网络消费不可抵挡 今年20岁的王某是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大四的一名学生,刚上大学时,他没有自己的电脑,只能到学校旁边的网吧上网,往往一上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双休日还会上通宵网,一个月的上网费至少都在80元左右。他说,自己上网的作用主要是查资料、聊天。大二时,他花4000元买了台台式电脑,接了网线,可以在宿舍内上网,为了更方便上网,他办理了包月消费,每个月80元的网费同宿舍4台电脑分担。但王某说,实际上,周围大部分大学生上网就是打游戏、聊QQ、听歌看电影。 据一家大学学生会一项调查显示:大学新生上网的比例高达81.3%,其中有63%的同学是进大学后才学上网的。该调查分析称,大学新生刚进校园,人地生疏常常会感到寂寞,以前的同窗好友都考到全国各省市去了,比较快的方式就是上网聊天,或者发电子邮件联系,在网上叙旧说新。时间一长,有些自控力差的学生就很容易迷上了上网。 如今,如果哪个大学生说自己没有QQ号,恐怕真的会被其他同学称作“老土”了,和陌生人聊天、和昔日同学聊QQ,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业余的“必修课”,网络消费已经是绝大多数大学生日常消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